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课《金蝉脱壳》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金蝉脱壳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难点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有趣,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打一动物)引导学生猜出:蝉2.师介绍蝉的一生课件出示:蝉,俗称“知了”,一种昆虫最大的蝉体长4.8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蝉脱下的壳可以做药材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由此可见,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虽然寿命很长,但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底下度过3.观看视频课件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让大家初步感受什么是金蝉脱壳解释课题:金蝉脱壳。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蝉是如何脱壳的吧动脑筋,猜谜语生欣赏视频,感受金蝉脱壳的过程 引导学生感受今天的内容和蝉有关,并且初步了解蝉的特点让学生掌握蝉的相关知识,为下文学习蝉脱壳做铺垫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去体会动物的奇妙讲授新课一、学习生字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生词:柿子 搜索 颜色 花椒 配合 协调 趴下 恢复 树丫 抽搐 脱壳 金蝉 躲藏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学习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壳、露学生认读二、学习课文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段落层次师问: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同桌讨论,概括段意师小结: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写了观察金蝉脱壳的原因第二部分是3到6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是最后一自然缎,写脱壳后的蝉恢复体力,准备开始歌唱生涯2.自由读课文(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 指生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记3) 学生点评4) 同桌互相检测3.学习第一部分指生朗读第1、2段课件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师问:这些红色标注的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齐答:拟人师小节:“钻”“爬”“脱掉”“换上”把蝉虫脱壳写得非常神奇,“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所以作者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4.学习第二部分指生朗读3-6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引导学生从抓住每段开头的关键句子去思考问题的答案指生回答课件出示脱壳之前到脱壳之时,再到脱壳之后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来分析蝉虫是如何脱壳的?(一)学习脱壳之前课件出示句子: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课件圈出“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师问:从这些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作者的认真观察师小结:因为第2段说了,“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所以作者要认真观察,这两句话不光写了蝉虫的颜色,还写了蝉虫的动作,可见作者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这样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作者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二)学习脱壳之时课件出示句子: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
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课件用不同的字色标注出不同的内容师问: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出,蝉虫是先脱掉什么吗?生举手回答:蝉背师:对,先是背上裂开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所以说明先脱掉的是蝉背那这时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课件出示问题:神奇在哪里?同桌讨论,举手回答师小结:蝉虫的背显露出来后,背上保护甲的颜色从淡绿变成深绿,像个魔法师,所以让人感觉非常神奇课件出示句子: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师问:从这句话中,你能找出是什么露出来了吗?生齐答:头师小结:对,接着头钻出来了那头钻出来后,是什么样子?[来源:Zxxk.Com]生齐读: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师问:你是如何理解用红色框全出来的内容?小组讨论,举手回答师小结: “钻”写出了蝉的灵活、调皮 “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感受到蝉的可爱,一种喜爱油然而生也正是因为这种喜爱,才会激发作者去认真观察课件出示句子: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师问:头出来后,是什么出来了?生齐答:六只脚。
课件出示图片,让大家感受脚出来是的样子课件出示句子: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师问:蝉最后露出的是什么?生齐答:蝉尾师:下面请你们着重读读加点的字,感受一下这些字的运用师小结:从这些连贯动词的使用,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观察十分仔细,把蝉每一个动作写得准确到位,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所以蝉尾出壳的情景最奇特动人我们学完了蝉的脱壳,下面请大家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件出示问题:写金蝉脱壳,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身体部位的顺序回答指生回答课件出示结构图:从背到头,到六只脚,再到蝉尾师问:顺序打乱了写好不好?为什么?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师小结:不好这样是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小作者在写蝉脱壳时,写的很有顺序三)学习脱壳之后师问:那金蝉脱壳后,身体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表格,同桌讨论,填表格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选出一两位同学填表师小结:我们先来看,全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颜色的改变,从刚出壳的灰白色到后来的由浅而深,又渐渐地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了棕黑色。
再看翅膀的变化,从开始折叠的翅膀只有一点点,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最后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除了身体和翅膀外,触角也发生了变化,最后触角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学习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师问:这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师小结:与文章第2自然段呼应正因为作者看到了蝉虫换新装,觉得神奇有趣,所以他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当他真揭开秘密后发现真的是奇特动人,所以这里作者再次发表感叹来表达自己的心情5.学习第三部分生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句子: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师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齐答:比喻师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导学生从红色字“仔细地看着”就是仔细观察得意思去考虑师小结: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蝉的细心观察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观察,观察,再观察三、巩固提升课外知识师:金蝉脱壳不仅只是说蝉脱掉外壳,还有更深远的意思课件出示:金蝉脱壳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男女生比读;同桌互读学生认读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分段,总结段意[来源:学.科.网]感受词语运用的巧妙之处评价同学的朗读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认真朗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生朗读句子,仔细体会加色的字,感受蝉脱壳的神奇之处[来源:Z&xx&k.Com]生朗读句子,回答问题理解画出的重点句子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分析句子观察图片朗读句子分析加点字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填表朗读句子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来源:学科网]朗读句子分析句子扫除生字、词障碍引导学生掌握多音字“壳”、“露”的读音,并会组词通过学生自己分层并概括段落大意,培养他们总结概括的能力锻炼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朗读得到纠正和提高,也培养了学生静心听、记的习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感受到金蝉脱壳的神奇,提高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如何抓住段落的开头,从而回答出具体顺序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观察得细致[来源:学*科*网]引导学生说出蝉先脱掉蝉背,同时感受到蝉背露出来后的神奇之处引导学生找到蝉虫第二个露出来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钻”和比喻句的使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分析句子相结合。
引导学生去体会加点字的运用同时理解蝉尾的出壳最奇特动人锻炼学生前后联系,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总结的能力,并运用到表格中锻炼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语去理解句子课堂小结 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结构清晰,第一部分写“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三步第三部分主要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生自己总结对文章的看法通过总结全文,调动学生们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华丽——(华美) 神奇——(奇妙)搜索——(搜寻) 抽搐——(颤动)奇特——(奇异)五彩缤纷——(五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