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2203291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指导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考核范围为:教材全部章节。答题要求:填空题不得有错别字,若一个空中有一个错别字,则整空不得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二、问答题考核范围与答题要求:范围见下“问答题重点复习内容”。答题要求:要点归纳完整,陈述清晰,举例恰当,分析合理,错别字酌情扣分,每题不超过2分。三、评述题考核范围与答题要求:范围见下“评述题重点复习内容”。答题要求:在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写成700字左右的评述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个人见解。若给材料,则须结合所给材料(从中引出观点,或以材料为论据)。本题为主观题,无标准答案。评

2、分标准如下:1、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准确、全面,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有个人观点,逻辑自洽,举例生动恰当,表达准确,语言流畅,错别字2个以内。35-40分。2、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基本准确、涉及重要的几个方面,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有部分个人观点,举例恰当,表达基本准确,语言流畅,错别字5个以内。28-34分。3、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部分准确、但不全面,未完全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少有个人观点,举例基本说明问题,表达无大失误,错别字8个以内。21-27分。4、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不准确,完全未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离题跑题,或者针对题目要

3、求评述分析,但基本照抄现成观点,无个人见解,且表达有误,语言不通,错别字8个以上。0-20分以下。 复习参考一填空1 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 率众出海东渡。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 的融合;其二是 的融合。5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 。6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 、 ,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 、 、 。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7宋代理学家

4、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 、 、 、 等几个步骤。8经过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终于实现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这种南移在几个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它们是: 、 、9宋型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显著深远。从文化表征上看,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主要表现在:、 、 、等几个方面。10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 。11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 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 概括为 八个字。12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

5、:首先表现出从 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 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 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13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 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 中,阐述了 的进化论思想。14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师徒二人外,还有 、 、等人。15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 ,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 。16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 。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17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 就被

6、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 ,就被视为小人。18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 ,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 ,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19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 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 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 。20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 、 。21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 。22先秦儒学高峰之后,儒学的再度复兴是从 开始的。23在封建社会后期,复古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思潮,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的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前七子的领袖是 、 。后七子的领袖是 、 。24针

7、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之后提出了的命题。25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 来阐述其思想。26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 结合起来。27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 彼此沟通的工具了。28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 和 。29 和 形成了中国画遗貎取神的审美追求。30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 的出现。31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 的形态和 的形式出现。32宋学的理论体系是以 作为宇宙最高本体

8、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33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 ,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34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 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35名士跟隐士不同,名士虽也视 为人生第一要义,但仍心存 之志,其价值观显然与隐士不同。36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 。37禅宗六祖慧能创立顿悟之说,禅学从此大盛,原因是顿悟更贴近中国人的心理、 。38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了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茶正体现 的审美情趣。39清代商业经济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些士子亲自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类阶层,即

9、 阶层。40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 前所未有,与所传之 相悖不能相容。41安土重迁意即 , 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出来的是 、 的特征。在这种文化心态下,形成的G ,一方面成为普通中国男人的最高人生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对 。4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43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 ,其次表现在 ,再次,表现在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 。44自强不息一语出自 。45唐代孔颖达注疏 ,为全面清理儒学文化遗产做出了榜样。46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

10、我国 作了准备。47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 。48 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 和 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49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50五四运动时喊出的 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参考答案:1 六经 2 浑厚 3 徐福 4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5 居士 6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 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 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9 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封建王权文化为明清封建制度的完善打下基础、宋代理学加强了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宋人兼济独善的出处从

11、容,浇铸了后代文人的人格特性、宋代市井文化是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10 理藩院 11 顾炎武、梁启超 12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文化心态13 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4 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15 继承、现代化 16 天人合一 17 群体意志、以私欲为重18 个体的性格、延续性和恒久性 19 宗教、作为群体组成方式、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20 单刀直入,直指心源 21 董仲舒 22 中唐23 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 24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25 太极图说 26 侠文化 道教 27 人与人之间 28形象思维、超越意识29 散点构图、写意的笔调30 三教调和论 31 古文运动、以诗为

12、文 32 理33 十二平均律 34 墨家的兼爱 35 个性自由 兼济 36 色相37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38 士大夫 39 儒商40 祖宗家法 统 41 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 黄土文明 农业文明42 道 43 天下为公 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 保护祖国不受侵犯44易经 45 五经 46 民主意识的普及47 澳门新闻纸 48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 义和团49 中国传统文化 50 打倒孔家店二.选择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

13、出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 )A 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B 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 政治上的大一统 D 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A 论语 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 )佛教的思想A 印度 B 西藏 C 中国 D 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 唐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