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0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837545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0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0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0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0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道战国七雄。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重点】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教学难点】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2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 “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

2、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战国七雄”是指哪些国家?2战国时期诸侯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国时期诸侯战争有什么特点?战国时期诸侯战争有什么影响?3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各是什么?4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有什么影响?5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其作用各是什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战国七雄1课件展示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学生对照找到不同处,引出

3、韩、赵、魏三家分晋。2引导学生观察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得出易记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3教师提问: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频繁,都有哪些著名战役呢?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4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回答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和影响。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二、商鞅变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2教师讲述改革措施,学生逐项分析历史作用(利用板书、图示),设计如下:(1)

4、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3)建立县制,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4)商鞅变法影响: 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学生根据课本复述各国变法改革的影响。各国经过变法改革,使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大的变革,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4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可按不同观点辩论,后由教师点拨:商鞅被处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大地震中,有一项古代水利工程抵挡住了剧烈的震动,依然屹立不倒。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水利工程吗? 2.教师提问:都江堰是由谁设计的?这项工程有哪些功能?(学生浏览教材后回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