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33860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语文说课-11晏子使楚人教版新课标2014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晏子使楚一、说教材晏子使楚故事颇具戏剧性,双方不太友善的对话中暗藏诸多机巧:楚王听说晏子是善于辞令之人,想借机刁难他,楚国君臣商议,决定通过诬蔑齐人为盗,进而诬蔑“齐人善盗”这些贬损与侮辱,表面上是刁难晏子,实则矛头直指齐国面对楚王君臣的挑衅,晏子临阵不乱,机警应变,巧施辩辞,应付裕如针对楚王诬蔑齐人“善盗”,晏子引用橘化为枳的故事,类比推理出,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却盗,正是楚地水土、地气即社会环境造成,让楚王“反取病焉”晏子这种应变的机智,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历经再长的岁月,依然闪烁着熠熠光

2、采我们的学生,处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国与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对国际时事的关注较之建国以来任何时期的同龄人有了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此时看机智、爱国、颇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发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 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使者和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举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说重难点1.重点:理

3、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 2.难点:晏子反驳楚王中这些句子的逻辑性的思维结论 3.教学突破: 读、背课文,突出学为主体,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熟读成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并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突破词、句的重点和难点四、说教法三导法:导读、导悟、导学 导读:为了让学生能很好体会楚王的蛮横霸气,盛气凌人体会晏子沉着睿智,又针锋相对,不受欺侮的人物特点,我认真引导学生细读人物的语言及前面的提示语,从而很好感悟到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情感脉动 导悟、导学:学习晏子三次反驳侮导的故事过程中,采用从整

4、体到局部,从局部的结果到分析理解个别的句子、词语的方法进行,然后再串联起三个故事,进行总体的再现领悟,这样,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去深究细抠,在深入的研读中,找出其中原因,得到人生启迪五、说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所以,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善提问题,进行质疑交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的空间,鼓励学生想说、敢说,让他们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见解,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六、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听故事,

5、品道理 美国国务卿访华,国务卿一行人态度傲慢,常常出言不逊有一次,国务卿带着蔑视的神色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显然这句话里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许多在场中国工作人员都愤愤不平,但是如果出面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那么必定会引起双方的不愉快,也势必会影响到以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所以必须慎重对待,不可意气用事,但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就在这令人尴尬、为难的时刻,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周恩来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国务卿阁下,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你看,周总理的一句妙语不仅挽回了面子

6、,弘扬了国威,而且不露痕迹地对美国国务卿的无礼进行了反唇相讥当下便博得了满大厅的笑声,一场外交冲突就在笑声之中化解了,刚才紧张的气氛又变得和谐融洽起来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今天我们来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请大家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二、读课文,归内容 1.文言文学习,积累语感很重要语感哪里来,语感要从经常不断的朗读积累中获得朗诵就要注意读音的准确、语音的停顿,同时更要注意句子的语气,下面请你们对照书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7、并推敲下列句子各应读成哪种语气?吾欲辱之,何以也? 齐人固善盗乎?所以然者何?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巡回指导 读书 表面上是要明确4个句子的语气,实质上要理解这4个句子分别在各个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点 3.教师归纳要点:句是疑问语气,楚王的目的是栽赃陷害,当众侮辱晏子句是责问的语气,楚王把矛头指向所有的齐国人,一个“固”字更是对齐国人的极大污蔑句是晏子对生于淮南、淮北的橘“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产生的原因的自问自答,是设问语气句是晏子对晏子反问楚王“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原因,暗含“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之意,反问语气 听讲 4.读一篇课文,首先

8、要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你们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文章所写的故事吗? 口头准备或者书面准备 5.组织交流,师生点评 三、译课文,演故事1.在读顺了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对照书下注释,弄懂课文大意 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2.组织交流,质疑 3.教师补充重点词语和句子参考:通假字:曷何 熙嬉古今异议:方 坐 徒 其实 得无 避席 特殊句式:何以也 何为者也 何坐 听讲 4.根据刚才对课文意的梳理,我们对课文所写故事经过应该比较清楚了吧文章所写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情节发展也有起伏,尤其使人物的个性特别鲜明,人物神态非常生动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准备创造性地来复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要求:故事情节完

9、整,突出人物的表现,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动作、神态、心理和对话的描写下面,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这个故事 学生读书展开想象,准备复述故事5.组织交流,评价着重看学生复述的故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突出了人物的个性,有没有展开合理想象,有一定的心理、神态、动作等的描写 学生代表发言,师生评价 四.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作总结)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三、五六、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出使前 出使过程 出使结果 楚王欲辱来使 晏子巧妙应对 楚王反取病焉七、设计理念 1.整个教学过程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生批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对几个重点句采取半抉半放,放手自学,对难句进行点拨指导的教学方法 2.抓住三次斗智回合的理解,让学生体验楚王的蛮横、无奈和晏子的反驳节节胜利,把侮辱不卑不亢地还给楚王,令人鼓舞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