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2147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复习资料共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 5.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 可行性论证 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报告。7. 最高容许浓度()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 窒息 或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8概括地说,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化学因素 、 物理因素 和 生物因素 。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组织验收。10当接

2、触浓度超过,达到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 15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 4 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 于60 。11.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 30日,最长不得超过 180 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12.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 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14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 最高容许浓度 三类。15.袋式除尘器属于 过滤式 除尘器

3、。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 工程预算 ,并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8.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 粉尘 可导致尘肺病, 化学因素 可导致职业中毒, 噪声 可导致职业性耳聋。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21、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2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23、排放污染物企业布置

4、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区域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24、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25、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26、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 30% 。27、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 ,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 4m 。如低于 4m 时,应采取防止 冷风吹向工作地点 的有效措施。28、当

5、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 综合防暑措施。30、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助站 或 有毒气体防护站 。31、在空调工作场所,人均新风量为30m3。32、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 ,间隔时间 1s , 声压有效值变化 40(A)的噪声。33、手传振动是指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 机械振动 或 冲击 。34、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35、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 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

6、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36、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个采样点37、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 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4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 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43. 呼吸防护用品从设计上分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45.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15 的采样;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 1h 以上的采样。46.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红色 警示线,在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 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

7、少于30 处。47. 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分为 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48. 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49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主要为 准备 阶段、 实施 阶段和报告编制及评审 阶段。51.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设计单位、设计人应当对其编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负责。52.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和高于10

8、3.4 ,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53.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和气溶胶三种状态。54.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55.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56.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因此必须使用3 的采样流量。59.游离2指结晶型的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60.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5m,宽度小于3m,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

9、:1的石棉纤维。二、判断题6.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m2,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 m3为宜。( )7.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 )8.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分级属地管理。 ( )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 )13.职业病目录中,尘肺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的13种尘肺。 ( )14.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 )16.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

10、设施。 ( )17.煤矿采煤司机及助手作业时粉尘采样点应布置在距工人操作处1.5m下风侧。( )19.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22.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23.告知卡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24.粉尘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 )25.煤矿井下凿岩工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作面3-6m的回风侧。( )26.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溶解法和沉降法。( )2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 )30.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

11、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积的50%。 ( )31.噪声检测声级计的要求为:2型及以上,具有A计权及S档。 ( )32.紫外线的测量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它暴露部位。( )35.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36.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39.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0.用人单位不但要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离岗时也要组织职业健康检

12、查。( )4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88-2007)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5种。( )45.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4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51.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52.炎热季节的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带来通风不良均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53.粉尘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被机体吸收的机会

13、就越多。()55.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57.虽然一些职业病治疗较为困难、甚至无法治疗,但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58.有害物质空气检测,检出限由方法和仪器决定,最低检出浓度由方法定量下限和样品采集体积决定。()62.职业性中暑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63.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铜材。( )64.石棉纤维可以导致肺癌和胸膜间皮瘤,两者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6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但它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 )72.人体通过清除粉尘的各种功能,只有13%

14、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73.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76.职业病诊断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凡是已经颁发国家诊断标准的职业病,在诊断时必须严格参照执行。()79.职业健康检查是医学筛选过程,通过健康评价检出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患者,达到预防为主和早期诊断的目的。()80.我国政府自建国初期就明确了职业病患者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国家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未能康复的职业病患者,需要根据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进行致残程度鉴定。()81.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

15、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况。()84.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85.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四、名词解释1.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3.工作地点: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火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4.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