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76023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验汇报材料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作为一项助农增收的基础工程,全面编制规划,完善推进体系,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工作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的扩张和产业层次的提升,构筑了一条“农产品优质农产品优价畅销农产品”的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190元,比上年增长%。一、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单位面积效益。目前,全市已形成“四青”作物、特经特粮、优质西甜瓜、特色蔬菜、花卉苗木、

2、山羊、优质畜禽、优质水产等八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田块面积由1997年的18万亩发展到20XX年的万亩,年增长%,占总耕地面积的%。具体措施上,一是抓住关键壮大设施农业。充分利用开展农民培训工程有利契机,加大对设施种养技术的宣传培训,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等方式,扩大示范、推广效应,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发展设施种养中来。同时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引导农民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筹集、土地流转、技术服务和产品后处理等问题,全力推进大中小棚、地膜覆盖、高架养羊、滩涂围养、笼养蛋鸡等设施农业发展。在种植作物上,扩大到瓜

3、蔬、“四青”作物、花卉苗木等。今年上半年,全市大棚面积发展到万亩,同比增长%;瓜蔬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中药材、甘蔗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万亩,同比增长%。“四青”作物是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实践中的创造,是农业的一大特色。20XX年被省政府列为苏中地区重点发展的特色高效作物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每年种植“四青”作物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可增收亿多元。二是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养殖。围绕优质瘦肉型猪、优质家禽、山羊等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典型,完善“协会+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提高畜禽养殖生产组织化程度。今年上半年,全市山羊饲养量万只,同比增长%;生猪饲养量同比增长%。生猪、

4、肉禽、蛋禽规模养殖同比均增长5个以上百分点。我市还利用沿江沿海水资源优势,推进特种水产品养殖,在巩固提高河蟹、虾类等优势品种产业的同时,扩大特种水产养殖比例。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万亩,新增高效渔业规模化养殖近1万亩,水产品总量同比增长5%以上。三是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今年以来,先后引进、开发了40多个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大的农业新品种,推广了10多项省工、节本、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适新技术。随着“海蜜甜瓜”、“金海5号玉米”、“双胞山药”、“错期播种”、“水果避雨栽培”、“农产品保鲜”、“高架养羊”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制、引进与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种养效益。目前,全市“四青”

5、作物、四色宝豆、瓜果蔬菜、家畜家禽及水产品的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适新技术覆盖率达95%左右,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科技的自主研发,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又成功研制了青麦仁保鲜处理技术,将青麦穗通过脱粒、烘制、研磨等过程,经特定保鲜规范及工艺流程处理后,变原来只能鲜品上市销售为鲜品上市、保鲜上市和冷冻上市销售等多种形式,使其从季节性很强的农产品变成全年供应品种,改变了以往集中上市造成价格低廉的状况,农民种植一亩小麦收入可望达到20XX元以上。从明年开始,我市准备将原有的“四青”作物增加青麦仁后为“五青”作物,并进行推广。二、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为依托,增添农民增收

6、后劲有质量才有竞争力、才有高效益。我市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有效保障,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上档升级,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带动农民增收。一是多层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我市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7个、绿色食品基地12个,面积万亩,占食用农产品面积的92%;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3个、A级绿色食品29个,注册农产品商标78个,制订地方标准22项、企业标准35项。20XX年,我市被确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市”。二是大力度推进“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体系建设。一方面建立产

7、地准出制。每个基地都建立专门的农药残留速测室,对农产品检测实行“四个结合”,即:基地检测人员抽检和农民送检相结合、市农检中心人员抽检和乡镇检测人员定期抽检相结合、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相结合、突击抽检和常规抽检相结合。另一方面建立市场准入制。我市从20XX年开始,就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在市场专门开辟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产品专销区,走出了一条“基地+专销区”的新路子。目前,我市所有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全部实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单位基本覆盖了全市农贸市场和主要超市。三是全方位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了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经认证,可检测农产品79项、101个参数。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市区主

8、要超市的质量检测队伍建设,共有基层检测人员155人、速测室68个。检测耗材费用列入市财政预算。目前,我市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场检测室为骨干、基地检测室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体系已经形成,有效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三、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为龙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农业园区,培育壮大各类流通组织和行业协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着力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接基地,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力量。围绕“四青作物”等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保鲜、精深加工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92家,其中龙

9、头企业42家,蔬菜速冻能力近8万吨。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带动农产品基地万亩次,带动农户万户次。部分企业还实行“订单农业”,采取保护价收购,保证了农民的种植效益。二是有效凸现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效应。围绕农业主导优势产业,注重培育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高科技、高效益、强带动”农业园区,做大做强农业区域特色板块。目前全市已建连片大棚300亩以上、平均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园区12个。园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种植,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不断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标,着力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

10、织。20XX年,全市138家专业合作组织销售各类农副产品亿元,带动基地万亩、畜禽业270万头。同时积极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农民经纪人达万人,年营销各类农副产品亿元。通过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做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工作,既完善了市场组织体系,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又推动了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今年上半年,我市各类农产品实现外销收入亿元,销售各类农副产品万吨,其中销往上海农贸市场的具有我市特色的“四青”作物、香沙芋艿、香芋、洋扁豆、盘香豇等农副产品万吨,部分产品还填补了上海市场空白,深受上海居民欢迎。近年来,我市的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田块面积占总耕地面积可达55%以上,其中5000元以上的田块占比达20%以上、万元以上的田块占比达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8000元大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农民增收工作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要想继续保持农民增收的高幅增长率还面临着较多困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立足区域特色优势,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拓外部销售市场,完善延伸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新一波带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使广大农民尽快全面达小康。 本篇范文标题是: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