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2103187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乡歌儿多教学案例类别:中小音乐 编号: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水乡歌儿多教学目标:1、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唱出水乡歌儿多欢快优美的音乐情趣。2、能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听赏出欢乐歌速度、情绪的变化,以及江南丝竹合奏的特点,准确地参与辨认 “江南丝竹”演奏的各种民族乐器,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器乐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2、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唱出水乡歌儿多欢快、优美的音乐情趣。3、知道江南丝竹合奏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节奏、装饰音、休止符等,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情绪。设计思路:本课以歌曲水乡歌儿多及民乐合奏

2、欢乐颂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中,从江南水乡的音乐风光图片导入,让学生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和民间音乐,从而激发他们了解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情,主动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钢琴、部分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 情景定向,导入学习1、学生随着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2、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听歌曲太湖美3、提问: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4、讨论: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如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设计意图】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二、 感受体验 ,自主学

3、习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无锡民歌太湖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水乡儿童歌曲水乡歌儿多。2、初听:边默声学唱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旋律流畅优美,板书3/8拍的强弱规律fpp,和基本节奏型xxx,轻快活泼。)3、复听:轻声学唱,在强拍上拍腿,即每小节的第一拍右手拍右腿。“思考”歌曲的动感从哪儿来的?交流节奏和休止符。比较3/8xxx与3/8x x两种节奏的平稳程度。教师演唱,学生打拍子。感受x x和休止符所带来的动感。4、三听,听师范唱,仔细听辨休止符的位置,休止符在乐句中间,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并点出波音的演唱方法,指导学生唱前2

4、个乐句,要声断气连,师带唱第一乐句,生独立试唱第二乐句。5、这首歌具有民歌风味,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衬词“哟罗喂”,它们的时值一样吗?它们在演唱情绪上有怎样的区别?(短的“哟罗喂”是轻声的低吟,而长的“哟罗喂”是在抒发情感,第一个长的可以唱得强些,第二个长的要有应和的感觉。)6、完整的演唱歌曲,第1段女齐男齐齐第2段男齐女齐齐第3段 齐【设计意图】 通过演唱会、听赏,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培养学生演唱、表演的能力,学生对水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真诚鼓励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并与他

5、人沟通,融洽感情,音乐实践使学生享受美的愉悦情感。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1、谈话:同学们,江南水乡不但水美,它还孕育出一种著名的乐器组合江南丝竹。江南丝竹被称为“中国式的轻音乐、室内乐”,今天我们先欣赏一首欢乐歌,想想你听出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初听欢乐歌。(笛、二胡、琵琶)2、简介江南丝竹,丝竹乐队的构成: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一带的丝竹音乐,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乐队组合:“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区分“丝”和“竹”,既然是“丝竹音乐”必然它的区分方法之一就是“丝”和“竹”类。那刚才三样乐器二胡、笛、琵琶又

6、分别代表“丝”和“竹”的哪一类呢?3、观看课本图片,分辨哪些是拉弦乐器组,哪些是弹拔乐器组,哪些是打击乐器组。说说你所知道的乐器演奏的姿势或肢体语言。4、再次聆听:充分了解丝竹合奏的意思。听赏感受音乐的层次,为什么叫它欢乐歌呢?是跟音乐的情绪变化有关系的。感受音乐段落的情绪变化,边听边打拍。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演奏速度。分析其结构,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巧,被称为“倒装变奏曲”A1A2A,用颜色表现乐曲的情绪。【设计意图】有感受水乡美景引入感受江南水乡独特的音乐文化、艺术魅力。通过听赏了解江南丝竹乐以及演奏乐器等四、拓展延伸1、大家一起分享你所了解的江南水乡。(文化、诗词、传统手工艺、泥塑、印染、

7、刺绣、茶文化、丝绸)2、今天,老师还带一段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舞蹈给大家-小城雨巷。(欣赏舞蹈片段)3、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3|8拍歌曲的韵律和江南丝竹曲调特征,最后齐唱水乡歌儿多结束本课。【设计意图】了解更多江南水乡音乐文化,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感受江南,在情感体验中激励学生。教后反思:本课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在课前我播放了一段太湖美用一种众所周知带有江南韵味的民歌感染学生。然后给学生展示江南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沉浸在江南风光的美中。这样的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兴趣。本课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学生自主学习跟唱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音准把握不好,这部分花费的时间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改进。本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