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2871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2018082102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双十中学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髙二暑崩第一次考试学年髙二暑崩第一次考试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本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说明 请把 卷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把 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直接 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I 卷 选择题 50 分 本卷共 40 题 毎小题 1 5 分 共 60 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 题意要求的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 P 地位于 X 地的方向是 A 南方 B 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2 从 X 地向东到 P 地经过 A 西 东两半

2、球 B 西半球 C 东半球 D 东 西两半球 地震波测量走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 图甲为 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 时距曲线表示 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用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 图 某次地震时 M N 0 三地震台站测 得不同的震中距 并以此为半径作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圈 如图乙 图丙为地震示意图 读 图 完成 3 5 题 2 3 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A W1 B W2 C W1 和 W2 皆可 D 两者皆无法通过 4 若 M 台站测得纵波 横坡时距差为 6 分钟 则 M 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 3 000 km B 3 500km C 4000 km D 4 500km 5 依据 M N Q 三地震台站测得

3、的震中距判断 此次地震距中位于 A B C D 读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 回答 6 7 题 6 表示班运作用的是 A B C D 7 表示形成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 B C D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距离地面 的垂直距离 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完成 8 9 题 A B C D 9 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上升 D 断裂下降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 读 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0 11 题 10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

4、行地膜覆盖 可有效地提高地温 保障 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其主要原理是 A 减弱了地面辐射的支出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1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里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 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减弱地面辐射 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 降低地温 3 C 反射太阳辐射 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 增加地温 读某小区域地形示意图 图中等高距为 100 来 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 据此完成 12 13 题 12 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 米 B 230 米 C 340 米 R420 米 13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 米 B 3

5、10 米 C 360 米 D 410 米 读 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完成 14 15 题 14 不论降水最多塞 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 其主要原因是垔季 A 西风带北移的影响 B 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 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15 海螺沟的夏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 影响海螺沟夏湿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势高低 如图是北欧大陆 400 N 500 N 四地 1 月和 7 月气温距平值 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 差 和降水距平值 该地峰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读图回答 16 17 题 4 16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热量充足 降水丰富 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 地夏季光热充足 雨热同期 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 地夏季高温多雨 光照充足 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 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 农业气象灾害少 17 上述四地中 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 B C D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 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 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 流流量变化曲线 b 读图 完成 18 19 题 18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a 中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19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主要是因为甲 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游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7、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冰雪覆盖 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 克林调查发现 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 往 返航程消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 成 20 21 题 5 20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 附近 B 附近 C 附近 D 附近 21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 返时间不同车要受 A 海浪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风的影响 D 寒流的影响 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 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 读图回答 22 23 题 22 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和风向的 代表字母依次是 A abed B abdc C bade D cbad 23 图

8、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A a d B c d C a c D b d 读图所示 完成 24 25 题 24 图中方框分别表示 a 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B 降水增加 c 空气湿度增大 d 地面植被覆 盖率增加 图中方框数码 abed 对应的排序正确的是 A bade B cbad C adbc D acdb 25 框图反映的主题是 A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自然界的水循环 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 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 26 27 题 6 26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 主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B 耐涝 C 抗病虫害 D 占

9、耕地少 27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28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 主要是因为该地 A 光照强 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小 降水多 C 降水少 地形平坦 D 绿洲广布 土壤肥沃 读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人均工资的变化 以及甲 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 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图 完成 29 30 题 29 由图 3 可以推断 该区域 A 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1 T2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0 T1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80 甲 乙两类企业相比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

10、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科隆群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 的地理位里 读图 完成 31 32 题 7 31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厲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 B 远离大陆 C 构造运动强烈 D 地形复杂 32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蚊蜥的共同家园 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读某岛的地理位里 完成 33 34 题 33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 主要是因为 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控制 A B C D 34 下列农

11、业生产类型中 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某年国内游客流量变化 读图完成 35 36 题 8 35 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 新猫 B 海南 C 西藏 D 内蒙古 36 关于该省级行政医游客流量的变化原因分析 错误的是 A 因为天气闷热 4 10 月份游客偏少 B 避寒条件好 11 月 次年 3 月份游客最多 C 台风带来降温 7 8 两月游客增多 D 黄金周 效应 10 月份游客增多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 下图示意全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 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 读 图完成 37 38 题 37 设雪线高度为 3km 的

12、纬线平均 气温为 T 年降水盘为 P 则 A T 10 P l20mm B T 10 P 40mm C T 18 P 120mm D T 18 P 40mm 38 全球气候变暧 可能导致 A 全球爆发淡水危机 B 高纬农区单产提高 C 作物种植北界北移 D 低讳高山雪线降低 下图示意我国 1978 1996 年人口重心迁移情况 读图回答 39 40 题 39 1978 1996 年 我国人口重心的迁移方向是 A 向东北 B 向西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 40 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可能是 A 经济发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B 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快 C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矿业基地 D 生

13、活水平提高 平均寿命长 9 II 卷 综合题 40 分 本卷三大题 共 40 分 41 12 分 阅读我国某地区的 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 回答有关问题 1 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 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 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性 2 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 和 其对应的主要补给水源别是 3 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发达的地区 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6 分 42 14 分 河流的慢蚀 沉积及沼泽的吸收 附 影响河流泥沙 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貭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 与水温共 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 15 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 冻土 发育 沼泽广布 1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 而那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8 分 2 通常 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 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 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6 分 43 14 分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 2009 年 经济发达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 约 640 平方千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 地形单调 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 岛上河流 最长不足 16 千米 图 1 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 图 2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0 1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 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8 分 2 请你为该国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工程性措施 并说明理由 6 分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