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76692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_怎样评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怎 样 评 课 评对教材的处理 吃透教材 明确目标和要求 任务明确 准 确驾驭教材 对重难点和关键性问题的处理 注意事项 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培养和德育渗透到位 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把握 三为主 的教学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发展为主线 能否灵活 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无创新和突破 教学效果怎样 评教学程序 1 看教学思路设计 2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 a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要看教学环 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 要看有没有 前松后紧 或 前紧后松 的现象 要看讲与 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b 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要看 是否

2、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 有没有教师占用时 间过多 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c 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 时间的分配 要看学生个人活动 小组活动和全 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 学生个人自学 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 太少的现象 d 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 要看优 中 后 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有没有优等 生占用时间过多 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 现象 e 计算非教学时间 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 没有脱离教学内容 做别的事情 和浪费 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方法因课程 因学生 因教师自身 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量体裁衣 灵活运用 2 面向实际 恰当地选

3、择教学方法 在教 学方法多样化下一番功夫 使课堂教学超 凡脱俗 常教常新 富有艺术性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 要看创新能力的培 养 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 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 式的构建 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看教师是否适时 适 当地用了投影仪 录音机 计算机 电脑 电视 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1 看板书 好的板书 首先 设计科学合理 依纲扣本 其次 言简意赅 有艺术性 再次 条理性强 字迹工整美观 板画娴熟 2 看教态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表达靠55 的面部表情 38 的声音 7 的言词 教师课 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

4、快活 庄重 富有感染 力 仪表端庄 举止从容 态度热情 热爱学生 师生情感融洽 3 看语言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 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 首先 要准确清楚 说 普通话 精当简炼 生动形象 有启发性 其次 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 快 慢适度 抑扬顿挫 富于变化 4 看操作 看教师运用教具 操作投影仪 录音机等熟练程度 有的还要看在课堂 上 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 位置把握得 当 照顾到全体学生 课上演示和实验操 作熟练准确 并达到良好效果 评学法指导 1 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 端正学习动机 激发学 习兴趣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

5、的学习 习惯 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 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 可以看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 强化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 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 并加以引导 鼓励 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 敢于探索 敢于质疑的习 惯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 教会学生在 多方面思考问题 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评师生关系 1 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 2 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 民主的课堂教学 氛围 三 分析评价教师语言的素质 1 口头语言 普通话 吐字 说话 音量 音

6、质 音速 儿化语 2 书面语言 板书 设计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态势语言 从容大方 亲切自然 文雅端庄 优美得 体 文明健康 四 分析评价教学效果 1 学生听讲态度 常规训练 2 课堂气氛 师生配合 3 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学生的掌握情况 5 教书育人的任务 6 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 课堂教学的权重 课堂教学评估的百分比 项 目 目标 重 点 难点 方法 手段 环节学生活 动 教师 语言 满 分 20 25 15 25 15 得分 评课的标准 通常所说的课堂评价标准 主要是指根据 教育教学理论或法规等制定的课堂各方面 的具体要求或标准 一个较合理的评课 标 准 体系可以包含以下项目 评价内容

7、 一 般标准 特殊标准 教学目标 10 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评价 评价的 一般标准 是 教 学目标明确 全面恰当 1 注意了三维目标或全面素养的提高 2 符合年段要求 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评价的 特殊标准 是 进行了必要的字词句篇的教学和听说 读写训练 如有识字 写字 理解内容 朗读等环节 或活动 同时注意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习惯 兴趣 情感 态度等的指导和培养 教学内容 10 从理解和处理教材两方面评价 评价的 一般标准 是 1 对教材理解正确 无误 2 能科学地 创造性地处理 取舍 补充 和运用教材 评价的 特殊标准 是 对字词句篇 知识及课文内容理解准确 教学过程 15 从课堂结构 教学条理

8、和教学时间三方面评价 评价的 一般标准 是 课堂结构科学合理 能根据课型和教材特 点设计教学过程 1 结构完整 2 各部分 教学环节 步骤 层次等 之间逻辑性强 思路清晰 过渡自然 3 时间安排恰当 评价的 特殊标准 是 1 有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理解感悟 练习积累 总 结延伸等必要环节 2 遵循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表达 以及从 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 30 从学法 15 与教法 15 评价 1 学法 评价的 一般标准 主要评价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 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主 2 学习方式合理有效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有效地运用合 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走过场 学生真正参

9、与 兴趣浓 3 注重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 评价的 特殊标准 是 1 以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为主 机会多 时间长 2 有自主读书 识字的环节 识字 理解课文内容或写法时学 生提出问题 解决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等 注意学生通过联想 想象 朗读表演等进行情感体验 3 注意读书 写字方法 姿势等细节的指导等 2 教法 评价的 一般标准 主要评价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教学方 法的运用 1 善于提出问题 问题有价值 难度合适 适时 有启发性 2 善于示范 讲解 3 能够合理地评价指导 因势利导 4 尊重学生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 进步 评价的 特殊标准 是 1 导入新课方法恰当 能激起学生

10、学习兴趣 2 尊重学生 独特的体验 善于运用各种教学媒体 教学手段 有感染力的语 言等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 情感目标落实自然 3 听说读写训练指导科学合理 教学效果 20 从 情绪表现 5 素质与目标达 成 10 和 整体效果 5 三方面评价 1 情绪表现 主要评价课堂氛围和谐融洽 多维互动活而不 乱 学生学习兴趣浓 思维活跃 学生对后续学习信心足 2 素质与目标成达 的 一般标准 主要评价学生素质与学习效 果的情况 评价的 特殊标准 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全面扎实 听说读写能力强或有提高 达到目标要求 3 整体效果 主要评价标准 学生参与面广 人数多 各 类学生均得到应有的发展 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素质 15 从 教态 语言 5 板书与多媒 体运用 5 和 知识面与教学机智 5 三方面评价 1 教态 语言 主要评价标准 1 教态亲切 自然 感情 丰富 健康 2 教学语言准确 简洁 生动 普通话标 准 2 板书与多媒体运用 主要评价标准 板书规范 简洁 美 观 教学媒体运用熟练 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特长提高教学 效果 3 知识面与教学机智 主要评价标准 知识面广 专业知识 扎实 思维敏捷 灵活 驾驭课堂能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