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9892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玉溪市民族中学玉溪市民族中学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高二 地理试卷地理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4040 题 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1 分 分 共共 4040 分 分 1 假如图幅大小相同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云南省地图 D 玉溪市 地图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 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范 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详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 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题干中的四个选项

2、图幅大小相同 实地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为世界地图 中国地图 云南省地图 玉溪市地图 比例尺有大到小排列为玉溪市地图 云南省地图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D 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大小的关系 属基础题 2 读下图 甲 乙 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 经线 而且同时到达 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丙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度相关知识 详解 同样的经度差 其距离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 所以纬度越低 距离越大 速度越快 2 乙纬度最低 速度最快 B 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

3、完成下题 3 图中陡崖相对高度 H 为 A 20m H 40m B 20m H 40m C 30m H 50m D 30m H 50m 4 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差最大值可能为 A 67m B 64m C 60m D 55m 5 图中 R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北流向东南 B 从东流向西 C 从西南流向东北 D 从南流向北 6 该地的植被类型为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 答案 3 A 4 B 5 C 6 C 解析 3 题详解 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相差 10 米 说明等高距为 10 米 图中陡崖有 3 条等高线相交 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计算

4、可知 陡崖相对高度 H 为 20m H 40m 故 A 项正 确 4 题详解 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图中山峰的高度为 325 米 甲村的高度范围是 260 米 270 米之间 计算可知两地的相对高差为 55 米 65 米 最大的高度范围是 64 米 故 B 项正确 3 5 题详解 图中左上角有指向标 根据指向标的指向进行判读方向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 故 C 项正确 6 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 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 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 和少雨 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故 C 项中期 点睛 等值线 面 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 读数据 注意等值距 读等值线 面 上的点

5、规律一 一般 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 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 一般 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 比大小 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 面 的大小 3 看疏密 比较值差 规律三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 等值线越密 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 析弯曲 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 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 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 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 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 判方向 主要是在等高 深 线上判断坡向 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 坡向由高处指

6、向低处 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等压线斜交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 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 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 其 人 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4 7 从图中可以看出 长城的走向特点大致为 A 沿等高线 B 沿山谷线 C 沿山脊线 D 连接聚 落 8 图中能眺望到 八达岭关城 的地点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9 图中 人 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A 避开河流 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 绕过山岭 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 C 既方便停靠车站 又可降低坡度 D 尽量平

7、行等高线 缩短运输距离 答案 7 B 8 C 9 C 解析 7 题详解 据图可知 根据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定律可知 图中长城的走向基本沿等高线凸向海拔低 值区部位 即沿山脊线 故选 B 8 题详解 据图可知 甲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一山脊 乙丁两地海拔较八达岭关城低 甲乙定均不能够 眺望到 丙海拔较高 且沿途没有阻挡物 因此可以眺望到八达岭关城 故选 C 9 题详解 据图可知 该地多山地 图中 人 字型铁路线基本沿等高线来修筑 虽然线路较长 但绕 过山岭 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 故选 D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单位 C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5 10 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 A 春季 B 夏季 C

8、秋季 D 冬季 11 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纬度位置 答案 10 D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10 题详解 根据气温状况判断季节 据图可知 该区域的等温线南部为 16 北部为 28 说明所示 季节应该是冬季 故 D 项正确 1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西北部为大兴安岭 东北部 为小兴安岭 受山地的阻挡作用 冬季西北季风对阴影区域影响较弱 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 等温线向北弯曲 故 C 项正确 考点定位 本题旨在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知识拓展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9、等温线特点 纬度位置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与纬线平行 6 海陆位置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 冬季海洋高于陆 地 与海岸线平行 海拔高度 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 每升高 1 000m 气温下降 60 大体与等高线平行 洋流 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 向一致 人类活动 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2 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 淮河的是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13 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夏季低

10、温 7 C c 灌溉水源 D d 低温 14 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A a 水稻 柑橘 B b 小麦 大豆 C c 棉花 葡萄 D d 青稞 油菜 答案 12 C 13 B 14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12 题详解 我国内外河流域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 山一线为界 不经过秦岭淮河 C 正确 13 题详解 读图可知 a 为我国南方地区 b 为我国北方地区 c 为我国西北地区 d 为我国青藏地区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制约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少 水资源短缺 制约南 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多旱涝灾害 制约青藏

11、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气温 低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B 正确 14 题详解 d 位于青藏高原 主要的作物为青稞 小麦和豌豆 油菜不适宜种植 D 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对比下图遥感图像发现 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 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15 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A 耕地面积减少 B 地下水位下降 8 C 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D 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16 近年来 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 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C

12、 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D 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答案 15 C 16 D 解析 15 题详解 黄河三角洲是因为黄河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 湿地增幅减少 说明黄河径流量的减少 这将导致海水倒灌 海水侵蚀加剧 海岸后退 C 正确 沼泽和沿海沿湖滩涂地以及江河湖 泊统称为湿地 所以湿地增幅减小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A 错误 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湿 地 并非湿地增幅减小影响地下水位 这两者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B 错误 因为湿地的形 成过程中地下水位上升 将盐分带到地表 通过蒸发作用反而加快盐碱化 所以湿地面积减 少 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下降 D 错误 点睛 注意题干要求增幅减小以及湿地与地下水水位的

13、关系 16 题详解 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说明黄河含沙量减少 这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小浪 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有关 与渤海风浪增强无关 故 D 正确 2016 年 12 月 28 日沪昆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线路全长 2266 千米 设计时速 350 千米 上海到昆明坐火车原先大约需要 35 个小时 而乘坐沪昆高铁则仅需 11 小时 15 分钟 读沪 昆高铁线路分布图 完成问题 9 17 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段 没有采取最短线路原则 而是向南绕行 主要原因是 A 避开地形障碍 B 绕过河流 C 连接重要城市 D 连接重 要矿产地 18 沪昆高铁全线开通对民航运输影

14、响最大的区段是 A 上海 杭州 B 上海 昆明 C 上海 长沙 D 南昌 长沙 19 沪昆高铁被誉为 中国最美高铁 其主要原因是 A 沿线可以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景观 B 交通运输效率和铁路服务品质大幅度提升 C 充分发挥优势 开拓旅游市场 D 利于沿线地区共建特色产业园区 共同打造沿线产业带 答案 17 C 18 C 19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17 题详解 修建交通线路 尽量连接更多的城市 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段 没有采取最短线路原则 而 是向南绕行 主要原因是连接更多的重要城市 C 正确 与避开地形障碍 绕过河流 连接 重要矿产地等关系小 ABD 错误

15、 故选 C 18 题详解 对于区段上海 杭州和南昌 长沙 距离短 人们选择民航运输的少 沪昆高铁全线开通对 这两条民航运输影响小 AD 错误 上海 昆明线路 距离较远 飞机出行所需的时间远少 于高铁 更多的旅客倾向于选择更快捷的飞机出行 沪昆高铁全线开通对这条民航运输影响 小 B 错误 对于区段上海 长沙 人们选择高铁或民航的机率差不多 当沪昆高铁全线开 通 将对民航运输影响最大 C 正确 故选 C 19 题详解 沪昆高铁是我国南方东西向的一条高铁 东西跨度大 沿线可以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色和文化 景观 A 正确 沪昆高铁被誉为 中国最美高铁 其主要原因与交通运输效率和铁路服务 品质大幅度提升 充

16、分发挥优势 开拓旅游市场 利于沿线地区共建特色产业园区 共同打 造沿线产业带等关系小 BCD 错误 故选 A 10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 回答下面小题 20 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A 小麦 水稻 棉花 油菜 B 棉花 油菜 花生 水稻 C 小麦 油菜 花生 甘蔗 D 甜菜 甘蔗 棉花 水稻 21 我国四川盆地种植图中农作物 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充足 B 水分不足 C 紫色土 D 山区面积广大 22 青藏高原地区种植图中作物 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是 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气温年较差大 热量充足 A B C D 答案 20 C 21 A 22 B 解析 20 题详解 据图中四种作物的分布可知 主要分布在华北 东北 符合小麦分布 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及以南地区 符合油菜分布 表示分布在环渤海地区的花生 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 地带 符合甘蔗分布 故选 C 21 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 为甘蔗 是热带和亚热带糖料作物 喜温 喜光 四川盆地种植的主要 原因是热量充足 故选 A 11 22 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多晴天 光照强 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