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030851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 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题号 一二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 20 0 分 1 1858 年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率兵船闯到瑷珲城下 向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重 新划分中俄边界的无理要求 软弱无能的奕山在沙俄的军事压力下屈服了 沙俄此 次得到了如图中的 A AB BC CD D 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 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材料中涉及的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 军事技术方面探索 C 思想文化方

2、面探索D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3 卿云烂兮 漫漫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时哉夫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这 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巨大转变 D 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大作用 4 这场游行很快引公众愤懑情绪的爆发 民族主义的宣泄 对西方的深深失望以及 对卖国的北洋政府的强烈谴责 与 这场游行 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B 五四运动C 二七大罢工D 一二 九运动 5 毛泽东曾说道 我们闹革命 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 一定要有一个家 不然很 困难 我们以家为依托 不断向外发展 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吃掉 赶走

3、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为此 毛泽东开展的革命实践是 A 发动秋收起义B 进行土地革命 C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 创建工农革命军 6 1938 年 3 月罗斯福的亲信卡尔逊在 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 中说 中 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 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 役时效率较高 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 这一报告高度肯定 了 A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积极防御作战 B 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 C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战略调整 D 国共合作挫败日军狂妄计划 第 2 页 共 16 页 7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解放战争时期史实的年代尺 转战陕北 这一行动

4、发生 于哪一时期 A 战略防御B 战略进攻C 战略决战D 渡江战役 8 中国要强 农村必须强 中国要富 农村必须富 如图图片的事件中不能体现 这一观点的是 A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B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大食堂 D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9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历史事件 关于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0 从深圳特区到海南特区 再到海南自贸区的设立 中国走了近四十年 这近四十年 的发展历程 从直观上看体现了 A 中国综合

5、国力日益增强B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D 中国对南海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强 11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 3 页 共 16 页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中共 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中共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 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 如图是 1979 年发表的 告台湾同胞书 其发表表明 A 海峡两岸达成 一国两制 的共识 B 海峡两岸达成 九二共识 C 两岸同胞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D 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

6、13 新中国成立初期 周恩来曾说 我们的对外关系中 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华侨问题 一个是边界问题 为 解决好边界问题 中国政府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 马克思说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 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 实际剥削者 材料中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体现的关系是 A 奴隶制生产关系B 封建制生产关系 C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D 社会主义公有制 15 欧洲殖民国家将美洲 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 玉米 番茄 烟草 茶叶等作 物运回欧洲 把欧洲的葡萄酒 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这一进

7、程客观上 A 增加了殖民地的人口B 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C 丰富了欧洲市场D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16 1787 年 美国颁布了第一部联邦宪法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 共和国 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 总统 国会与最高法院各司其职 相互制衡 这说明美国政治体制是通过 A 会议形成B 总统确定C 立法确定D 人民决定 17 如图是小芳同学收集到的几幅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研究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法国大革命 C 拿破仑帝国D 巴黎公社运动 18 拿破仑法典 共 2281 条 分为 3 篇 35 章 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 一切私有财 产都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 根据法律上公民平

8、等原则 规定一切人享有民事权利 还规定了一系列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 其主要目的是 第 4 页 共 16 页 A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B 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C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D 恢复封建贵族的统治 19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 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 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在 它 的推动下交通领域出现的新事物是 A 汽车B 火车C 飞机D 电车 20 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 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 分配 和交换 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它 是指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9、 5 小题 共 30 0 分 2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 年清政府选派的 30 名幼童从上海登船赴美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 留学生 1875 年 洋务派又选拔了四批学生 分赴英 法 德等欧洲国家学习军 事航海技术 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 勤勉自立 归国后 在教育 军事等领域 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1896 1918 年的留日高潮 日本的成功现代化为中国带来极大的鼓励 又因 经济因素的考虑 前往日本留学是极佳的选择 这一时期有 3 万 4 万学生东渡 主 要学习法政 军事 文科 他们关心政治 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 力 材料三 陈独秀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

10、校留学 蔡元培 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12 年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 胡适1910 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浴经济学 鲁迅1902 年留学日本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出现与哪一运动有关 比较材料一和二的两次留学活动有什么不 同 材料三表格中的人物都是哪一思想文化运动的领袖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这次运动的历 史意义 综合上述材料 你可以从这些留学生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2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 年 1921 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企业名称创办人创办地点 面粉业福新面粉公司荣宗敬 荣德生兄弟 上海 火柴鸿生火柴公司刘鸿生江苏苏州 酿酒张裕酿酒公司张弼

11、士山东烟台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 作为近代中国新的 生产方式 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 第 5 页 共 16 页 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 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 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 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材料三 材料一表格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 展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简要概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三示意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一领域 这些成就取 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所示的民族企业后

12、来大多难逃破产的命运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你能得到什 么启示 2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部分科技成就 时间成就 1983 年 银河 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3 年大亚湾核电站启动运转 2002 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 第 6 页 共 16 页 2012 年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 7062 米的载人深潜纪录 2016 年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 落成启用 2018 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 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 如图 总规模已位居世 界前列 材料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同样数量的劳动力 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 可以生 产出比

13、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 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技的力量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一的两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在科技领域实行的哪两大战略工程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二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4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它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 族的司法专断 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 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自 19 世纪以来 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 基础 制定本

14、国的法律制度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 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 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请写出材料一 A 处的法律名称 并结合材料二说明这部法律颁布的作用 结合材料二 和所学知识分析 A 处的这部法律与 罗马民法大全 有何联系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影响 第 7 页 共 16 页 25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这样在 14 15 世纪 一场反宗教神学 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从意大利开始兴起 16 世纪时 这场运动传播到了英国 材料二这一系列航行 使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 沿岸 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

15、置拓展对外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 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材料三 1640 年 英国国王召集议会开会 筹集军费 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会议 期间 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行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 掀开了 革命的序幕 经过反复 曲折的斗争 资产阶级统治最终在英国确立下来 材料一中的 思想文化运动 指的是哪一运动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运动最早兴起于意 大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中的 一系列航行 指的什么事件 依据材料二 从全世界的角度分析这一系列 航行产生的影响 请分析说明材料一和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

16、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第 8 页 共 16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B 解析 根据课本基础知识 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的一段时期 俄国强迫 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8 年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率兵船闯到瑷珲城下 向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重新划分中俄边界的无理要求 沙俄此次得到的土地是指割 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60 万平方千米领土 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本题考查中俄 瑷珲条约 相关内容 沙俄是近代列强占有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需要明确掌握近代史上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相关内容 2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可知 料中涉及的第二次 反思开始于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题干材料给出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指的是洋 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甲午中日战争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而 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失败是其必然结果 在对洋务运动失 败的反思后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尝试学习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