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361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1-5知识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 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 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 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二、物

2、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 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 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 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蜡烛燃烧的表达

3、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走进化学实验室一、 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的连接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闻气体的方法(看书)二、 几种药品的存放1. 白磷放在水中。有人说因为有水,所以白磷要放在细口瓶中,这是错误的说法。2. 浓硫酸、浓盐酸用磨口瓶盖严。浓硝酸用棕色磨口瓶盖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浓硝酸见光易分解。3. 硝酸银溶液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4. 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应密封于干燥容器中,并用橡胶塞密封,不能用玻璃塞。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具有吸水性,容易潮解。碱能与玻璃反应,使带有玻璃塞的瓶子难以打开。5

4、. 金属钾、钠、钙存放在煤油中。(金属钾、钠、钙非常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三、 意外事故的处理1. 失火: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2.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3. 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4. 生石灰沾在皮肤上,要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2.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

5、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 装置图(见书) 2. 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白色浓烟,有白色固体出现。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3. 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 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5. 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

6、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 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2. 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7、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小,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2. 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氧气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钢宇宙航行等氮气超导实验车化工原料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液氦冷冻机等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烟尘。2. 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3. 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

8、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4. 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5.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6. 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 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3. 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4. 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磷产生大量白烟4P+5O22P

9、2O5木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CO2硫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O2SO2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H2+O22H2O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铜镁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2Mg+O22MgO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22CuO一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2CO+O22CO2甲烷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烧杯壁上有水雾CH4+2O2CO2+2H2O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如:动植物新

10、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总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5、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烧:炼

11、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6、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 E (简称“多合一”):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如:氢气+氧化铜水+铜,氧化铜是氧化剂。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气的的制取一、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双氧水(过氧化氢)制

12、取氧气A、实验原理: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 2H2O+ O2 B、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C、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 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B、原理: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2KCl + 3O2 加

13、热高锰酸钾: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加、定、点、收、移、熄。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固定装置 。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

14、放在桌面上(防止气体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再停止加热 整理器材。E、易错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F、收集方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15、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验满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G、检验、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3.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与原子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