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521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7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701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修远中学修远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次阶段测试 高二历史试卷高二历史试卷 一 单选题 一 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题 共共 7575 分 分 1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有 促进了中国古代由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 B C D 2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李贽批判孔子 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 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 文革 中的 批林批孔 当前的 孔子热 这些现象

2、既是一定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反映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 下各项中 能够用来解释孔子 命运 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3 重大社会变革 历史的进步 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 为前提 14 16 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 下列对二者共同点 认识正确的是 A 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 崇尚人文理性 讲求科学 C 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 批判神学思想 4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彼

3、特拉克 以 人学 对抗 神学 B 拉伯雷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 倡导 人民主权 说 D 狄德罗 宣扬科学与理性 5 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要 重估一切价值 对中国进行深层文化结构的根本改造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他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推动 A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 C 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D 传统文化的传播 6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2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7 在民间文化中 历史是 封神榜 东周列国志 三国演义 说唐 杨家将 包 公传 大明英烈传 等一系列

4、的故事 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 这些故事 A 传播了佛教的观念 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 还原了历史的细节 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 代表了民间正义观 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 丰富了正统史学观 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8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 A B C D 9 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 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10 王阳明与马丁 路德生活在同一时期 但二者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 这里的

5、历史作 用 主要指 A 促进思想解放 B 破除既定权 C 强化主体意识 D 推动社会转型 11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12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 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13 儒家思想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 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 思想中的 A 有教无类的

6、教育观 B 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3 C 蕴含人文精神的政治 D 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4 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是中外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 下列关于二者的相同点表述不 正确的是 A 都是资产阶级发动 B 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C 都自始至终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15 费尔兰 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 中写道 技术是女王 借用这个比喻 我想补充说 若不与女王相匹配 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 二者 相匹配 开始于 A 工场手工业时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16 阅读下图 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判断英国人口结构 变化主要得

7、益于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17 我们习惯上把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浪潮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生产方式不同 B 经营模式不同 C 科技含量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 18 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 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 其演 讲提纲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 B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4 19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 爱国 却

8、 不爱 中国旧文化 反 帝 却崇拜帝国主义 文化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0 有学者认为 五四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批判袁世凯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 B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C 新文化运动批判与重建传统文化 呼唤人性的复苏 D 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权威思想 倡导个性解放 21 陈独秀号称是 文化伟人 政治名人 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为 文化 伟人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创办 新青年 掀起新文化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首先高举 社会主义大旗 为运动指明方向 是

9、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 B C D 22 河南 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上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 显 23 在西方文化中 人文精神 通常指 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 不相同的 下列最能体现 17 18 世纪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信仰即可得救 C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D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5 24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图片是研究古代戏

10、曲艺术的有利史料 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杂剧融合了汉调 秦腔等形式 三幅图片体现了时代的先后顺序 A B C D 25 1842 年 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中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这里的 长技 指的是 A 汽车制造技术 B 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C 电话制造 D 内燃机制造技术 二 材料分析题 二 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题 共共 3636 分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 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 时期 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 自然 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 才提出各种 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

11、的 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 原创精神 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秦汉以后 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直到明清之 际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 重要的代表人物 如汉代的董仲舒 宋代的二程和朱熹 明代的王守仁等等 贯穿这些思想 家的一条主线 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 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 的完结 葛兆光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想的演变 材料三 16 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 先从科学技术开始 这不仅包括造纸 印刷 火药 指南针 四大发明 还包括陶瓷 冶金

12、 纺织等技术 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 之 6 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 即价值观 思想和道德 东学西渐 对于欧洲而言 并不是被迫的 而是主动的 此时的欧洲 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 已出现了矛盾 为了争霸 欧洲诸国就 必须加强实力 另一方面 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 宗教改革 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 由 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 东学西渐 就有了内在的驱动 力 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 以增强国力 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 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 封建统治者 包括教会 对中国是采取排斥 抵制的态度 主 张引进并改造 吸收中国文明的 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

13、永拮 东学西渐 与 西学东渐 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 这一宗旨的背景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概括 16 至 18 世纪欧洲 东学西渐 与近代中国 西学东渐 现象 的相同之处 27 阅读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 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 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 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 中国有孔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 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

14、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 历史的起 源与目标 问题 7 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 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 相通的 地方 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作为东西方两位 灯塔式 伟大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2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公元前 6 世纪 公元前 3 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出 现 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 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

15、涌现出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 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 形成了欧洲 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公元前 3 世纪 公元 15 世纪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朱元璋 科举以朱熹等 传注为 宗 公元 4 世纪末 罗马帝国规定 信 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 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 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 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 审判和裁决 16 世纪 李贽 夫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 之用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 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 马丁 路德 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 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 每个人 都是自己的牧师 18 19 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 大盗

16、窃 国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王侯 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 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 不能被代表 8 据材料 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根据材料概括 公元前 3 世纪 公元 15 世纪 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 结合所 学知识 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 路德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19 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 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综上 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三 简答题 三 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题 共共 9 9 分 分 2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 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20 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五四运动后 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0 世纪中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 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到此时 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