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686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319028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乾安七中乾安七中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 共60分 1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辐射 图表示 30 N 某沿海地区夜晚陆地与海洋间的热力环流 据此完成 2 3 题 2 图中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A B C D 3 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4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 垂直气压梯度力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地转偏向力 5 地面上不同

2、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 6 下图中 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7 下列天气现象 与冷锋有关的是 A 长江流域的梅雨 B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 D 一场春雨一场暖 2 8 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 秋季和夏季 B 秋季和春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冬季和春季 读右图 回答 9 10 题 9 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 以及 M 点的风向 说法正确的是 A 1 月 西北风 B 7 月 西北风 C 1 月 东南风 D 7 月 东南风 10 M 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3、受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右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 回答 11 12 题 11 对图中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气旋 B 南半球气旋 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12 若 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 A 梅雨天气 B 伏旱天气 C 出现台风 D 连续性降水 13 CO2增多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喜马拉雅山冰雪覆盖的范围变大 较低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较高纬度耕作区向更高纬度方向延伸 高纬度地区降水比原来更少 A B C D 14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新能源 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禁止滥伐

4、森林 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加强国际间合作 A B C D 15 下列关于水圈构成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液态水的分布最广 B 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 C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D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图 3 3 16 右图为某气象站 1 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 料 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7 下列天气现象 不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是 A 南岭以南地区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江淮地区 黄梅时节家家雨 C 贵阳地区冬半年 天无三日晴 D 华北地区 一场秋雨一场寒 18 下列四幅图 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读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 19

5、 20 题 19 下列实现着图中 的功能的是 A 长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的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 20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 B C D 下图为 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 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据此回答 21 22 题 4 21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 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温度最低 C 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 温度最高 D 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22 流经 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读某大洋部分洋流模式图 回答 23 25 题 23 该海域可能是位于 A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B 南

6、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C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D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24 图中 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A B C D 25 图中 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 增温减湿 B 增温增湿 C 降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读右侧 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完成 26 27 题 26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图 9 5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西岸为暖流 D 大陆西岸从低纬向高纬流 27 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 洋流 对欧洲西部有减湿作用 B 洋流 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作用 C P 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 美国东岸海域

7、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28 目前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主要是 A 河流水 咸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B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深层地下水 C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D 海洋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 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 据预测 到 2025 年 全世界 2 3 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据此回答 29 30 题 29 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环境污染严重 水质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量大 江河径流量下降 人口急剧增长 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 B C D 30 下列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

8、 不正确的是 A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B 发展节水农业 C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D 高耗水产业集中布局在河流上游地区 二 非选择题 40 分 31 读 水循环 示意图依次回答 共 12 分 1 2 3 4 5 6 7 8 6 1 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每空 1 分 2 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能量来源 外因 是 1 分 3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1 分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1 分 4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1 分 环节 用数字表示 5 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是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32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9 分 1 该图为 锋示意图 该图所示锋面

9、的移动方向是 2 分 2 C D E 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气压最高的是 地 属于阴 雨天气的是 地 3 分 3 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 后 1 分 4 描述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3 分 33 读 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 回答下列问题 9 分 7 1 图中甲 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 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填气旋或反气旋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 上升 或 下沉 2 甲 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 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 图中 两条锋线中 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 A 雨区在锋 填 前 或 后 B 雨区在锋 填 前 或 后 4 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长春或哈尔滨 图中

10、哈尔滨和长春相比 风力较大的 是 34 阅读材料 结合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共 10 分 材料一 新华社东京2011年9月14日电 日本气象研究所和电力中央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说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泄漏到海中的放射性铯 137 将乘着黑潮 日本暖流 向东扩散 然后 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 二三十年后又会回到日本沿海 1 放射性铯 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 二三十年后又回到日本沿海 所乘的洋流名称依次 是 B 洋流 C 洋流 D 洋流 A 洋流 4 分 8 2 在图中 两地中 容易出现海雾的是 1 分 3 两洋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名称是 1 分 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易形 成渔场 1 分 4 下列图中符

11、合澳大利亚东部洋面 G 洋流影响下的海水等温线的是 1 分 5 北印度洋海域夏季洋流方向 时针 顺或逆 北印度洋海域冬季洋流方向 时针 顺或逆 2 分 9 高一地理第三次质量检测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D 4 C 5 B 6 D 7 B 8 B 9 A 10 B 11 C 12 B 13 B 14 C 15 A 16 A 17 D 18 D 19 C 20 C 21 D 22 C 23 D 24 A 25 B 26 A 27 C 28 C 29 B 30 D 二 非选择题 31 共 12 分 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每空 1 分 2 太阳辐射能 1 分 3 陆地内循环

12、 海陆间水循环 每空 1 分 4 环节 1 分 5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了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塑造地表形态 在答题中只要围绕维持水量平衡 更新陆地淡水 塑造地表形 态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气候和生态 在均可给分 共 4 分 32 9 分 1 暖 1 分 自西向东 1 分 2 C E D 每空 1 分 总计 3 分 3 前 1 分 4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 每要点 1 分 总计 3 分 33 9 分 1 甲 反气旋 上升 每空 1 分 总计 3 分 2 甲 1 分 3 后 前 每空 1 分 总计 3 分 4 长春 长春 每空 1 分 总计 2 分 10 34 共 10 分 1 B 是日本暖流 C 是北太平洋暖流 D 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A 是北赤道暖流 每空一分 2 每空一分 3 北海道渔场 每空一分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 海水受到扰动 可以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 有利于浮游生物大 量繁殖 为鱼类提供饵料 意对即可得分 每空一分 4 D 1 分 5 顺时针 逆时针 每空一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