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5045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文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我读路易斯康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9级建筑学 何安祺 2009020142这个男人,神秘、富有诗意,多情又浪漫,才华横溢。 “Between the idea And the reality Between the motion And the act Falls the shadow.”这首小诗来自于约翰罗贝尔的静谧与光明一书,其中引用了康的一首诗。就像书里引用的这句诗一样,康是充满矛盾的人。他太过于强大了,他的建筑和他本人,都成为了一种精神,给我带来感动。 路易斯康这个4岁随父母从爱沙尼亚迁居美国的犹太人,其貌不扬,年幼时脸上烫伤的疤痕伴随他终生,加之不善交际,致使他

2、没有通过杰奎琳肯尼迪的“面试”,在大项目上败给了衣冠楚楚、善于交际的贝聿铭;大器晚成,五十岁以前,别人都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年届六十,他为宾州大学设计的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忽然被人奉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佳作;命运多舛,虽然成了名,却因工作缓慢项目寥寥,印度、巴基斯坦客户的毁约又导致他背负重债,不久,他在纽约中央车站的洗手间里,死于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尸体两天无人认领。当一切似乎都画上句号之后,2004年,他的私生子纳撒尼尔康拍摄了名为我的建筑师:一个儿子的追寻旅程这样一部纪实电影,人们才知道,路易康,长时间地,在三个家庭之间周旋作为建筑师的康,作为父亲的康,重新在公众的视野里出现。 在现代建筑史上,路

3、易斯康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师。他改变了现代建筑由其几何形体带来的生冷感,在静谧和光明之间寻求一种“道”(或者我们理解为秩序,order),赋予普通的材料触感和视觉效果。康的建筑在光影之间产生了令人愉悦和惊奇的诗意,反而却像是它们已经恰如其分地在那里很久了,与周边很好的融为一体。相比之前的现代建筑师们,我认为康更强调“人性”,更全力的在表达人性,他留下的那些为数不多的建筑,也都验证了这一点。 在康的作品之中,我最欣赏的是金贝尔艺术博物馆,我觉得它是那种带有古典味道的现代建筑。之所以欣赏,并不是因为我能很好的读懂、理解它,相反,我是在一种缥缈的意识下去读它,把康的建筑当成是一种精神性的、永恒的

4、东西来看,因为,有些东西似乎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建造背景: 时间:1966年-1972年 地点: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市 概况:金贝尔既是一位工业家也是一位收藏家。金贝尔在沃思堡市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并把他的收藏品和财产捐给基金会来建造一个收藏馆。他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1966年由基金会选出的博物馆执行官理查德布朗博士决定委托康来做设计。金贝尔博物馆在1966年就开始设计,但一直到1969年中期才开始破土动工。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灵感与构思: 从Google earth中截取的一张俯视图(图像资料表现的时间为2011年6月13日)。 一

5、开始的方案构想,康是在一个完整的开放庭院上放了很多方形的体块,组成一个较长的长方形;第二个方案,是一个“H”形平面,两边也是有矩形的物体,夹着中间的功能块,再过度到室外的庭院;第三个,也是最终,康选择了“U”形平面,或者说是个倒立的“凹”字。 构思草图(灵感来源于罗马式建筑) 总平面 建筑环境分析: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位于一个绿树成阴的公园内。建筑平面呈一个倒立的“凹”字形。其西面开口朝向公园绿地。凹字形平面凹进去的入口部分铺满沙砾。平面上看,建筑物上方是一片棋盘式的小树林,就好像是公园的绿化嵌入了博物馆之中,公园与博物馆两者的环境浑然一体,相互贯通,博物馆仿佛天生就是长在那里的。然而,树林下的

6、沙砾铺地却又不同于周围的公园草坪,它似乎带有导向性,暗示着这里已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广场,公园内的步行观众由此可以抵达博物馆入口。建筑平面分析:入口前棋盘式树林 博物馆 公园绿地南侧下沉广场 水池 北侧下沉广场 停车场平面形态分析: 从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平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平面采用一种轴线、对称式的统一韵律,平面形式和内在空间关于此轴线呈平衡的方式排列,有点类似A+B+A的模式。且统一的圆弧形的拱,在平面上造就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使得主题元素重复、交替的出现,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建筑体块似乎在微妙的波动。 这种简单而稳固的秩序让人感到喜悦和惊奇。功能与流线介绍:一层平面敞廊 .入口 .门厅 .展厅

7、 .售书 .报告厅 .室内庭院“光井” .厨房 .图书室主要功能空间: 流线示意:地下层平面门厅 .管理 .储藏 工作间 研究室 讲堂 机房 画廊 采光井主要功能空间: 流线示意:(自己手画)外部造型分析: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呈倒立的“凹”字,外部较为严谨、对称,康用较为洗练的手法来处理建筑秩序的问题。形式上可以说是个A+B+A的格局。 从远处看,博物馆像是由三组连续平行的圆筒状谷仓排列组合而成。谷仓的上半部分是拱壳,每个拱壳米x30米。下半部分是矩形。连续平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却带有张力。带给人力量的美。建筑材料分析: 从这些立面和细部材

8、质中(下页的图),可以发现,康重点运用了灰白色的现浇混凝土、米灰色的天然钙化石类似物和橡木。 这些素雅、低调的物品都是他的常用材料。康认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像混凝土、变质板岩、橡木这些材料,它们都不至于太粗糙,在浅色的外表下,能够给人不一样的触感,并结合太阳光的照射作用,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 且我认为,随着时间的积淀与环境的呼应,使得材料能透出一种“气质”,带有浓厚的“古典的现代感”。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经过洗礼,与周边的环境和场地能更好的融合,更具整体性。比如下图中的混凝土与橡木与、变质板岩与水,混凝土与玻璃等等。展现出康的建筑带有强烈精神性的一

9、面。空间品质分析路易斯康与光: 一些读过康的书或者谈话的人们,认为康说的不是建筑理论,而是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康的作品似乎常常伴有自成一格的理论作支持。他的理论,既有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又揉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我在文中一直提到的,康的建筑带有精神性的一面。他通过一系列主题:“喜悦”、“惊奇”、“领悟”、“学习”、“秩序”、“光”、“独一性”、“空间与结构体”等等,试图建构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而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是以建筑作为媒介的。这里没有理论,因为他大概反对理论,他试图寻找一种属于永恒的事物光。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了一个0.9米的通长

10、天窗。天窗下面的铝制穿孔使反射板顶棚呈现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室内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让光线从外面蔓延进来。这给略带硬朗的建筑增添了一分轻柔,又使拱顶产生一种悬浮感,室内空间也因此而显得生动。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由此而消除了疲劳。大师在细部: 小结: 建筑中的元素,在康看来,已然不只是建筑,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片段,是我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和光与影有关的)都成为了我心中隐藏的“静谧”的一种窗口,从中我窥得内心的片段。 康认为伟大的建筑开始于对非度量的领悟,然

11、后把可度量的当作工具去建造它,当建筑物完成,它带领我们回到当初对非度量的领悟中。 康生活的时代背景充满怀疑,当人们都在慌张地反对且藐视一切的时候,他选择了看上去不太相同的另一条道路。笼统地说,那就是他选择了永恒。他选择探讨万物的规律与本源。他的成功,无论是艺术上或是对后世的影响,都正好从侧面告诉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不管他认定的“永恒”是否存在,在艺术上他确实震撼并感动了人们。他试图让人们相信,我们的直觉与生俱来,不会改变,也不应该去改变。我必须承认:他的作品把我感动得“惊慌失措”。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他的建筑和他的精神正在消失。从他死去40年后的今天看来,我们恐怕很难寻找

12、到康这样让人感动的建筑师。如果说,还有人在和我们生活的社会进行搏斗的话,他们也无力去构建什么信念了。康是一道绝响,从此世界开始变得失控与混乱。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人看来,康的作品就像是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一样。噢,不!是人类存在以前的某种未知文明,可望而不可及。 当下,全球的建筑界都流于浮华,建筑师像娱乐明星一样炒作自己,制造爆点,于是,哲学、世界观成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标签,剖析社会的怪异,以此为噱头去设计怪异以致恐怖的建筑,将刺激代替了美。几年以来,被人谈论最多的建筑无不张牙舞爪,巨大的、扭曲的结构,带出神飞魄散之感,建筑的外形和色彩也逐渐趋向于依赖夜间的LED灯,制造不可靠的幻梦。这些建筑,不再存有任何“静谧与光明”的可能。设计者追求的,可能不再是建筑精神,而仅仅是一种流行的形式。所谓的“道”,也就破散了。参考资料:https:/www.kimbellart.org/index.aspx (museum info).专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