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2791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合肥九中合肥九中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8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1 5 5 分 分 共共 5151 分 分 读 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图中 a b c 示意该地区 1930 年 1970 年和 2010 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据此回答 1 2 题 1 图中表示 1930 年 1970 年和 2010 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A a b c B b a c C a c b D c b a 2 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

2、征是 A 劳动力过剩 B 自然增长率上升 C 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D 人口出生率较高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对社会 经济 生态 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此回答 3 4 题 3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 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B C D 4 一般而言 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 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 人口密度 B 人口容量 C 人口构成 D 人口素质 下图为 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总数的统计图 不计人口的机 械增长 读图回答 5 6 题 5 根据统计图 下列判

3、断正确的是 A 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B 宁夏死亡率最高 C 上海死亡率比北京高 D 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 6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西藏 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 北京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 D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 下图为 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 据此回答 7 8 题 7 图中曲线能反映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是 A B C D 8 1982 年以来 图中 曲线开始逐渐下降 主要原因是 A 新出生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B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C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本省人口出现负增长 D 家庭婚育观念不

4、断改变 下图为 1982 年和 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 回答 9 10 题 9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 2009 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 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09 年的低 C 1982 年的 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 2009 年的高 D 1982 年的 20 24 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 2009 年的多 10 与 1982 年相比 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表明 25 5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下图示意某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平均人

5、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 1 300 万 据此完成 11 12 题 3 11 20 世纪 90 年代和 80 年代相比 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12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下图为 某国 1960 2060 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 读图完成 13 14 题 13 该国可能在 A 1960 年净增人口最多 B 1980 年人口增速最快 C 2010 年老龄人口最多 D 2037 年人口总量最大 14 该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为 A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

6、生率 较低的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D 较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下图为 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 15 17 题 15 丙功能区是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化区 16 该城市 A 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 B 最适宜在 6 8 km 处设置绿化防护带 C 4 6 km 处为工业集聚中心 D 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 17 甲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口数量变化是 4 读 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完成 18 19 题 18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建筑物高度由中心区向外递增 B

7、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 C 东北 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 D 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19 从热力环流的角度 判断乙处近地面 最有可能的风向是 A 偏南风 B 偏西风 C 偏北风 D 偏东风 读 2000 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图 表 完成 20 21 题 注 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生 的 GDP 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20 根据图中信息 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 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 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 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21 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 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 与其相关的

8、因素是 A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第一产业发达 C 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 城市化水平较高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 90 m 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 城市个头 2011 年香港和重庆 城市 个头 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 22 23 题 22 香港 城市个头 比重庆高 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 洪涝灾害更少 B 淡水资源更多 C 经济水平更高 D 土地成本更低 5 23 近年来重庆 城市个头 不断长高 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 节约建筑用地 B 缓解交通压力 C 降低建筑能耗 D 扩大用地规模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 下图是 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 示意图 读图回答 24 25 题

9、24 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 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 晴天正午时 热岛强度最大 D 晴天时 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25 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城市绿化越好 热岛强度越高 B 上午 8 时的峰值与人流 车流高峰期有关 C 地势低洼的地区 热岛强度较小 D 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读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 回答 26 27 题 1970 年 2002 年 项目 国家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人均 GDP 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人均 GDP 美元 9 69 13 114 41 282 74 6 777 89 1

10、 912 89 15 625 71 4 861 76 23 180 71 1 916 77 29 486 26 在 30 多年中 上述五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A B C D 27 国与 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说明 A 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其他三国少 C 国为发展中国家 D 国人口增长率比其他三国低 某城市东西相距 25 千米 甲 乙 丙 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下图为 该城市 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 28 29 题 28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29 若甲 乙 丙 丁为四个功能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A 甲区人口密度小 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乙区土地价格高 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 人口密度大 D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 土地价格低 30 广东 云南均是我国农作物种类丰富 的地区 决定广东 云南农作物种类较多 的因素是 6 A 海陆位置 热量 B 降水 地形 C 纬度 气候 D 纬度 地形 读下列四幅图 完成 31 32 题 31 四幅图表示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 温度 地形 水源 土壤 B 光照 土壤 地形 水源 C 湿度 土壤 地形 水源 D 通风 地形 水源 土壤 32 图 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 A 北京市郊区 B 河西走廊 C 三江平原 D 南

12、疆盆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 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据此完 成 33 34 题 33 一位农民说 如果能卖到 4 000 元一千克 我能在 北京种出柑橘 从这句话可看出农业 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 A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B 城市化发展的程度 C 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 D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34 事实上 在北京种出的柑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这是因为 A 北京种出的柑橘不适宜食用 B 投入多 生产成本过高 C 人们不喜欢吃柑橘 D 北京人不善于经营农业 二 综合题 二 综合题 3 3 小题 小题 共共 4949 分 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分 请在

13、答题卷上答题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5 结合以下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 材料一材料一 2011 年 4 月 28 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本次 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 1 339 724 852 人 不包括港澳台 十年间增加了约 7 390 万 人 增长 5 84 年平均增长 0 57 比 1990 年到 2000 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 0 5 材料二材料二 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7 材料三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 我国开始进入 人口红利 期 人口红利 指的是在一个时 期内 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 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四材料四 我国

14、总人口性别比 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已经由 10 年前的 106 74 下降为 105 20 而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 达到了 118 06 1982 2010 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折线图 材料五材料五 2010 年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 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 趋势 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 等三大高峰 2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 人口红利 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2015 年前后 我国达到 人口红利 高峰 人口红利 期结束后 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3 材料四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4 根据

15、材料五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 8 36 阅读材料及全球人口增长预测示意图 回答问题 17 分 材料材料 2011 年 10 月 31 日 地球人口达到 70 亿 印度人口将在 2025 年超过中国 1 根据全球人口的增长趋势 在今后几年内 人口增长趋势呈现出的特点是 2 在世界人口最多的 5 个国家中 A 为 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B 为 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于 3 依据图中的信息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生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 B 新生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大洲 C 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

16、的排序与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排序相同 D 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的大小与其人口基数密切相关 4 人口统计学家指出 当今全球人口增长有两个特点 一是欧洲新增人口少 二是发展中 国家人口增长快 你认为欧洲与发展中国家各会产生怎样的人口问题及影响 应对的措施分 别是什么 37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7 分 1 城市 A 与 B 相比 形成较早的是 理由是 城市 B 与 C 相比 形成较早的是 理由为 2 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 则与 C 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A 株洲 B 武汉 C 九江 D 天津 3 C 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是 4 在 C 城市的 四处 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 处 原因是 9 10 参考答案 ACDBCACDBC BCDBBBCDBB DADCCDADCC ABCDBABCDB ACADBACADB BCBCDBCBCD AAABAAAB 35 15 分 1 现代 增长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老年人口 5 分 2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2 分 3 性别比例失调 偏高 升高 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 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定 并 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