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456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一、选择题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土壤和植被B.水文与植被C.地貌与气候D.地貌与水文2.有关、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比区纬度高,故热量较少B.区比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区强C.区与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区比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区北部为界解析:1.C2.D第1题,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为地貌和气候。第2题,读图可知,为东部季风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青藏高寒区。通过对三个自然区的对比分析可确定区比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

2、线与区北部为界。雾凇是过冷却雾滴(低于0的雾滴)在寒冷的物体上撞冻而形成;雨凇是过冷却雨滴(低于0的雨滴)碰到冰点以下的地面或物体,立即冻结而形成坚硬的冰层。下图为中国主要雾凇及雨凇观赏地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3.有关我国雾凇及雨凇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雨凇山谷多山顶少B.雨凇南方多于北方C.雾凇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D.雾凇与雨凇皆是季风区多于非季风区4.我国华南地区雨凇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冻结核少B.低温少C.降水多D.低山多5.黄山观赏雾凇、雨凇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A.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太阳高度小,阳光充足C.气温高,低云

3、的凝结高度升高D.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解析:3.A4.B5.D第3题,山谷地区海拔低,比山顶气温高,不容易形成雾凇及雨凇,A项符合题意。第4题,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低温天气少,不利于雨凇的形成,故B项正确。第5题,黄山观赏雾凇、雨凇的季节是冬季,黄山昼长较短,A项错误;太阳高度小与阳光充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与云海形成没有直接联系,B项错误;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C项错误;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到山腰,山顶位于云雾之上,所以站在山顶容易看到云海,D项正确。近几十年来,随着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和耕地面积不断增长,塔里木河出现了断流现象。下图示意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及2003

4、2012年塔里木河断流情况。据此回答68题:6.注入塔里木河水量最多的支流是()A.叶尔羌河B.阿克苏河C.和田河 D.车尔臣河7.20032009年间,塔里木河()A.断流距离持续增长B.断流时间持续增长C.年平均断流时间超过100天D.断流距离和断流时间同步变化8.2010年后塔里木河断流现象出现变化,这说明该区域()A.年降水量持续增多B.河水调配成效显著C.缩减农业生产规模D.气温降低蒸发减弱解析:6.B7.C8.B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尔羌河、和田河、车尔臣河均位于塔里木河南部,三条河流均流经塔里木盆地,蒸发和下渗损失多,且沿岸人口较多,用水多,导致注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小。阿克苏河

5、位于塔里木河北岸,流程短,损失少,注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大,B项正确。第7题,读图可知,20032009年间,塔里木河断流距离和断流时间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均不是持续增长,而是有波动变化;二者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同步变化;年平均断流时间超过100天,C项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2010年后,塔里木河断流时间迅速缩短,直至不再断流,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人为原因,河水调配的成效显著最为可能,B项正确。区域的年降水量、气温等短时间内均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农业生产规模也不可能大规模缩减,排除A、C、D三项。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有显著差

6、异,回答910题:9.(草甸为主)、(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0.区森林资源丰富,其水汽来源主要是()A.盛行西风B.东北信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解析:9.B10.C第9题,图中、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草甸为主)、(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经度的差异,即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所以B正确。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位于青藏地区,区森林资源丰富,其水汽来源主要是西南季风,所以C正确。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表”,回答1112题:干旱区PONM半干旱区IJKL半湿润区HGFE湿润区ABC

7、D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11.我国N区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12.深秋,我国某游客在国内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A.FCB.FBC.HAD.GB解析:11.B12.B第11题,N地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第12题,由题干可知,该游客应穿越了秦岭,从我国的北方地区进入了南方地区,对应图中的FB。读“某地降水量与风速月际变化图”,回答1314题:13.图示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D.华

8、南地区14.该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受冷锋影响频繁B.受东南季风影响C.气温回升导致对流运动强烈D.植被枯萎导致地面摩擦力弱解析:13.C14.A第13题,读图可知,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分布在7、8两月,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对。西北地区是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A错。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且雨季时间长,B、D错。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冷锋影响频繁,A对。华北地区春季多大风天气,主要受冷锋影响,是西北风,B错。风的形成主要是受空气的水平运动所致,C错。地面摩擦力弱不是风力强的主

9、要原因,D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据此回答1516题: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平原、丘陵/海拔较低高原、盆地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外流河为主内流河为主多冰川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草原发育下的土壤冻土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海拔15.表中空格、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A.地形、热量B.热量、水分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16.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热带气旋的形成

10、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解析:15.B16.D第15题,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南北差异,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形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自然景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东部是半干旱区,西部是干旱区,故选B项。第16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正确。二、非选择题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哈拉哈火山群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火山群之一,火山通道都是直立的,火山锥形态完美,火山口形成的天池(火山湖)一般都接近圆形;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春季是大兴安岭林区火灾多发时期。(1)说明大兴安岭哈拉哈火山群天池一般都接近

11、圆形的原因。(2)根据哈拉哈火山群的火山锥形态完美,分析该火山群形成时间短的理由。(3)分析影响大兴安岭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4)说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春季易发生火灾的物质条件和气象条件。解析:第(1)题,分析火山口呈近圆形的原因,主要从火山通道和火山喷发物均匀分布四周两个方面说明,再说明火山口积水后形成接近圆形的天池(火山湖)。第(2)题,根据火山锥形态完美可推测,火山锥形成后受外力作用时间短,说明哈拉哈火山群形成时间短。第(3)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汛期、结冰期和含沙量等方面,再结合大兴安岭东部地区河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回答。第(4)题,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中的枯枝落叶为火灾形成

12、提供了物质条件;春季风力大、降水少、林区干燥和气温回升快是火灾形成的气象条件。答案:(1)哈拉哈火山群火山通道都是直立的,使火山喷发物均匀分布于四周,形成近圆形的火山口,火山口积水后,形成的天池(火山湖)也多呈近圆形。(2)一般火山锥形成后,会受风化、侵蚀和搬运作用;火山锥形态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变,高度逐渐降低,最后形成平地;新形成的火山锥受外力作用的时间短,因此才能保持形态完美。(3)大兴安岭东部冬季积雪多,春末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受夏季风影响,产生夏汛;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较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4)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的树木枯枝落叶多,春季地

13、面易燃物积累量大;春季多大风天气;春季降水少,林区干燥,气温回升快。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有色冶金工业。材料二如图为江西省北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三南昌地区由于夏季较长时间高温高湿、风力微弱、闷热难熬,是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2)说明江西省东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条件。(3)分析南昌地区成为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的原因。(4)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km的大坝(水闸),以控制鄱阳湖水量,请说明其可行性的理由。解析:第(1)题,应从总体地势特征和主要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

14、主要从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应主要从地理纬度、大气环流、空气湿度、地形地势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注意问题要求回答可行性的理由,应从缓解鄱阳湖季节性缺水问题、防洪及对周边地区带来综合效益方面回答。答案:(1)外围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2)江西省东北部铜、金、钨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水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河、湖众多,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风力微弱;地势较低,热量不易扩散。因此夏季天气闷热,成为“火炉”。(4)缓解鄱阳湖枯水季节缺水的问题;减轻鄱阳湖丰水季节长江上游地区带来的洪水威胁;对湖泊周边地区具有供水、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