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550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济宁二模)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解析:选A。题干中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等或以传统思想“经世致用”为指导,或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强调西方民主形式“议院”中国古代也有,这表明近代前

2、期的中国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故选A项;题干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向西方学习,与传统文化有区别,排除B项;题干中显示的是传统文化深深影响西学传播,排除C项;D项表述不合乎历史规律,排除D项。2(2019青岛一模)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可见当时()A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B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C留学过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D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曾国藩的奏折内容可知,对选拔幼童进行教育的内容是“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

3、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这是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故选B项;奏折内容提及的是“肄习西学”,没有涉及其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排除A项;幼童学习内容虽然涉及了中西方的文化,但是派他们出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作为着重点,排除C项;根据奏折中幼童学习的内容可知,曾国藩并没有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留学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3(2019重庆二模)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对上述现象,正确的解读是()A“中体西用”思想盛

4、行B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C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 D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这反映出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故选B项;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盛行,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排除C项;“完全欧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4(2019潍坊期末)康有为认为,“仁”是一种原动力,蕴于万物之中,它不仅包括人道,还包括人性的存在,其本质已经抹除了人为的政治差距以及导致人类分裂和

5、不平等的社会阶层。据此可知,康有为()A借助儒学宣传平等思想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批判封建伦理道德解析:选A。据材料“其本质已经抹除了人为的政治差距以及导致人类分裂和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可知,“仁”的本质是平等,康有为在“仁”的名义下,驳斥了维护从属关系的正统儒家等级价值观,故选A项。5(2019淄博二模)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而到了1902年,梁启超却公开反对保教。梁启超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维新派已赞同革命解析:选B。材料“戊戌变法前提倡尊孔保

6、教到了1902年公开反对保教”表明梁启超救亡图存的思想,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维新派主张改良,且梁启超不能代表整个维新派,排除D项。6(2019青岛二模)1923年,吴稚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这一主张()A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 B反对宣传民主与科学C意在抨击道德的低劣 D反思科学思潮的局限解析:选D。“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

7、之固极是矣。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说明科学民主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故选D项;材料中的主张不属于唯物史观的范畴,排除A项;“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没有体现对民主、科学的反感,排除B项;“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体现的不是指责,而是指出方向,排除C项。7(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 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这主要是因为()A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B科学

8、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C新文化运动更注重科学普及D新青年已成为科学类杂志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次数多于“民主”,这说明科学更适应当时文化斗争的需要,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但新文化运动依然局限于知识分子与社会上层中,自然科学知识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因而“科学”一词出现较多是因为文化斗争的需要,排除C项;新青年本身并不是纯粹科学类杂志,排除D项。8(2019安庆二模)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

9、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这表明孙中山主张()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解析:选D。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君主立宪,故选D项;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排除A项;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排除B

10、项;根据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君主制,排除C项。9(2019北京西城区二模)1905年筹建同盟会时,众人对“平均地权”有疑义,为此孙中山做了解释,并最终成为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学者评价:“(民生主义)在百年之后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思想具有()A前瞻性 B民族性C彻底性 D空想性解析:选A。材料“(民生主义)在百年之后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说明孙中山三民主义在百年之后依旧拥有巨大的价值,故选A项;民族主义体现的是民族性问题,排除B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土地角度

11、来看,具有不彻底性,排除C项;孙中山三民主义在当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排除D项。10(2019德州三模)孙中山指出,凡是私人能力所及,或更宜私人经营的企业,均应由私人经营,“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凡是攸关国民生计,具有独占性质的企业,均应“由国家经营之”。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工业化道路()A强调国家资本主义为主导B排斥利用外资振兴实业C注重公私合营企业的建立D重视个人和国家相结合解析:选D。通过题干可知,孙中山主张对不同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如“凡是私人能力所及,或更宜私人经营的企业,均应由私人经营”“凡是攸关国民生计,具有独占性质的企业,均应

12、由国家经营之”,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工业化道路特别重视个人和国家的结合,故选D项;题干提及了孙中山主张对不同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至于孰轻孰重问题,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利用外资发展实业问题,并且,孙中山是主张利用外资来发展实业的,排除B项;通过题干可知,孙中山主张对不同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在这两种经营方式中,没有公私合营这种形式,排除C项。11(2019柳州模拟)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A有利

13、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B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C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D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解析:选D。材料“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说明通过论战有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之命运”此一论战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不是抗日的问题,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这场论战不是为了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故排除C项。12(2019滨州二模)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

14、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解析:选D。根据题目中“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可知,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故D项正确;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与题目

15、中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咸丰九年,时任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到奕等上奏“统计全局”之议,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不准传教”,同时嘱汉文教习暗中稽查。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摘编自徐旖瑶近代中国洋务思潮论争始末以知识精英为研究视角材料二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五曰文献科,各国语言文字附焉;六曰武学科,水师附焉;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八曰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