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一节的说课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2142587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阻器”一节的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变阻器”一节的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变阻器”一节的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变阻器”一节的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变阻器”一节的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阻器”一节的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阻器”一节的说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阻器”一节说课稿张家口市第七中学教师 王亚莉(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第十一章第七节)【教材分析】一、该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画结构简图、电

2、路符号.2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的问题2体会利用学过的知识制做滑动变阻器的实际意义3通过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的对比,体会电阻箱是可以准确读数的变阻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增强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对

3、刚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根据学生以上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教材教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

4、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教学程序】一、新课引入: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向学生递进问题:(屏幕)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导入”中创设了物理情景,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滑动变阻器原理的学习:问题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

5、: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实验探究学生会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它的想法。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3种类型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所示(1),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图所示(1),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所示(2)

6、,在A、B间(有鄂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作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交流评价让完成以上3种不同类型的小组相互交流,并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

7、来改变电阻的器件,从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三、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学习滑动变阻器结构的学习在学习了变阻器原理基础上,再次递进问题:(屏幕)若要求电阻变化范围很大,则电阻AB的长度很长,也有不便之处,如何改进?(学生讨论得出:把电阻密绕在绝缘体上)导线彼此不绝缘,如果直接密绕上去相当于缩短了长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答:导线外可刷一层绝缘漆)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在以上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教师结合课件介

8、绍其构造,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实验重点探究以下问题(屏幕)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

9、接法?实验探究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使用:串联在电路中,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灯越亮。调节滑片由离下端接线柱最远处到最进处,灯由暗到亮。教师说明为了保护用电器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最

10、大处。学生观察变阻器上的铭牌,说明铭牌上的一组数值表示的含义用投影幻灯表示出铭牌,见图。问题:了解了变阻器上的铭牌我们在使用时还需注意什么?(不要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从而归纳出完整的使用方法,也了解了其作用。(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介绍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位器、油量表中的应用,可结合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四、电阻箱因为教材对电阻箱这部分知识的要求不高,它也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掌握以下知识即可.问题: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

11、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出示挂图,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数三次【板书】板书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易于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17变阻器一、滑动变阻器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3结构符号: 电路符号: 4使用:(1)串联在电路中,接线要一上一下(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

12、大位置(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5作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控制灯的亮暗6应用:电位器、油量表中的应用二、电阻箱1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五、练习题: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电阻线的_段,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电路中的电流变_,电流表示数变_,灯泡变_六、小结这堂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要知道它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其中包括了解它的铭牌,使用前把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要把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并能判断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变化此外,要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七、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