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体民间文学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4469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体民间文学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各体民间文学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各体民间文学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各体民间文学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各体民间文学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体民间文学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体民间文学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史 诗一、什么是史诗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二、史诗的分类史诗按其反映的内容一般分为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两大类。1、创世史诗它主要叙述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以及祖先的创造史。它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民族在童年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和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集体口头创作的长篇叙事体诗歌,有的数干行,有的几百行。因此,有人也把创世史诗称为“神话史诗”、“原始性史诗”。创世史诗又可分为创世神话史诗和创世纪实史诗两种:创世神话史诗它主要叙述个民族在童年

2、时代所设想和追忆的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产生、宇宙万物的起源等等,由许多神话故事组成。我国纳西族的创世纪、瑶族的密洛陀、壮族的布伯、拉祜族的牡帕密帕、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等,都属此类史诗。创世纪实史诗它主要是用写实的手法叙述一个民族的历史,其篇幅随民族的发展而扩大,内容主要是记述一个民族早期的生产劳动、风土人情、婚丧习俗、宗教信仰、迁徙定居等。如诗经大雅生民、苗族的苗族古歌、彝族的梅葛和阿细人的歌等,就属于此类。2、英雄史诗它是歌颂人类童年时期的民族英雄的传奇武功与光辉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古代民族形成过程中,氏族、部落或民族之间的战争、主人公都是历史转变时期的民族英雄、部落领袖和原始社

3、会的君王,以及由他们转化而来的新兴奴隶主或封建领主。英雄史诗产生的时间比创世史诗晚一些。如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三、史诗的基本特征1、史诗的一般特征从史诗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看,史诗具有与其他艺术样式极不相同的特点。史诗是人类战胜自然、肯定自我的激情的诗化。在人类发展的野蛮时代的初级阶段,原始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他们还无法认识自我的存在和自我的力量,仍然是大自然的奴隶,对各种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四季交替、昼夜变化等都无法认识。他们把自然界的一切都人格化、神化了,认为天地万物都受神的主宰、支配。大自然和人

4、一样,有生命、有思想,懂语言,通灵性。由此,便产生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人类进入了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英雄时代后,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大量新的劳动工具发明创造出来了,社会生产力出现了飞跃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认识自然的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这一时期,人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自我的存在、自我的智慧、自我的力量、自我的价值,实现了第一次大飞跃。开始出现了由肯定神、否定人到肯定人、否定神,从万物有灵到人乃万物之灵的重大观念转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随着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而代之而起的正是史诗这一艺术形式。高尔基指出

5、:史诗是“人类战胜自然界力的反映”;“征服自然的初步胜利,唤起了他们的安全感、自豪心和对新胜利的希望,并且激发他们去创作英雄史诗”。史待是个民族童年时代的产物。史诗反映的是全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反映的是全民族的意识、精神、性格、信仰、道德、理想等等,这切只有在具有了自觉的民族意识、民族开始形成之后,而民族内部尚未分裂为阶级,没有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社会背景下才有可能完全实现。由于在民族形成的幼年时期,正值原始社会解体、阶级尚未产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或英雄时代,这时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联盟由小到大,逐渐统、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生活在民族共同体中的原始先民们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没有阶级

6、的分别与对抗。民族的利益和先民个体的利益是统一的,民族的兴亡是每个先民面临的最为根本的问题。所以,全体先民都为捍卫民族利益而英勇奋斗。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他们不仅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道德、民族理想等等,而且产生了创造大型的文学新样式、反映共同民族精神,记述民族历史进程的精神要求,史诗由此应运而生。史诗是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不是社会愈前进、现代艺术就一定比希腊艺术繁荣。同时,各种艺术体裁的发展、也会出现不平衡。有的体裁只能产生在早期、有的则在后期才能产生。特别是当个人的精神劳动从集体中分离出来,

7、当艺术从综合意识中分离出来时,史诗就再也不能产生了。史诗具有实在的历史性。史诗的主体都是以史为诗,以诗叙史,它不仅以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民族在童年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风貌,而且以民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及由这些事件和人物演变成的传说为题材或素材,进行艺术概括。人们从史书典籍中可能找到英雄史诗所描写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依据和生活原型,从史诗中可以看到民族在童年时期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光辉业绩,获得历史知识。第五节 民间叙事长诗一、什么是民间叙事长诗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传唱的篇幅较长的韵文故事,又称“故事歌”或“故事诗”。其叙事性的特征

8、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焦仲卿妻、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长诗中最耀眼的“双子星座”。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搜集整理,大量的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得以问世,为我国民间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其中特别优秀的作品已广为人知、受到珍爱。如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督树屯、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维吾尔族的艾里甫与赛乃姆.二、民间叙事长诗与民间歌谣和史诗的区别1、民间叙事长诗与民间歌谣的区别民间歌谣篇幅短小,以抒发感情为主,某些歌谣虽然包含叙事性的成分,但也只是为抒发感情而设置的场景或情节片断;民间叙事长诗篇幅较长,少则数百行多则数千行,叙述首尾完整的故事,刻

9、画生动具体的典型人物形象。2、民间叙事长诗与史诗的区别两者虽然都有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采用韵文体式等共同点,但又显露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史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国家形成的初期,是在神话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型口头创作;叙事长诗则多为阶级社会的产物,没有史诗庄严的格调、宏大的规模和总汇民族知识的功能。三、民间叙事长诗的特征我国各民族民间叙事长诗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综观其共同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我国民间叙事长诗大都产生于近现代社会,多反映人民群众反抗封建统治和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斗争生活。歌颂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反对封建礼教对纯真爱情的束缚与戕害,

10、是我国民间叙事长诗的两大根本主题。这是我国民间叙事长诗在题材、主题方面的特征。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反映了以嘎达梅林为首的蒙古族人民反抗军阀张作霖勾结日本侵略者鲸吞内蒙地区的斗争经历。长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据,主人公嘎达梅林是真实的人物。民间叙事长诗中最多的篇章是以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真挚的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迫害、争取婚姻自主为主题的。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叙述了一个近似汉族梁祝悲剧的故事。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阿诗玛更突出地揭露了封建恶势力的凶残与野蛮。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民间叙事长诗多以歌唱形式流传,叙述曲折悲欢离合故事必带上歌者喜怒哀乐情感,这就形成了叙事长诗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特点。3、塑

11、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注重塑造人物形象是民间叙事长诗又一重要特征。民间叙事长诗最引人注目和最具魅力之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那些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众美好理想追求的诗一般的人物形象。像嘎达梅林、阿诗玛、召树屯等,都是具有永久魅力的人物形象。民间叙事长待更注重用诗歌的表现方法,如比喻、夸张、衬托等,塑造优美动人的具有诗意的人物形象。第六节 民间歌谣一、什么是民间歌谣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二、民间歌谣的分类中国民间歌谣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和儿歌等七类。1、劳动歌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

12、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2、时政歌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3、仪式歌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有的论著把它分为诀术歌(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节令歌、礼俗歌和祝典歌四种,其中以礼俗歌在民间流行最广,如出嫁歌、婚礼歌、孝歌或丧歌,起屋上梁歌等。4、生活歌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最流行的有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等。5、情歌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它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各个阶

13、段、各个侧面,如初识、试探、互相赞美、热烈爱恋、离别相思、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斗争等,均有生动的反映。在爱情生活比较自由的少数民族地区,情歌尤为发达。6、历史传说歌民歌中常常唱到古人古事,其意义一是缅怀为本民族、本地区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二是为了显示歌手的见多识广。这类歌谣统称为历史传说歌。它们有的以叙事长诗的规模在民间传唱,大量的以短篇歌谣形式存话于民众口头。7、儿歌。儿歌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的反映儿童天真活泼的情趣,有的抒写丁一颗颗饱受屈辱的幼小心灵,三、民间歌谣的特征民间歌谣最为显著的思想与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情意真切,坦露心声。2、格调优美,形式多样。我国许多民族在诗歌艺

14、术方面都有自己的创造,民间歌谣的形式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动人景象。仅就人们较为熟悉的,便有四句头、五句子、十字调、信天游、爬山调、花儿、藏族的“鲁体”和“谐体”以及壮族的“欢”等多种格调。3、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借以抒情或叙事,富于概括力与艺术感染力。第七节 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一、民间谚语1、什么是民间谚语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炼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2、民间谚语的分类民间谚语的分类,传统的是三分法: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反映阶级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语(总结一般

15、生活经验的谚语二、民间谜语1、什么是民间谜语民间谜语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是与娱乐分不开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我国古代把谜语称为廋词,“廋”是隐藏的意思,所以又把谜语称为隐语。 谜语在北方民间称为“猜闷儿”。二、民间谜语的分类民间谜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根据谜底所反映的事物性质和对象,一般分为了三大类:物谜、事谜和字谜。1物谜以具体事物作谜底的,称为物谜。2事谜以一定的动作、行为或事件进展以及某些动态中的生活内容或自然现象作谜底的谜语,称为事谜。3字谜字谜是指谜底是“字”的谜语。第八节 民间说唱和小戏一、民间说唱1、什么是民间说唱民间说唱是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2、民间说唱的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