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26570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减小2. 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N+HeO+H中,n的数值为()A. 18B. 17C. 16D. 83.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2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周期为4sB. 这列波的振幅为6cmC. 此时x=4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D. 此时x=8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4

2、. 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通过理想电流表接在一交流电源的两端,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副线圈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及阻值R=10的负载电阻。已知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为20VB. 电流表的示数为0.28AC.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80WD. 通过电阻R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5.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金属棒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B均匀增大时,金属棒ab中的电流增大B

3、. 当B增大时,金属棒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bC. 当B减小时,金属棒ab中的电流一定减小D. 当B不变时,金属棒ab受到水平受向右的静摩擦力6. 如图所示,是一种清洗车辆用的手持式喷水枪。若已知水枪口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设水以恒定的速率v源源不断地从枪口喷出,关于水枪工作时功率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与S成反比B. 与v成正比C. 与v2成正比D. 与v3成正比7. 某同学将一毫安表改装成双量程电流表。如图所示,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定值电阻,且R1=5,R2=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24m

4、AB. 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25mAC. 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4mAD. 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8. 瑞典皇家科学院2018年10月2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阿什金发明的光镊工具能够“夹”住微小如原子、病毒以及活细胞等物体。穆鲁和斯特里克兰发明了“啁啾(zhuji)脉冲放大”技术。“啁啾”出自唐诗“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南北飞”,形容鸟的鸣叫。“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其原理为:将一段短脉冲在时域上展宽,然后放大,再进行压缩

5、。此项技术已经成为高强度激光的标准,应用于众多领域。则下列关于激光的说法合理的是()A. 某激光器产生超短脉冲时长为2.010-13s,能量为1.0J,则此激光超短脉冲的功率为5.01013WB. 短脉冲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测得在该时间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激光测速选取的时间间隔越长,测得物体移动的瞬时速度越准确C. “啁啾”来源于鸟鸣,意即频率变化,“啁啾脉冲”技术中的短脉冲激光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利用光学镊子捕获活体细菌时,红外激光光镊比绿色激光光镊更容易杀死活体细菌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9. 某

6、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先将小球1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另一小球2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静止,让小球1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且与小球2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A、B、C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实验中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1)在本实验中斜槽轨道_(填选项前的字母)A必须光滑B可以不光滑(2)实验中应该选择两个合适的小球进行实验。两个小球的半径_(填“相同”或“不同”)应该选择下列哪组小球_(填选项前的字母)A两个钢球

7、B一个钢球、一个玻璃球C两个玻璃球(3)斜槽末端没有放置被碰小球2时,将小球1从固定点由静止释放。若仅降低斜槽上固定点的位置,那么小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将_(填“改变”或“不变”),若仅增大小球1的质量,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从斜槽末端飞出,那么小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将_(填“改变”或“不变”)。(4)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使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小球碰撞前与碰撞后的速度就可以用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来表示,其原因的是_A小球都是从同一高度飞出,水平位移等于小球飞出时的速度B小球都是从同一高度飞出,水平位移与小球飞出时的速度成正比C小球在空中的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而且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5

8、)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B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C小球1的释放位置到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hD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6)斜槽末端没有放置被碰小球2时,小球1的落点为B点,放置被碰小球2后,小球2的落点为C点。假设两小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试论证:当小球1碰后的速度方向未改变时,C点必在B点的前方。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0. 如图所示,BCD是半径R=0.4m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D是轨道的最高点,光滑水平面AB与圆轨道在B点相切。一质量m=1kg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点。现用F=8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物体上,

9、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外力F,之后物体沿BCD轨道运动。已知A与B之间的距离x=2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恒力F做的功WF;(2)物体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vD;(3)在D点轨道对物体的压力大小FN。11. 如图甲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倾斜光滑导轨上,水平放置一根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导轨下端与一电源和定值电阻相连,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定值电阻的阻值均未知。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也未知。已知导轨宽度为L,重力加速度为g。(1)若断开电键k,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导体棒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多少?(2)若

10、闭合电键k,导体棒ab恰好在导轨上保持静止。由b向a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如图乙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此时导体棒的受力图,并求出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3)若闭合电键k,导体棒ab静止在导轨上,对导体棒ab的内部做进一步分析:设导体棒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导体棒的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a请结合第(2)问的结论和题目中所给的已知量,推理得出每个电子受到的磁场力是多大?b将导体棒中电流与导体棒横截面积的比值定义为电流密度,其大小用j表示,请利用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密度的定义推导j的表达式。12. 牛顿说:“我们必须普遍地承认,一切物体,不论是什么,都被

11、赋予了相互引力的原理”。任何两个物体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引力,都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F万=G计算,而且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势能,若规定物体处于无穷远处时的势能为零,则二者之间引力势能的大小为Ep=-G,其中m1、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指的是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G为引力常量。设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质量为M,半径为R。(1)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2)为了描述电场的强弱,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请写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请在引力场中建立“引力场强度”的概念,并计算该星球表面处的引力场强度是多大?(3)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12、是多少?(4)如图所示是一个均匀带电实心球的剖面图,其总电荷量为+Q(该带电实心球可看作电荷集中在球心处的点电荷),半径为R,P为球外一点,与球心间的距离为r,静电力常量为k。现将一个点电荷-q(该点电荷对实心球周围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从球面附近移动到p点,请参考引力势能的概念,求电场力所做的功。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物体的内能变化不仅与物体吸热或放热有关,还与做功有关,因此只有吸热或放热,没有说明做功情况,无法判断内能变化,故A错误;B.物体的内能变化不仅与物体吸热或放热有关,还与做功有关,因此只说明物体对外做功,没有说明吸放热情况,无法判断内能变化,故B错误;CD.随着物

13、体温度的升高,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温度是分子热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由这些知识分析。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只说明其中一种方式时,无法判断内能变化。2.【答案】B【解析】解:核反应的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可知:n=14+4-1=17。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判断n的个数。该题考查常见的核反应方程,牢记各常见的核反应方程即可正确解答。3.【答案】A【解析】解:A、由图可知波长为8m,则由v=可知T=4S,则A正

14、确B、由图可知振幅为3cm,则B错误C、此时x=4m处的质点速度最大,则C错误D、质点要运动到它前面点的位置,则可知此时x=8m处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则D错误故选:A。由波的图象读出振幅和波长,由波速公式v=算出周期。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根据质点的位置分析质点的速度。根据波的图象读出振幅、波长、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加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等,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4.【答案】A【解析】解:A、原线圈两端电压U1=V=200V,根据变压器原理可得副线圈两端电压U2=20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故A正确;B、副线圈的电流强度I2=2A,则原线圈的电流强度I1=0.2A,故

15、B错误;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P=U2I2=40W,故C错误;D、通过电阻R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50Hz,故D错误。故选:A。根据变压器原理可得副线圈两端电压和原线圈的电流强度;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计算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根据频率和周期的关系计算通过电阻R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变压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变压器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在只有一个副线圈的情况下的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知道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且相等。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理想变压器在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同时,不改变功率和频率。5.【答案】B【解析】解:A、由于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不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S得,感应电动势恒定,则ab中的感应电流不变,故A错误;B、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得,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