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17486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Word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而烦地鸣喇叭、闪灯、吗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怒路症”。消除“怒路症”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 B. C. D. 【答案】B【解析】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的原因在于,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

2、天自觉培养,同时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但并不会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选项观点与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选项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

3、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2. 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做“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 B. C. D. 【答案

4、】B【解析】材料中的文化字眼折射出了人们的政治地位差别,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不选;古代人们用服装文化字眼来表明人们政治身份地位的不同,这折射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3.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伦理。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或决定人的一生。这是因为家风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家风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家风总是以优良的家教家

5、训等方式作为传播载体家风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说法错误,家风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家风是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正确,家风不一定都是优良的,说法错误,家风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说法正确,答案为D。考点:文化的作用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需要考生明确家风是一种文化,有双重性。4.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

6、乡音不改鬓毛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对故乡的思念和留恋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说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5. 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开播以来

7、,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2016年2月1日,在冠军决赛当晚收视率位居全国第一。该节目在央视热播的同时,在互联网上也掀起了成语狂欢。关于成语,以下认识正确的是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表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语境之美,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能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感召力A. B. C. D. 【答案】C.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6. 曾国藩说过:“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其中“读书则口不浊”说明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8、和思维方式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读书则口不浊”说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错误的;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不科学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7.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又一次把中西医之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解决,但医学里的“中”和“西”,并非如“是”与“非”、“科学”与“

9、非科学”那般对立,虽“道不同”但可“相为谋”,做到殊途同归。这是基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之间各有特色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A. B. C. D. 【答案】B【解析】医学里的“中”和“西”,并非如“是”与“非”、“科学”与“非科学”那般对立,虽“道不同”但可“相为谋”,做到殊途同归。这是因为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故题肢适合题意;投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文化的多样性【名师点睛】关于文化多样性要厘清几点认知。(1)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

10、多样性。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弱化。这是因为,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文化必然呈现多样性特点。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不能认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

11、化并不是对立的,那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是错误的。相反,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4)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坚决抵制和反对霸权主义。8.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假如你是赴美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A. 坚守自己的行为习惯,拒绝西方文化B. 融合中美双方的文化差异,以我为主C. 遵守美国的当地习俗,接受西方价值D. 尊重中美双方的文化差异,入乡随俗【答案】D9. “秋分一过,中秋即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一种文化的纽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传统文

12、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传统习俗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秋即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绵延正是体现着传统习俗的延续性,即稳定性;“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说明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的深深的情感,是文化的纽带,因此提干所要谈论的重点就是正确答案,选择。考点:传统文化、民族节日10.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

13、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 【答案】C【解析】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文字,而不是传统习俗,排除;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辩证地看待,笼统地说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错误的,排除;是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作用【名师点睛】传统文化的作用(1)从社会发展看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

14、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11. 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科技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这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