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2896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2016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殉职(xn)狭隘(y)隐秘(m)战战兢兢(jn)B坍塌(tn) 喧腾(xun) 瞬间(shn) 拈轻怕重(nin)C热忱(chn) 废墟(x) 淫慢(yn) 刨根问底(po)D纯粹(cu) 呼啸(xio) 琢磨(zhu) 瞻前顾后(zh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酬劳硬朗派谴鄙薄B滚烫溜达水渠微簿C抽泣帐蓬慷慨佩服D枯干痴想奢望滑稽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王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的师傅对

2、他很欣赏。B因为下雨的缘故,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显得冷冷清清的。C他心思缜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未出过纰漏。D两年前在山上遇险的经历,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大约五十多岁了。B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C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D杰里既关切又无可奈何地看了看我,然后跟着他们下山了。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B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C“嘿!”内德说,“我们好久没有爬山了。”D“如果你不想走了,就在那儿待着吧。”一个

3、伙伴嘲笑我说。6下列各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英国作家、电影编剧B纪念白求恩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C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D诫子书诸葛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7古诗填空。(6分)(1)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2)岐王宅里寻常见,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 (子张)8综合性学习。(8分)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

4、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探究结论:_。 (2)学校准备举行

5、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_。 (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不少于20字。)(4分)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你的帖子:读书可以_。二、阅读理解(44分)(一)(15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6、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 ( )(2)险躁则不能治性 ( )(3)年与时驰 ( )(4)将复何及 ( )10解释一词多义。(4分)(1)日(2)去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1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请写出来。(50字以内)(3分)_ (二)(14分)平淡的隽永悼丁聪先生陈四益不设灵堂,不作告别,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就是这平淡,才显出了隽永。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活在亲人们、朋友们、读者们的心底,才是真寿者。 静静地离去 丁聪先生去世的消

7、息,毫不令我意外。他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十天前,丁太太打来电话,说这一次恐怕比较“麻烦”。我懂她的意思。多少回,他大难不死,虽有凶险,终于化险为夷。但这次,一直高烧不退,结果实难逆料。丁先生和丁太太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从不愿麻烦别人,也从不肯做劳师动众的事情。丁太太说,如果丁先生这次在劫难逃,也不打算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怀念他,就请好其书,好其画,从而想见其人。老朋友,大多已届高龄,大热天往返劳顿,于生者有伤,于死者何益?一动不如一静,或可写一些文字,留下他生活的痕迹,留下一片情谊。至于一群不相干的人,行礼如仪,鞠躬如也,了无意趣。 人生如寄。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存留在这个世上的,

8、也不过是短暂的过客。谁都会有归去的时辰,即便现在烈火烹油,势焰熏天,就算留下一座巨大的坟茔,一处高耸的墓碑,甚至营造起宏伟的殿堂,并不能为他的生存再添辉煌。我活过,我做了,我无愧,这就够了。何必管那些身后的哀荣。这是人的睿智,也是经历了曲折人生的彻悟。 命运的捉弄 丁聪出生于画家之家。父亲丁悚是海上名家。丁聪从小喜欢画画,可是,父亲却坚决反对他走上绘画的道路。没想到父亲的坚决反对,反倒促成了丁聪学画的决心。 丁聪提着画笔走上了抗日的战场,提着画笔参加了反独裁、争民主的战场,他甚至进了被通缉的黑名单,不得不逃亡香港。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他欢天喜地庆祝“解放”,热情洋溢投入新社会的建设时,却

9、忽然变成了“人民的敌人”,被发往北大荒,丢下了结婚一年、刚刚生下“小小丁”的太太。他到老也不曾明白凭什么落下来这个罪名,但是他不曾颓唐。他说:“我还是要画!” 戴在他头上的“右派”帽子摘掉了,他回到了北京。他满以为从此就“回到了”人民的队伍。但他很快发现,无形的帽子仍高悬在他头上。果然,一到“文革”,他又被一顿“横扫”,劳动改造去了。他在“干校”养猪,以为不再有重操画笔的希望。可他万万不曾料到,竟会有那一声惊雷,刺破长空。他终于放下了喂猪的料勺,又拿起了画笔。他还是要画,只要一息尚存。犀利与宽厚 丁聪是和气人,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但骨子里却刚直不阿。 “反右”的时候,要他检举一位朋友的“反

10、动言行”,他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丁先生听后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年,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就在鼓励告密的时代,他仍坚守着做人的底线。 丁先生生命的最后两年,最遗憾也最痛苦的,是他已无法作画。常坐轮椅,反应也不如先前敏捷,但他谦和仁厚风趣之性不改。 每次见到他,都能感觉他拳拳的情意,也总是叹息自己的无力,既不能纾解他的病痛,也不能给他什么宽慰。幸好我同他合作的全部作品四卷五册,已在他生前结集印

11、出,书名都是他亲笔题写。开作品研讨会的那天,丁先生大病之后,仍兴致不减为每位到会的朋友在书上签名。遗憾的是书已出版三年,稿酬分文未付。合同俱在,出版社的爽约令我无颜面对常年卧病的丁聪先生。丁聪先生的去世,使我背负了沉重的、无法偿还的感情债务。13选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_14文中说“丁聪先生去世的消息,毫不令我意外”作者为什么不感到意外?(2分)_15阅读选文“命运的捉弄”一节,作者举了哪几件事例来阐明“命运的捉弄”这一中心?(4分)_16通读全文,说说丁聪先生具有怎样的人品。(2分)_17选文的三个小标题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_(三)(15分)人的一生应是奋斗的一生俞敏洪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那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