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52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2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游园不值)【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徐公店投宿时所见到的景物,展现了春夏之交儿童捕蝶嬉戏的生动情景。全诗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喜爱乡村春天美景的思想感情。诗歌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

2、能力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诵读、联想画面、体悟诗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与画面之美。【教学重点、难点】来源:Zxxk.Com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依据教材的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呤诵,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1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2“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3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4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

3、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意,品味诗歌韵味。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3欣赏影视课文,学生自由朗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

4、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5解析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二句: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

5、: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多媒体

6、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4理解三、四句: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B女生读第4句: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四、补充重点赏析,体会情感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诗中通过( )( )( )(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

7、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4绘幅彩画,

8、深化理解。(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板书:黄(绿)(黄)补充板书,完成板书。(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5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五、课外延伸,引导练笔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板书:诗 宿新市徐公店情 喜爱来源:学科网ZXXK画: 篱落、一径、枝头 (静)画 追入儿童黄蝶菜花 (动)意 色:黄(绿)(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意,品味诗歌韵味,诗

9、情画意。一、联系旧知,谈话导入1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到满头白发的老翁,谁都会吟诵韵味十足的古诗,那么,我们就来以诗会友,我说上半句,你们接下半句。春眠不觉晓好雨知时节不知细叶谁裁出日出江花红胜火2我们刚才吟诵的这些诗句都和什么有关?3是啊,春天的景色太美了,引得人们常乘着春光到处游览,有一位诗人,他也乘着春光去游园,他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板书课题:游园不值。4我们课前作了预习,作者是谁呀?(叶绍翁)你能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叶绍翁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听么?二、自由阅读、初感古诗1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交流:值,遇到。诗题意思:想到花园里去游玩

10、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园观赏。2欣赏影视课文,自读全诗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生欣赏后自由朗读诗歌)请生读,齐读(要求:字正腔圆)3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要想把这个故事讲清楚明白,就必须理解诗意。想一想,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都有哪些方法来帮助理解的?(借助注释 查工具书 联系上下句 看插图 互相交流)下面老师就给你们5分钟时间,用你熟悉的方法来弄清诗意,快快行动起来吧!三、细读品味,体会感情(一)探寻“不值”原因1找出印证“不值”的诗句。从哪一句诗可以看出没有遇见园主呢?(小扣柴扉久不开)理解“柴扉”重点理解“扣”什么意思

11、?(敲)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训练朗读(读出“轻轻”的感觉)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是啊,诗人如此久扣柴扉,而柴扉却久久不开,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理解“苍苔”、“屐齿”重点理解“怜”(爱惜)叶绍翁最初写这首诗的时候用的是“嫌”,代进去读一读,体会不同(用“怜”拉近与主人距离,说明不光主人爱惜,其实叶绍翁同样爱惜)所以这“应”可以理解为(应该)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的爱惜?(印)为什么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训练朗读(读出爱惜)大家想过吗?为什

12、么主人和诗人都如此爱惜这苍苔?(爱苍苔其实是爱春色)再读“应怜屐齿印苍苔”2体会诗人此时心情(失落)(板书:失落)再读诗的前两句,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的意思吗?(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二)欣赏红杏,感受春意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更显示其生命力之旺盛。)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

13、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同学们,这一枝出墙的红杏让诗人想到的其实是(春色满园)来源:学科网ZXXK你觉得这墙内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学生交流)(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的充满生机;院子里生机盎然。杏树高高的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是啊,其实墙内

14、肯定春意盎然。训练朗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生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诗人为什么不写“一束红杏”而偏偏写“一枝红杏”?假如你就是那枝红杏,我问你:“大家都在园子里,你为什么偏偏要出来呢?”(生交流)来源:学_科_网是啊,外面多么精彩,外面同样春意盎然(齐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的意思吗?(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四、拓展升华,体验诗人情感1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请你把这次游园的过程和心情写下来。(生写,交流)2是啊,诗人见这满园春色已然尽兴,何必苦求得见园主呢?3诗题虽说“不值”其实,看到这一片春色,诗人

15、已经觉得非常(值)4指导朗读全诗。诗人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由“扫兴”到“快慰”)假如你就是诗兴大发的大诗人叶绍翁,面对美景该怎样随口吟这首名诗呢?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男女生比赛读。5我们对这首诗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不知同学们能否背诵,我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6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了解了诗人,读懂了诗句,还明白了古诗中蕴含着的哲理。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只有通过背诵这些如“红杏”般的古诗,在感受古代文化的“满园春色”的同时,让我们的心灵也像诗一样的美。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游园不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