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74678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教育大会暨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几年教育工作,研究和部署下阶段我区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的任务。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过去几年我区教育工作的回顾近年来,全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创新,全力加大投入,不断充实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区各项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我区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认真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

2、区战略。建立和完善了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区人大和政协专题调研教育工作、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等,全面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XX年以来,区财政对教育投入始终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XX年、20XX年分别达到了%、%。并通过国资抵押贷款、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以及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教育对口支援、山海协作等载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的扶持等渠道筹措资金。据统计,20XX年以来,我区共筹措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亿元。在教育建设持续加大投入的过程中,区委区政府仍积极努力提高教师各项

3、福利待遇,做到全区教职工工资由财政统一到个人账户,教职工工资、地方津贴、补贴、第十三月工资、目标考核奖、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等均列入财政预算,做到“同城同待遇”,按时足额予以发放。同时,全区各乡镇、街道、部门都能自觉地围绕教育发展,加强服务,积极献计献策,倾力相助,从而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尊师重教、合力办教育的氛围,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XX年来,我区全力加快了教育项目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增加了城镇教育资源,推进了全区教育布局调整,扩大了办学规模,取得了较大成效。先后完成了xx小学、xx外国语学校、中山小学后庆校区、天宁中学、刘英小学一期、雅溪

4、中学新建,黄村小学迁扩建等38个教育建设项目,新建校舍面积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2个,面积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基本完成破旧房改造,中小学校饮用水质量基本达到卫生标准;小学由239所调整至69所,中学由37所调整至25所;小学校均学生数从139人提高到423人,初中校均学生数从429人提高到577人;极大地充实和优化了全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现代化装备建设有序推进,建成了联络全区中小学的教育网。校园广播系统、图书、仪器等设施器材配置都上了新台阶。全区现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5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近几年,我区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教育教学改革作了积极探索。在办学体制上,积极鼓励

5、多元办学,在全省率先推出关于社会力量举办学校教育管理的若干规定,对民办学校教师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制,畅通公、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渠道,引导和培育了花园中学、xx外国语学校等一批在全市都有一定影响的优质特色民办学校。在学校管理上,推行“校区式”管理、城乡学校结对,教研人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和“研修教”联席会议制度等,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内联外引”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学校的交流联系,有效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职工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进一步完善校长和教师工作考核办法,初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新机制。启动实施了“

6、xx移动信息树人工程”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服务期制和定期交流轮换制,进一步扩大教师的学习交流力度,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在教学上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20XX年,我区被确定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两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区进展顺利,特别是全区中小学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出校本课程27种,综合实践活动方案9个,相关内容在全省课改巡礼展示中,得到省教育厅和兄弟县市的好评。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得到保障把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全力推进教育公平。一是构建贫困生助学保障网络,努力“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不能

7、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不能就学或辍学”。通过区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不定期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并成立了区人民教育基金会,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截止目前,共向11000多人次的贫困中小学生发放了450余万元“教育助学券”。二是制订出台了xx区城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规定,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列入公办学校招生计划,从20XX年起共吸纳了700多名流动人口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三是认真落实对少数民族学生免收杂费政策。四是针对农村中小学生“乘车难”、就餐营养缺乏等问题,实施了“放心车工程”,开通了中小学生周末班车接送工作,使40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乘上“放心车”,确保

8、了学生交通安全;通过“区财政补助,学生自筹,乡镇、街道、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资助”的形式筹措资金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较好地解决了7800多名寄宿学生的就餐营养问题,受到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我区20XX年顺利通过了省“两高普九”评估验收。目前,20XX年,全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小学无流生,初中辍学率为%;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初中毕业率%,初升高比例%,各项指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全区有省级教育强乡4个,市级教育强乡12个,市级示范中小学17所,已有8个农村乡镇建成了中心幼儿园。全区中考质量的综合

9、评价和各学科评价,均处于全市的前列。20XX年,中考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全市第一。20XX年以来,我区中小学体育、文艺、科技教育连创佳绩,在各类中小学田径动运会、兴趣特长综合运动会和文艺演出等团体比赛成绩始终名列全市前茅,分别有100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书法、绘画、摄影、科技创新等比赛中获奖。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市教育等相关部门的长期关心帮助,离不开全区上下、社会各界的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全区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长期的辛勤工作。在此,对在座的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职工,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xx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在肯定成

10、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xx区作为xx中心城市唯一的区,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相比,与群众日益增强的优质教育需求相比,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与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我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虽然一直较高,但教育需求极大,既要解决教师人头经费的刚性增长,又得加快推进教育基本设施建设,解决城区人口快速增多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和农村学校规模散小教育资源优化等问题。作为二级财政的xx区,财力薄弱,增收空间较小,教育发展资金需求压力显得尤为突出。二是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区上规模、上水平、有特色的学校不多,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高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尤其

11、是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三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名师名校长相当缺少,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教育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教师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四是幼儿园建设水平低,规范发展学前幼儿教育任务艰巨。城区幼儿园大多为家庭式,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缓慢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努力在今后工作中解决和完善。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明确今后几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近年来,全国上下高度关注基础教育发展,中央、省、市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农村教育工作,提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加快普及15年教育发

12、展等目标要求。同时,省市领导也非常关心和支持我区教育的发展。20XX年5月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带队到我区调研指导教育工作,并对我们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持政策,从20XX年到20XX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个亿的农村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使我们倍受鼓舞,也为我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下一阶段,我区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均衡发展为主导,以提升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村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增加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合理布局,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教

13、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巩固“两高”普九成果,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到20XX年实现省教育强区目标,促进xx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到20XX年,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1%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9%、%以上;初升高比例达到92%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以上。到20XX年,撤并中小学44所,全区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一个乡镇一所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初中向城区和中心镇集中”的教育布局,中

14、小学总数调整为52所,其中初中11所,小学37所,九年制学校4所。逐步形成区域内教育集团管理模式或学校共同体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20XX年,全区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超学历率达到70%;引进和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20XX年,基本消除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较为完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得到保障,决不让适龄少年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学业有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全区所有孩子都能“念上书”、“念好书”。20XX年,幼儿教育建立“区、片、园”三级幼教管理网络,建成乡中心幼儿园18所,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联办

15、等多种形式发展的格局。20XX年,全区60%以上的乡镇成为省级教育强乡镇,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区的评估验收。三、全力保障,狠抓落实,努力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省教育强区是省委、省政府评价一个县市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包含25项内容,对照教育强区要求我区还有较大差距,但对照全省20XX年已有60%、20XX年将有80%的县是“教育强县”,预计到20XX年全省大部分县市区都将实现创强,以及云和县计划今年创建“教育强县”,从整个发展态势看,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抓住全省20XX年最后一批创强的机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迎难而上,全力推进省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创强不是最终目标,只是提升

16、一个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载体,目的是依托这个载体采取有力措施,对照标准,查找差距,真抓实干,落实各项争创措施,进一步推进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按照“一个乡镇一所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初中向城区和中心镇集中”的总体思路要求,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到20XX年,撤并中小学44所,整合民办薄弱学校,将全区学校总数调整为52所,基本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努力形成规模办学的基础框架。在这一轮布局调整推进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城市化建设加快和省政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扶持力度的机遇,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结合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教育布局调整项目,重点抓好梅山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