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344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精心整理福建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二O一六年十二月前 言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的要求,总结我省建设领域BIM技术应用实际情况,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我省建设行业中的应用,全面提高福建省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物业、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等单位的BIM 技术应用能力,规范BIM 技术应用环境,编制组经过深入调

2、查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BIM 技术标准、导则等编制和应用经验,在总结福建省BIM 技术应用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指南的编写工作。本指南共分13章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及实施原则;3、实施构架体系;4、前期策划与规划阶段;5、岩土工程勘察阶段;6、方案设计阶段;7、初步设计阶段;8、施工图设计阶段;9、施工准备阶段;10、施工实施阶段;11、竣工模型;12、运营维护管理;13、改造和拆除阶段。本指南由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指南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福建省建筑

3、设计研究院(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 录1 总则72 基本规定及实施原则82.1 基本规定82.2 实施原则82.3 应用模式82.4 实施组织方式92.5 应用方案92.6 实施方案93 实施架构体系103.1 BIM实施组织架构103.2 BIM实施参与方职责103.3 BIM参与方实施能力要求123.4协同实施133.5信息化建设143.6 BIM模型管理154 前期策划与规划阶段174.1 场地选址比选174.2 概念

4、模型构建和比选184.3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比选184.4 项目可研及立项比选195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195.1 一般规定195.2 基于BIM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平台应具备的条件205.3 基于BIM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建模216 方案设计阶段266.1 场地与规划条件分析266.2 方案模型构建276.3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276.4 设计方案比选286.5 项目各项指标分析286.6 建筑造价估算297 初步设计阶段297.1 参与专业模型构建307.2 各专业模型检查优化307.3 项目各项指标细化分析307.4 性能化分析317.5 建筑造价概算318 施工图设计阶段328.1 各专业模型构建3

5、28.2 机电管线综合检测优化328.3 空间净高检测优化338.4 虚拟仿真漫游348.5 项目各项指标复核348.6 建筑造价预算359 施工准备阶段359.1 施工BIM应用策划369.2 施工模型建构369.3 施工场地布置369.4 施工组织与方案模拟379.5 深化设计389.6 工程创优409.7 预制加工4010 施工实施阶段4210.1 技术管理4210.2 质量与安全管理4310.3 造价及成本管理4411 竣工模型4711.1 目的和意义4711.2 数据准备4711.3 操作流程4711.4 成果4812 运营维护管理4812.1 运营维护系统建设4812.2 建筑设备

6、设施运行管理4912.3 空间管理5212.4 资产管理5212.5 应急管理5212.6 绿色评价5313 改造和拆除阶段5313.1 改造阶段5313.2 拆除阶段54附表一:BIM应用实施项目信息化建设推荐标准55附表二:BIM硬件推荐配置表55附表三:BIM软件推荐配置表62附表四:基于BIM模型的设计阶段各专业性能分析应用63附表五:设计各阶段构件深度要求64附表六:专业BIM模型精度等级66 word完美格式721 总则1.0.1 为指导和规范福建省建设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应用,提高我省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物业、BIM技术咨询、软件开发等单位

7、的BIM技术应用及开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程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特制定本指南。1.0.2 本指南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应用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是福建省工程建设BIM应用实施的指导性文件。1.0.3 本指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尚应遵循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2 基本规定及实施原则2.1 基本规定2.1.1 BIM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以及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改建及拆除等各个不同阶段。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模拟、检测及性能分析,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1.2 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应保证项目

8、BIM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与工程项目相关BIM应用成果的知识产权受各参与方的合同条款保护。2.1.3 构件库是提高三维建模效率的基础,应注重通用标准构件库的建立和维护,构件和设备等生产厂商应提供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参数化信息模型。2.1.4 使用协调一致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设计和施工是发挥BIM 价值的关键,实施单位可将信息模型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并根据工作深度和时间对信息模型进行及时修正和深化。在施工阶段应建立信息模型和实物的测量和校正机制,保证信息模型的准确性。2.2 实施原则2.2.1 参与方职责范围一致性原则。各参与方对BIM模型及BIM应用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范围,应与合同规定

9、一致。2.2.2 数据接口一致性原则。BIM数据交换标准应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应保证不同参与方之间的数据信息可以实现无损传递,确保最终BIM模型数据的正确性及完整性。2.2.3 BIM模型维护与实际同步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建筑信息模型和相关成果应及时按规定节点进行更新,以确保建筑信息模型和相关成果的一致性。2.3 应用模式2.3.1 BIM技术应用模式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期中何种阶段应用BIM技术,可分为全生命期应用、阶段性应用、特定专项应用:1全生命期应用: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期BIM技术应用。全生命期包括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及拆除等阶段;2阶段性应用:选择建筑工程项目全

10、生命期中某些阶段应用BIM技术;3特定专项应用:选择建筑工程中特定专业和部位,专项实施应用BIM技术。2.3.2 在确定BIM应用模式后,可按本指南所列的对应技术要求实施,建立符合相应精度要求的建筑信息模型。鼓励企事业单位增加本指南以外的应用内容。2.4 实施组织方式2.4.1 BIM实施组织方式按照实施的不同主体分为:建设方BIM、参建方BIM和监管方BIM:1建设方BIM:由建设单位主导,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选择适当的BIM技术应用模式,完成项目的BIM技术应用;2参建方BIM:由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单位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应用BIM技术,完成自身承担的项目建设内容,辅助项目建设与管理。3

11、监管方BIM:各级政府监审部门:如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成项目的监审;2.4.2 BIM实施组织方式宜采用基于全生命期的监管方监审、建设方主导实施模式,以利于协调各参与方在项目全生命期内协同应用BIM技术。2.5 应用方案2.5.1 在应用BIM技术前,应制定项目BIM应用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阐述项目信息,包括项目位置、项目描述、关键时间节点;2制定BIM应用计划,明确BIM应用目的、应用模式和实施组织方式、确定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BIM应用技术点,及基于BIM技术的协同方法;3制定工程信息和数据管理方案,详细定义信息交换格式标准(包含统

12、一的建模标准、文档结构、命名规则、色彩规则、度量标准、同一坐标系统、软硬件条件需求等),并确定项目各参与方的要求、职责及权限分配;4明确不同阶段应用技术点的交付成果要求,含模型精度要求等。2.6 实施方案2.6.1 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单位应根据项目BIM应用方案,分别编制并落实项目BIM实施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BIM应用目标;2 BIM应用范围;3 BIM工作内容;4各参与方的团队配置要求;5各参与方协作分工、协同权限分配、协同机制与实施计划;6所需硬件、软件选型及版本、网络的基础条件;7各专业模型内容;8阶段模型精度及信息要求;9建模规则与信息交换要求;10项目成果交付要求

13、;11审核/确认:BIM模型和数据的审核/确认流程。3 实施架构体系3.1 BIM实施组织架构3.1.1 建设方BIM实施模式下的组织架构应满足下列要求:1建设单位应首先确定BIM应用模式及BIM总协调方;2建设单位宜建立BIM协同平台,项目各参与方应根据各自预设权限及标准在该协同平台下进行项目数据提交、更新、下载和管理等;3 BIM总协调方可由建设单位自行组建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担。3.1.2 参建方BIM实施模式下的组织架构应满足下列要求:1参建方首先确定BIM应用模式,并按规定履行其相应职责;2参建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BIM技术应用点,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3.2 BIM实

14、施参与方职责3.2.1 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确定BIM应用模式、应用目标、应用要求,并落实相关费用;2确定并委托工程项目BIM总协调方;3按项目BIM应用方案与各参与方签订合同;4接收通过审查的BIM交付模型和成果档案。3.2.2 BIM总协调方应履行下列职责:1根据项目要求制定项目BIM应用方案,并组织管理实施;2组织各参与方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项目BIM实施方案,监督各参与方执行,并贯彻实施;3审核与验收各阶段项目参与方提交的BIM成果,并提交各阶段 BIM成果审核意见,协助建设单位进行BIM成果归档;4根据建设单位BIM应用的实际情况,协助其开通和辅助管理维护BIM协同平台(包含权限的分配、使用原则的制定等);5为各参与方提供 BIM 支持。3.2.3 设计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根据项目BIM应用方案编写并落实项目设计BIM实施方案。配置BIM团队,并指定专人负责内外部的总体沟通与协调,组织设计阶段BIM的实施工作;2基于BIM平台完成本项目BIM建模及应用,并通过模型评审。确保成果符合实施方案规定的模型精度及建模标准要求;3使用BIM技术与项目各参与方进行设计交底并指导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