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3946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礼乐典制 D以民为本2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前期重视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的探讨,关注现世战乱,在科学研究领域和逻辑学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这一派别A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B要求超然于社会之外C主张重建起礼乐制度D提出严刑峻法的理念3.汉朝推行

2、“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4.成书于汉代的礼记,规定了大量系统性的礼仪: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这反映了A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的结果 B汉代礼制的规范化与世俗化 C皇室贵族受到礼法制度制约 D孔子倡导的周礼已不复存在5.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

3、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A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 B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C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滥 D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6.据统计,魏晋时期偏安南方的东吴、东晋、南朝等政权大部分官员皆是北方人。而到宋代,整个浙江,共有24人担任宰相,北宋时期有4人,南宋时期多达20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形势的需要 B科举制度的影响 C文化繁荣的结果 D经济重心的变化7.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4、、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A. 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B. 书院教育非常发达C. 商业发达影响农业 D. 社会动荡人心败坏8.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9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10清人曹雪芹

5、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11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1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

6、长成。”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13.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14. 严复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说:“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取骥之四蹄,以附牛之项领,从而责千里焉,固不可得,而田垄之功又废也。”在此,严复A认为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B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C批驳了“中体西用”论 D

7、鼓吹民主革命15.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16.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

8、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17.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D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18.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

9、水准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19.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201958年10月,全国文化行政会议上提出“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的目标。这一目标A迅速地改变了教育落后状况 B促成文

10、化大革命运动的爆发C具有盲目冒进的大跃进倾向 D表明苏联教育模式影响深远21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乘胜追击,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 “文革”中折磨致残的他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A期盼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B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咎由自取C文艺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22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

11、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录取率与经济发展完全一致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23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将新文化的创造寄托与落实到了对人的伟大与尊严、人的价值与力量、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世俗欲求的大力倡导上。这实际上是提倡A极端的个人主义 B以人为中心理念C反对王权和神权 D主权在民的主张24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

12、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25“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26.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27.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

13、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圈地运动的进行 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 D电器的广泛使用28.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A大卫马拉之死 B梵高向日葵C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D毕加索格尔尼卡29.“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这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失望 B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一战后西方人心灵迷惘、痛苦 D亚非拉民族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