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46002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 浙东北联盟 浙东北联盟 ZDB 2019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学校 平湖中学 命题老师 陆明亚 审卷老师 孟娜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Fe 56 Cu 64 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 1 12 每小题每小题 2 分 分 13 24 每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60 分分 1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节能减排与开发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 个课题 针对

2、这一现象 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你认为不够科学合理 的 是 A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有利于节能减排 B 加大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大力推广电解水制氢气 并研制氢能汽车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 进行垃圾分类 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 达到节能减排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 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若增大压强 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可增加活化分子的 百分数 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 D 催化剂不

3、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浓硫酸的稀释 工业合成氨 NaOH 固体溶于水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混合 CaO 溶于水 Al 在高温条件下与 Fe2O3 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A B C D 全部 4 下列变化过程中说法不 正确 的是 A 已知 2O3 g 3O2 g 的 H 0 S 0 则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 水的能量高 C 干冰 CO2 升华过程中 S 0 D 碳酸钙在高温下才能分解 因此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不属于自发反应 5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HCl

4、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 kJ mol 1 则 H 2SO4和 Ca OH 2反应的中和 热 H 2 57 3 kJ mol 1 第 2 页 共 7 页 B 101kPa 时 H2的热值为 142 75 kJ g 1 则表示氢气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 g 1 2O2 g H2O l H 142 75 kJ mol 1 C 由 C 金刚石 C 石墨 H 1 9 kJ mol 1 可知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同温同压下 4Al s 3O2 g 2Al2O3 s 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 H 相同 6 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A 当镀锡铁皮的镀层破损时 减慢铁的

5、腐蚀速率 B 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常用于海堤钢闸门防腐 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阳极 C 石油管道常常通过连接一块锌块以达到防腐的作用 D 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丝 由于形成原电池 使铁丝的表面变为蓝黑色 7 常温下 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 质量为7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 铁块最快 溶解完的是 A 250 0mL 2 mol L 1HCl B 150 0mL 2 mol L 1H 2SO4 C 40 0mL 5 mol L 1HCl D 20 0mL 18 4mol L 1H 2SO4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欲实现铁片镀锌 用锌作阴极 B 电解精炼铜 若转移 2mol 电子 阴极质量增加

6、 64g C 硫酸工业中采用沸腾炉以增加固 气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 D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备金属钠 9 下列事实中 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配制 FeSO4溶液时 加入一些铁粉 B 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由 H2 I2 g HI 组成的平衡体系 加压后颜色加深 10 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 CH4 g 4NO g 2N2 g CO2 g 2H2O g 下列情况都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容 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v正 NO v逆

7、 N2 v逆 CO2 4 2 1 A B C D 11 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A g yB s zC g 达到平衡后 测得 A 气体的浓度为 0 5 mol L 1 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 再达 平衡后 测得 A 的浓度为 0 2 mol L 1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z x y C C 的体积分数增大 D A 的转化率增大 第 3 页 共 7 页 12 用石墨电极电解 100 mL H2SO4与 CuSO4的混合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 两极均收集 到 2 24 L 气体 标准状况 则原混合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8、A 1 mol L 1 B 2 mol L 1 3 mol L 1 D 4 mol L 1 13 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 a b 两处液面相平 密封好 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 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a 管发生吸氧腐蚀 b 管发生析氢腐蚀 B 一段时间后 a 管液面高于 b 管液面 C a 处溶液的 pH 增大 b 处溶液的 pH 减小 D a b 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 Fe 2e Fe2 14 在盛有足量 A 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加入 B 发生反应 A s 2B g 4C g D g H 0 在一定温度 压强下达到平衡 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 B 的物质的量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

9、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保持压强一定 当温度升高后 则图中 45 B 若再加入 B 则再次达到平衡时正 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 C 若保持压强一定 再加入 B 则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 D 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 50 15 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 充入4L X和3L Y的混合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 g 3Y g 2Q g nR g 达到平衡时测得 X的转化率为25 此时混合气体的体 积为6 5L 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 8 B 6 C 5 D 4 16 已知 N2 g O2 g 2NO g H 181 5kJ mol 1 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 化工艺进行 NO 的

10、分解 若用分别表示 O2 N2 NO 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 分解 NO 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 A 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 能量状态最低的是 C 处 B 图示过程中 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C 该反应中 NO 分子浓度越大 分解速率越快 D 该反应中的固体催化剂起到反应载体的作用 未影响反应的速率 并且该反应的 H 也不变 17 取五等份 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 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 2NO2 g N2O4 g 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 分别测定体系中 NO2的百分含量 NO2 并 作出其随反应温度 T 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 可能与实

11、验结果相符的是 第 4 页 共 7 页 18 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 改变某一条件对 A2 g 3B2 g 2AB3 g 化学平衡 状态的影响时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 图中 T 表示温度 n 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 图示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 a b c B 达到平衡时 A2的转化率大小为 b a c C 若 T2 T1 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达到平衡时 AB3 的物质的量大小为 c b a 19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a b 两电极均为 Cu 单质 实验开始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极电极反应为 Cu2 2e Cu B 溶液中 Cu2 穿过交

12、换膜发生迁移 C 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将保持不变 D 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最多为 0 02mol 20 某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利用该传感器可以测定空气中 NO CO NH3 SO2等 有害气体的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M 为熔融 KOH X 为 NH3 Y 为 N2 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2NH3 6e N 2 6H B 若 M 是含 O2 的固体电解质 X 为 NO 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O2 4e 2O2 C 传感器工作中 电子由 Pt 极经电流仪传到 Pt 极 D 若 X 为 CO M 为 KOH 溶液 则电池总反应为 2CO O2 2CO2 21 将 V1mL 未知浓度的 N

13、aOH 溶液溶液和 V2mL 1 50 mol L 1HCl 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 溶液温度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实验中始终保持 V1 V2 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图可知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C B 该实验表明反应中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热能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是 1 00 mol L 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第 5 页 共 7 页 22 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 LiCoO2 电池 其工作原理如图 A 极材料是金 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 石墨作为金属锂的载体 电解质中通过传导 Li 实现导电 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 电池反应式 LixC6

14、Li1 xCoO2 C6 LiCoO2 下列说法不 正确 的是 A 放电时 电子沿导线由A移向B 电解质溶液是含Li 的 水溶液 B 充电时A为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为C6 xLi xe Li xC6 C 放电时B为正极 电极反应式为 Li1 xCoO2 xLi xe LiCoO 2 D 废旧钴酸锂 LiCoO2 电池进行 充电处理 使锂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 23 对利用甲烷消除 NO2污染进行研究 CH4 2NO2 N2 CO2 2H2O 在 2L 密闭容器 中 控制不同温度 分别加入 0 50molCH4和 1 2molNO2 测得 n CH4 随时间变化的有 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

15、确 的是 组别 温度 n mol 时间 min 0 10 20 40 50 T1 n CH4 0 50 0 35 0 25 0 10 0 10 T2 n CH4 0 50 0 30 0 18 0 15 A 组别 中 0 20min 内 NO2的降解速率为 0 0125 mol L 1 min 1 B 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 T1 T2 C 40min 时 表格中 T2对应的数据为 0 18 D 0 10min 内 CH4的降解速率 24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2X g Y s Z g W g 若其化学 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900 100

16、0 1200 K 0 6 1 0 1 3 1 8 2 7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 YcXc WcZc K C 若在 1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X 和 Y 各 1 mol 5 min 后温度升高到 800 此时测得 X 为 0 33 mol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 第 6 页 共 7 页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 填空题 每空二 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25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烷燃料电池是常见的燃料电池之一 该电池在正极通入氧气 在负极通入甲烷 电解质溶液通常是 KOH 溶液 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2 常温下 将等浓度的 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2min 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 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将此混合溶液置 于 50 的水浴中 则出现浑浊的时间将 填 增加 减少 或 不变 26 我国对 可呼吸 的钠 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时产生的 Na2CO3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