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434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试题 一 试题 一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科学家预测 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 第二家园 第二家园 的 自转轴 与其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 01 自转周期及方向与地球相近 质量约为地球的 十分之一强 有大气层 回答下列 1 2 问题 1 1 判断 第二家园 是 A 月球 B 金星 C 火星 D 天王星 2 2 与地球相比 第二家园

2、 A 热带范围较大 B 昼夜交替的时间明显缩短 C 温带范围较大 D 可见到太阳西升东落现象 下图中 分别代表太阳由里及外的三层大气层 为出现在太阳 层上的暗黑色斑 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 错误的是 2 A 依次是日冕层 光球层 色球层 B 层的温度约为 6000 开 C 层上有些区域会突然爆发 出现增亮的斑块 D 现象大约每隔 11 年就会出现一段明显增多 增大的时期 4 4 下图所示 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 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 B C D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 据此回答下列 5 6 题 5 5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低纬度 B 北

3、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6 6 图中 a b 两点纬度相同 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A b 点地势高 自转线速度大 B b 点地势低 自转线速度大 C a 点地势低 自转线速度大 D a 点地势高 自转线速度大 3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 7 8 题 7 7 图中四点中 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8 8 当地球公转到哪个位置时 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 最大 A B C D 读中心点地球北极示意图 完成下列 9 10 题 9 9 若阴影表示黑夜 甲地时间为 A 8 时 B 9 时 C 15 时 D 16 时 1010

4、 如果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 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 甲地时间为 A 15 时 B 9 时 C 3 时 D 12 时 某纬度 的正午太阳高度 H 90 其中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夏半年取正值 冬 半年取负值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 11 12 题 1111 该地的经度为 4 A 30 E B 30 W C 60 E D 60 W 1212 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 10 N B 10 S C 50 N D 50 S 下图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 读图完成下列 13 14 题 1313 四地中地方时 6 00 日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14 关

5、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B 丁地位于北极圈 C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D 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同一半球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 15 16 题 1515 观测者从甲 乙 丙 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16 从 a 到 b 的箭头方向是 A 向东 B 向西 C 先西南后西北 D 先东南后东北 读 地貌景观图 完成第 17 18 题 5 1717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1818 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 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

6、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下图中 左图表示大气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 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 读 图 回答下列 19 20 题 1919 左图中若 a 处形成化石 b 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 则 A 甲表示大气圈 乙表示生物圈 B 乙表示生物圈 丙表示大气圈 C 甲表示大气圈 乙表示岩石圈 D 乙表示岩石圈 丙表示生物圈 6 2020 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 气候大陆性强 干旱 降水少 流水作用强烈 物理风化微弱

7、风力侵蚀显著 流水侵蚀微弱 植被稀少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 B C D 材料 12 月 26 日 5 时 26 分 图中甲地发生 6 3 级地震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我国某报记 者从首都机场乘飞机前往灾区做现场报道 完成下列 21 22 题 2121 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 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B 位于板块张裂带 C 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D 位于大洋海沟处 2222 乙 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A 距离越来越近 B 距离越来越远 C 距离不会有变化 D 形成高大山脉 2323 读下图 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中 表示地质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 乙 丙类岩石中

8、常含有化石 7 C 表示板块的碰撞挤压 D 均属于内力作用 读下图 回答下列 24 25 题 2424 从大气垂直分层看 图示大气层是 A 低纬度的对流层 B 中纬度的平流层 C 高纬度的对流层 D 低纬度的平流层 2525 该层大气 A 随高度增加 温度增幅变小 B 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 以平流运动为主 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 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 26 27 小题 2626 与成都相比 拉萨 A 白天大气辐射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 白天太阳辐射强 D 夜晚地面辐射强 2727 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

9、两地 A 纬度差异较大 B 地面状况不同 8 C 经度差异较大 D 人类活动的差异 2828 依据下方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分析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 会导致 增加 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会使 增加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会使 减少 D 出现雾霾 会导致 在夜间减少 下图中 为沉积岩 为岩浆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929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 B C D 3030 若 为石灰岩 则 与 接触地带易形成 A 花岗岩 B 大理岩 C 页岩 D 砾岩 二 综合题 二 综合题 4040 分 分 3131 下面左图为 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轨迹图 右图为 某日全球光照示意图 图中弧 线

10、 BAC 表示晨昏线 为世界著名卫星发射基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9 1 左图中太阳直射 a 位置时 北半球节气为 当太阳直射点从 a 移动到 c 位置 地 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为 2 分 2 当太阳直射点从 d 移动到 e 期间 右图中各卫星发射基地中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的 是 地 填序号 昼长一直变短的是 地 填序号 2 分 3 右图中若 AB 为晨线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左图中 b 或 d 位置 此时地球上 进入新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2 分 4 右图中若 AC 为晨线 M 地日出地方时是 点 该日昼长为 小时 2 分 5 与 三地相比 两地作为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 2 分 3232

11、10 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地质构造中 A 为 斜 B 为 斜 2 分 2 甲 乙两处的山地都在 作用下形成的 1 分 3 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开采优质 花岗岩作装饰材料 宜选择 处还是 处 3 分 4 A B 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它是 处 1 分 5 丙 丁两处修建隧道应选在何处 分析原因 3 分 3333 读下表 图回答问题 20 分 10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 卡 厘米 2 日 900 N 600N 400N 200N 00 200S 400S 600S 900S 春分 0 453 696 855 910 856 689 457 0 夏至 1093 9

12、94 1001 950 802 576 304 48 0 秋分 0 445 685 842 897 844 690 451 0 冬至 0 51 325 615 856 1014 1074 1061 1166 1 据表分析 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 2 分 2 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曰总量少 卡 crn2 日 请从日地 距离与下垫面二个方面简析其原因 10 分 3 我国 30 N 的西部地区与浙江北部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相比 为什么它太阳辐射总量大 为什么它的夜晚气温却低 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8 分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

13、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C B D D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D D C D C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 A B D B C C B C C B 二 综合题 40 分 31 10 分 1 秋分 1 分 先变快后变慢 1 分 2 1 分 1 分 3 b 1 分 90 E 向东至 180 1 分 4 4 1 分 16 1 分 5 纬度低 自转线速度大 地砖偏向力小 节省燃料 2 分 32 10 分 1 背斜 1 分 向斜 1 分 2 流水侵蚀 1

14、 分 3 和 2 分 1 分 4 A 处 1 分 5 丙处 1 分 岩层向上隆起 符合力学原理 不宜塌陷 对岩层破坏较 小 施工相对容易 有利于地下水排放 不易积存地下水 2 分 33 20 分 1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 分 2 73 2 分 日地距离 北半球夏至日时 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 获得的太阳能少 2 分 冬至日时 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获得的太阳能多 2 分 下垫面 北极附近是北冰洋 北极上空水汽多 云量大 2 分 南极附近是大陆 云量小 2 分 3 30 N 海拔高 空气稀薄 2 分 晴天多 日照强 2 分 东部地区阴天多 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2 分 大气逆辐射弱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