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2102364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辅导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必备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任务目标一、心理辅导的误区:1、心理辅导不是提供信息;2、心理辅导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交谈话;3、心理辅导不是了解情况;4、心理辅导不是教导;5、心理辅导不是为学生对某事做逻辑分析;6、心理辅导不是给予学生忠告和建议;7、心理辅导不是为学生解决特定问题;8、心理辅导不是安慰学生;9、心理辅导不是单纯地同情;10、心理辅导不是用某种想像的后果吓唬人;11、心理辅导不是批评和指责;12、心理辅导不是嘲讽学生。二、心理辅导的内涵:心理辅导是一个通过心理辅导背景的作用改变当事人意识倾向和行为倾向的、发生在辅导员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是改变个体意识行为倾向的

2、操作过程;是一个个体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共情性、双向性、专业性(积极的情绪体验、自尊心的提高、移情方式的改进、认同作用);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三、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是正常的中小学生和能够接受辅导帮助的轻微心理健康障碍的中小学生,这些心理辅导的对象应当是正在受着情绪困扰,或是有问题行为的。四、心理辅导的目标:总目标:帮助当事人寻找他(她)自己的方向,并努力去实现与这个方向相关的活动目标。分目标:1、帮助当事人学会从多方面考虑问题。2、发展当事人认识自我的能力。3、发展当事人建立人际的能力。(以上三个分目标,归结到一点就是:帮助当事人,使他们能自己去寻找路子。)五、心理辅导的操作过程:当

3、事人-辅导员(爱心、信心)-接受(心胸广阔、一视同仁、注重礼仪)-了解(身体总体状况、心理欲望、智力状态、情绪状态、危机状态)-建立关系(真诚的、平等的、安全的、开放的)-辅导(多方面考虑问题、认识自己、建立人际能力)-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改变意识行为倾向(改变想法,自己决定怎样做)-潜能发挥(即自我实现,各方面的潜能都得到发挥)-个性升华(经过辅导后,使当事人更加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更加的自信,兴趣更广)。第二章 中小学生主要的问题行为(一)、抗拒权威:1、抗拒行为(不尊重权威;破坏公物;残酷);“逆反心理”成因:家庭教育恶劣家长、教师不懂学生心理特点少年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措施:家长和教师

4、首先是要理解他们,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以消除敌意,取得信任。进一步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变糊涂观念。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支持它们的正确行为,点燃它们自尊心的火种,并在班集体和家庭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气氛。2、蔑视纪律和规范(逃学离家出走;抽烟喝酒;赌博;亡命式的“英雄观”);3、反社会成因:主要是他们所处的直接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成年人的影响。措施:首先要改变生活环境,彻底改变曾长期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种种客观原因,这就需要他们生活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断绝不良的人际交往,其次要加强他们的文化学习,只有掌握人类文明,才会养成优良个性,另外还要丰富文娱活动,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文化生

5、活中得到熏陶,这对于健全他们的个性作用很大,更重要的是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特别是受教育者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二)、品行不良:1、偷窃与偷窃癖;2、不诚实;3、轻视学业:学习中的厌烦是一种心境状态,它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学习生活的情绪状态。它使人学习感到厌烦、消极,从而使人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不能持久,思维不能很好地展开。成因: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所付出的代价,不能在今后得到相应的补偿;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影响自己专业的成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解决,引不起兴趣;与教师、同学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因而厌烦某些教师所授的课或厌烦与某些同学一起学习。措施:激发其兴趣、爱

6、好,让其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爱。4、交友不良。(三)、人际关系困难:1、孤独;2、社交恐惧;3、侵犯行为。(四)、个性缺陷:1、自我意识危机;2、情绪不成熟;3、害怕与拒绝挫折;4、希望破灭和退化。(五)、青春期萌动:1、早恋;2、性心理困扰和性行为倒错;3自我形象歪曲(自恋;自丑)第三章 问题行为的心理障碍问题行为的心理障碍表现:一、缺乏同理心(1、同理心2、原级同理心3、高级同理心4、辅导员也需要同理心);二、不能正向选择和关(1、正向选择和关注2、负向选择和关注3、人的潜能与发挥);三、缺乏尊重及温情(1什么是尊重和温情、2、尊重和温情的正确表达方式);四、缺

7、乏具体性(1、具体性2、事件与感受3、逻辑前提与事件);五、逃避即刻性(1.感受与时态2.过去和现在3.现在和将来);六、充满对立性(1、双重信息与双重价值观2、理想与现实3、敌对);七、缺乏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1、人格缺陷2、缺乏自我同一性3、自我防卫机制);八、宾格被控(1、自我意识结构不合理:极端的自卑者在自我意识上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缺乏理想的自我或现实自我和自我的差距太小。二是自我评价过低2、自我评价过低: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评价自己和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自己;根据自我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通过和自己相当的人加以对比;

8、通过与自我期望相比较,辅导宾格被控的当事人,主要的思路是千方百计唤起他的自尊心,重组他的自我意识结构。)。同理心:是指一个正常的社会个体所应具备的一种个性品质,孤僻就是典型的缺乏同理心表现,富有同理心是个人有主意和平易近人的表现。原级同理心:是指个体单纯地从思想和理智上理解他人和行为的思想,可以在交往中,很理智化地同对方讨论某个问题,充分了解对方的思路,并能按对方的思路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高级同理心:是指个体在遇事时,不仅可以以他人的立场和观点或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而且能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并且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自觉地将这种体验用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对

9、方。什么是尊重和温情:能真诚和善意地帮助别人,对他人提出大量正向意见,如果有意见差异的时候,则以开放、诚实的尊重及容忍面对这种差异。运用原始的非语言工具,如:声调、手势及面部表情去表达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具体性:是指情绪和刺激事件之间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定的事件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如果只有情绪反应而说不清刺激事件,则我们说当事人缺乏具体性。自我防卫的种类:1、压抑作用;2、否认作用(它不是把已发生的痛苦与不快的事“忘却”,而是对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3、投射作用(个体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4、曲解作用(它是把现实世界曲解变化,以符

10、合内心的需要的一种方法。);5、退行作用(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放弃已学会的成人方式,而恢复使用早起幼稚的方式应付事变,以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照顾,避免面对的现实问题和痛苦的办法。);6、幻想作用;7、摄入作用(是指个体把现实中存在而自己缺乏的、又希望得到的东西在潜意识中内部化,从而避免精神上的不安和痛苦。);8、转移作用;9、隔离作用;10、反向作用(个体的一些不能被自己的理智或社会所接受的欲望与行动,虽然被压抑而潜伏到无意识中去,不被自己所察觉,但它仍然具有强大的动机作用,有时会改头换面,以相反方向表现出来,这就是反作用);11、抵消作用(是个体用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情,以平

11、衡心理上的不适应与不安。);12、“合理化”作用;13、补偿作用(是指个体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适时,力图以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消除不适感。);14、升华作用(个体原有的行动欲望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后果,但如果他把这些行动和欲望导往比较崇高的方向,并有利于社会和本人时,便是升华作用。);15、幽默作用(是指个体在处境困难尴尬之时,用幽默化解困境。)。第四章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法与操作心理辅导的谈话技术有:1、封闭式询问;2、开发式问答(使当事人自我剖析,可以促进对事件警醒详细的反省,但是如果使用不当,这种问法也会限制当事人发挥,因为某些问话可能包含了否定的意

12、识);3、隐喻鼓励(是指对当事人所说的内容做选择性的重复或以某些词语“嗯”“是这样”或“后来呢”来鼓励对方做进一步讲下去或强调对方所讲的某部分内容。作用:(1)促进讨论能深入(2)促进双方对一些思想情绪进行深入的研讨。(3)可控制谈话内容和方向;4、释意;5、情感反映;6、摘论。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1、发展与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

13、;2、增强归属感;3、体验互助与互利;4、发展良好适应能力;5、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6、探索与自我成长;7、“和别人一样”的体验。如何预防中小学生早恋?1、加强中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2、鼓励和指导好中小学生异性交往;3、开展活动使青春期学生情感迁移;4、抓住苗头防微杜渐;5、创设利于中小学生成长的环境;总的来说,早恋的危害甚大,中小学生一旦陷入,就会把精力和时间转移到男女恋情上来,又由于少年男女在心理上、思想上尚未成熟,因而难以把持自己,不能自拔。对待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家长首先不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把一般的同学、朋友关系误认为是早恋,而要细致观察、分析,确定孩子是否真的是在早恋。家长要正

14、确看待这种现象,客观判断孩子是否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然后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早恋已经影响到学习,那么就要想办法进行干涉。当然对待孩子早恋,不能对孩子使用粗暴行为,而是要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认真和孩子谈早恋的危害性,引导孩子走出性心理发育的误区。网络成瘾有哪些表现?如何防止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从行为心理学来看,网络成瘾是指持续性强迫从事网络活动,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停止网络活动后,会出现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思维迟缓、自我评价降低,焦虑、颤抖、沮丧、绝望等“退缩症状”,甚至会出现毁物、自残、自杀等冲动行为。 网络成瘾的常见表现有:1.过去7天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4小时, 2.即使不在网上,脑中一直浮

15、现与网络有关的事情; 3.一旦不能上网,感到不舒服、无所事事或不能静下心来干别的; 4.希望增加上网时间,以便满足自己的愿望; 5.上网的时间超过自己预想的时间; 6.多次想停止上网,但总也不能控制自己; 7.因为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 8.向家长或老师、同学隐瞒自己上网的事实; 9.因为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 10.为了逃避现实、摆脱自己的困境或郁闷、无助、焦虑的情绪才上网。沉迷网络的预防: 1.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上网的情况,平时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情况。2.积极参与孩子上网。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上网,加强对互联网的认识。3.不要让孩子去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网吧上网。4.主动推荐好网站。有目的地收集一些健康向上的青少年网站的网址,推荐给孩子。5.严格设定上网规则。对孩子的上网时间要有所节制,每天上网时间最好不超过两小时,且在操作1小时后休息15分钟左右。而且每次上网最好制定计划,提高目的性。对设定的规则要坚决执行。6.防范色情与暴力内容。对网上色情和暴力内容的防范,主要应靠家长平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培养,让他们明辨是非,提高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