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873411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情报告会重庆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时 间:地 点:外贸大厦25楼会议室报告人:市信产局副局长xxx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信息产业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信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此,向长期指导和关心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各部门、各区县、各企事业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向大会报告我市信息产业“十五”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和“十一五”发展思路及重点。一、“十五”回顾“十五”期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逐步提升。20XX年,全市电

2、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制造业亿元,同比增长%;软件产业亿元,同比增长%;通信服务业预计完成营业收入110亿元,是20XX年的2倍。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末20XX年的%提高到4%。二、“十一五”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全市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把信息产业作为“十一五”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的重要内容,我市信息产业遇到了良好的政策优势。二是近几年来重庆自身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市信息产业遇到了良好的环境优势。三是随着国际国内资本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重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

3、发展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中抢得梯度转移先机,我市信息产业发展遇到了十分难得的承接优势。四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国家今后五年的重大举措。汽车、摩托车和装备制造业是我市“十一五”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与之融合可加快我市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等新兴产业分支的发展,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具备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相互促进的融合优势。加快发展我市信息产业积极实施“1162”工程,即:五年吸引投资100亿美元,到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重点发展6个产业领域,建设2大基地,使信息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将重点发展的六个领域是:1、集成电路。以集成电路制造业为重点,积

4、极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迅速形成产业规模;鼓励、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业,特别是面向系统级芯片的开发,努力提高集成电路自主研发能力;配套发展集成电路材料、气体等关联产业。到20XX年,集成电路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我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之一,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亿元。2、软件与信息服务。遵循市场规律,打造国内外知名的软件品牌,重点支持技术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文处理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等支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大力开发系统集成软件、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推广软件复用技术;加快以中文环境为平台的各类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和数字娱乐等软件产品的开发应用,拓展软件外包业务,完善软件产业链。到20XX年,建立

5、完善软件开发应用配套体系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一个国家级软件园和一个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250亿元。3、新型元器件和汽车电子。结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型平板显示器、绿色照明LED、存储器、厚膜混合集成电路为主导产品,努力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以重庆汽车产业的整体优势为基础,加快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大力引进和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到20XX年,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250亿元。4、信息家电。积极利用数字信息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加快数字电视接收机产品和技术、数字音频关键技术和产品、新一代高密度数字光盘系列产品、DVD

6、光学头和机芯等关键产品、音响和功放设备等新型视听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快实现传统家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家居及产品。到20XX年,我市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家电产业化基地之一,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5、通信产品。以数字化通信发展趋势为导向,推进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光传输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以3G(TD-SCDMA)、NGN、光网络、XDSL、数字通信、宽带无线接入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推动我市通信网络技术与通信产品技术的持续进步,并加快产业化步伐。到20XX年,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完整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打造一个国内外知名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实现年

7、销售收入100亿元。6、数字化仪器设备和数字医疗。以中国最大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四联集团为龙头企业,全力打造我市具备世界级竞争能力和水平的智能化仪器仪表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数字医疗设备产业,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医疗企业,壮大企业规模,推进成果产业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重庆在数字医疗设备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到20XX年,打造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基地,重庆成为中国数字医疗产业基地和数字医疗技术中心之一,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此外,我们将建设两大产业基地:一是西永微电子工业园。以微电子和软件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和引进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和测试企业,IC设计和国内外大

8、型软件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二是北部新区高新园。以新型电子元器件、数码电器、智能仪表、通信产品等为主导产业,完善相互间的配套、协作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结合全市30个特色工业园建设,加大引导,强化优势,把重庆建设成为集制造、营销、研发、物流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制造、创造基地。全面推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紧紧围绕构建和谐重庆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市信息化水平。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1、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各项应用。全面完成全市电子政务网络构建,基本实现主要业务网上办公;加快推进网上审批

9、,提高审批效率;开展政府门户网站评估,推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立法工作,使全市电子政务建设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轨道。2、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全市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平台,重点实现目录服务和信息交换功能,促进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努力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成本。3、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嵌入式软件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我市工业企业的产品结构。逐步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扶持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第三方服务

10、平台发展。4、加快社会服务信息化。重点推进“城市一卡通”、数字化档案、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市民上网工程,提高全社会互联网应用水平,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5、加强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整合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展信息化乡镇试点工作,积极推广普及信息技术,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逐步实现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统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6、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持通信服务和信息应用的能力,并根据重庆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和通信消费特性,适度超前而不过度超前。到20XX年,全

11、市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长江上游的信息中心和通信枢纽;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85%;局用交换机容量超过1200万门,移动交换机达到1800万门,宽带接入端口数超过300万。7、加快无线电管理和技术设施建设。重点推进“13111”工程,即:建立完善无线电管理体系,构建3个层面的监测网络,建设无线电应急指挥体系、检测服务体系,搭建无线电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基本形成全市无线电管理与技术设施总体构架,成为我市信息化建设重要基础。8、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充分发挥全市信息安全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促进我市信息安全规范管理。三、

12、20XX年信息产业工作重点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做好20XX年工作,为“十一五”发展规划起好步、开好头,意义重大。20XX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争取全年实现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工作中注重把握以下三条原则:围绕产业发展,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明年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争取“三个突破”:一是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取得突破;二是招商引资的管理体系取得突破;三是与区县、部门合作

13、招商取得突破。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市县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指导。明年在加强对区市县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指导上实现“四个分类指导”:一是制定区市县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分类指导纲要;二是分类指导信息产业重点区县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三是分类指导信息化重点区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四是加大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分类指导。围绕信息技术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明年信息技术创新工作重点实现“四个新”:一是政策措施有新的改善;二是信息技术成果取得新的进步;三是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迈出新的步伐;四是争取国家和市级资金投入有新的提高。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1、积极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相关市级部门之间和

14、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等沟通协调,重点推进在建和已签约的“811”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材料、芯片设计、惠普重庆分中心、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移动存储器、信息家电、神州龙芯、硅材料等重大项目,争取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质量。2、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国际和沿海资本向西部转移机遇,加强市级部门、区县、境外驻渝机构、学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创新招商模式,进一步吸引国内外集成电路和软件核心企业,逐步完善产业链,推进“十一五”我市信息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本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研究制定信息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实行分工负责制,集中力量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的重点是

15、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策划显示器、存储器和新型电源项目,扩大信息家电投资,吸引著名通信产品企业,并与著名软件企业开展合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增强配套能力,储备发展项目,促进持续发展。3、根据全市构建和谐重庆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开放互联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应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研究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开展信息资源共享试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城市一卡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信息化;加快信息亭建设,推进社区信息化。4、结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搭建全市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降低企业成本。抓好物流信息化,推进现代物

16、流业发展。继续重视煤矿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煤矿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化服务支撑机构认定工作,分类建立企业信息化服务支撑机构。5、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信、广电覆盖率;健全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村提供现代信息服务;推广应用特色农业服务系统,发挥信息服务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6、加强全市重大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筹管理和服务。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定全市“十一五”重大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工程项目,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7、抓好无线电管理工作。加强全市无线电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