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126789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全国大纲版)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详解)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 至 4页,第卷 5 至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 I 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

2、共 30 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逾越(y) 鸟瞰(kn) 一丘之貉(lu) 栩栩如生(x)B.溃败(ku)凹陷(w ) 贻笑大方(y) 兢兢 业业(jng )C.咀嚼(z ) 桧柏(gu) 罄竹难书(qng)饕餮大餐(ti)D.觊觎(j) 攻讦(ji) 光阴荏苒(rn) 心怀叵测(p)【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 代汉字字音” 能力,多涉及多音多 义字、形声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字、形似字、难读字、 统读 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A 项

3、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不读“lu” (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o” (貉子, “貉”的统称),口语读音。B 项中“凹陷”的“ 凹”读“o”,属书 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 项“ 咀嚼” 的“咀”读“j” ,不读“z”(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义同“嘴” ,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 ”中的 “餮”读“ti” ,不 读“ti”(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D 项所有读音都正确,属于难读 字。【点睛】这个考点的难点在于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

4、这五个方面。识记读音首先要记忆“难读字” (往往只有一个读音),记熟了就排除这一类,统读字是把混乱的读音定型为一个读音,也可以归于这一类,如“呆板 ”的“呆” ,现在统读为“di”;其次是抓住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的意义来区分读音,同时还需要积累大量的汉语词汇,考试是用词语来考呀!总之,对于这个考点要采用一个总的原则音、形、义、词结合,除此别无他法。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 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

5、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这 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 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答案】A【解析】“繁文 缛节” 适用于交往 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 节过多,不用于撰写学术论文,属于适用对象错误;“趋之若鹜” 属于感情色彩有误,用于消极方面的聚集、集中之意;“不绝如缕” 指声音的延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 “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

6、下,不可阻遏,往往用于议论、演 讲、文艺创作等方面,符合句意。故选 A。【点睛】“成语 的正确运用 ”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年年都出,可 见高考语文试题的社会语言导向。现实社会中,成语的运用往往出问题,不是望文生义,就是不知出处、来源、适用 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对待成语的正确运用,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大原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B、历时 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

7、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C、失眠是指因睡眠 时间 不足、 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 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答案】B【解析】A 句“呈现出特色(特点)” 是一个标准句式,但是又与“ 有着特色(特点)”这 个句式相杂糅,只能用一个句式,根据整个句子的表意来看,应该用“呈现出特色(特点)” 这一句式。C 句“ 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

8、服的感觉”中“ 因”这个介词的使用造成了“缺主语” 的毛病,去掉 “因” 即可。D 句逻辑有问题,属于“ 表意不明”,究竟是想说“ 教风、学风” 呢?还是想说“经典诵读活动要在中小学抓紧抓好”呢?实际上是犯了表意上“ 模棱两可”的错误。这个句子是一篇缩微议论文,从议论文角度来看,是旗帜不鲜明。【点睛】语病的辨析与修改是高考语文试题年年必出的一个版块。要养成良好的语感,迅速辨别出语病,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语文老师在内)来说,都是一个难点,是最能反映语文学习成果、语文基本能力的经典性题目。要形成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在长期的说话、写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逻辑(语意)和结构(形式)两个

9、大的方面来衡量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对六种主要语病熟练把握,并能在实际运用中迅速辨别;除此而外,还有啰嗦、重复, “的”字运用,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使动句运用,复句运用等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还可能涉及到修辞。从广义的语言运用来开,锤炼词语和选用句式都是修辞,只不过这属于消极修辞罢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脚踏 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

10、念过去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如果 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B. C. D. 【答案】C 特别说明,此题高考答案有误(所谓的标准答案为 D)。请看下面解析【解析】排列句序题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经典性题目,这种试题实际上是“微型写作 ”,是写作考查的“ 短平快”。 “短平快”自然有它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偏重于逻辑思维(表意)考查,当然也可能涉及语段的修辞、句式、语言特色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的明确性、层次性。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语段是经过润色后形成的,语言运用修改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得不错,但是整体逻辑出现

11、了问题(就设置答案来说),若这样出题,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混乱;不知道多少老师要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给学生讲题,自己又不做思考,照本宣科,或者硬往答案上套,最后以己之混混,焉能使学生昭昭!下来我们在看本语段的大的逻辑思维以及层次本段文字主要论述昨天、今天、明天, 观点是“ 经营好今天是关 键”这是每个学生都能看出的。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先从今天说起,这是必然的,因为 作者要强调的是“今天”;紧接着自然要论述的就是“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已经难 以决定其好坏(出题人润色文段时略去了这层意思,这是造成设置答案时逻辑混乱的关键!),走向明天才是人生的大方向,而要走向辉煌的明天,

12、就必须经营好今天;最后再论述不能“总 是站在今天望明天”,实际上强调的依然是“经营好今天” ,文路至此,自然接住了结尾一句 话,突出了中心。 (要说明的是,这样 的逻辑层次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而给出的答案确违背了这一规律,不能不说是高考试题对广大学生的一大误导!)再看看文段的“文理” 即语言运用的内在 规律,主要体现为虚词、关联词语 的“ 焊接作用”。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这一句排为第一句,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看得出来,但是按照给出的答案往下套,学生就傻眼了,答案既不符合逻辑事理,也不符合“ 文理”。这一句中既然有“ 接力 处” ,下句自然就要顺着这一比喻来论述,那么紧接的句子就应该是“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 辉煌的明天” ,从逻辑事理来看,接力之后自然是“ 向前”,怎么会“ 向后”呢?解析至此,答案自明 中国校长网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矣!【点睛】“排列句序 ”实际 上就是写作,只不 过是“微型写作” 而已。既然是写作,就得以写作的规律对待之。首先要弄清文段的性质(即文体),然后在文体大语境的指导下,再注意“事理”“文理” ,还要注意文段相应的修辞、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做到 这些, 这种试题的解答就变得比较简单了。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