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5704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科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卷说明:本试卷的所有答题内容应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不收试卷,只收答题纸。一、请你选择:(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1.“风吹树摇,风停树静”的事实说明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运动和力间相互依存 D.没有运动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展示的是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属于运用增大压强知识的是 A滑雪B细线分割肥皂 C螺丝连接工件D拖拉机螺母垫片第1题图3“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的探索历程中,人们对两极世界有

2、很多说法,下列四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宇宙是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B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C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 D谱线“红移”可以作为宇宙大爆炸的证据4.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5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用拨火罐拨罐 B三峡大坝旁修建船闸 C火箭升空 D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6小王同学星期日在家做饭,他由厨房里的一些现象联想到了相应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煤气灶上的锅受到的支持

3、力与锅对煤气灶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破了而碗没破,是因为鸡蛋比碗受到的力大 C用筷子夹菜,筷子实质是费力杠杆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而飞出去7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第8题图8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足球被福娃踢出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B小张用吸管喝饮料,饮料盒内的饮料不受到力的作用C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运动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

4、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第9题图9如图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向前倾的情况可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 B匀速行驶 C突然开动 D突然刹车10班里组织一次从一楼上三楼的登楼活动,要求每个同学测量自己的登楼功率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自己的质量或体重.A B C D11一个人先后用力沿水平方向拉同一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C两次做

5、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1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当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第12题图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的大 B甲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甲杯内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甲杯盐水和鸡蛋受到的总重力小二、请你填空:(每空1分,共28分)13电荷的基本性质是 ,验电器的原理是 。第15题图14当两滴水银接触时,能自动地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物体不能无限地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15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

6、主要使跳板发生了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16一木箱重为250N,小明用50N的水平拉力使木箱以0.3m/s,此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 N,木箱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N。若木箱受到的拉力突然撤去后,此物体将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若木箱受到的力全部突然消失,则物体将做 第17题图17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原因雨伞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压强 而被吸起来。自行车净重180N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110-2m2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30N轮胎承受的最大气压1.2105

7、Pa18一个体重为500N的同学骑自行车(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Pa,该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min做的功是 J;该同学骑车还能装载 N的货物。第19题图19.胡聪同学是学校的升旗手,他将一面重为3N的国旗在国歌声中匀速升到旗杆顶端,如图所示。旗杆顶端装的简单机械应是 ,其实质是 杠杆,他所用的拉力是 N。20“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当飞船返回接近地面时,4台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火,向地面喷出强大的气流,使飞船以12m/s的速度实现软着陆(如图所示)。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 ; (2) 。第20题图21

8、小明用一杠杆把400N的物体撬高了0.5m,这时小明所做的有用功为 J;如果这时动力作用点下降了1m,所用的动力为250N,则动力所做的总功为 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第23题图22一个物体重11N,体积为1dm3,如果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若将该物体投入密度1.2103kg/m3的足够深的盐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N。23如图所示,安装锤柄时,应选择 图操作,因为锤头质量大,惯性 (填“大或“小”)运动起来 (填“容易”或“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三、请你解答:(本题共48分)(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 24(6分)(1)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甲所示位置,画出

9、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丙所示的方法安装滑轮,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请你在图中画出滑轮绳子的其中一种绕法。甲乙丙第24题图 第25题图25(3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 (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若在杠杆上挂2N的重物,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 4N(选填:“”、“”或“”)。26第26题图( 4分)

10、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 和 ,结论是:_ _;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

11、者下落时间 (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第27题图27(6分)小丽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根据图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有相同的 ;(2)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它将_ _。同时也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3)小丽想用小车代替木块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 和 。28(3分)为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哪个更粗糙”,小迪同学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叠放的物

12、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所示已知铁块和木块共重36N,则:第28题图木块木块铁块木块铁块F甲F乙甲乙 在甲实验中,测得拉力F甲5N;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F乙8N(1)甲、乙实验中,将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 ;(2)甲实验中,铁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3)通过实验,小迪同学可以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 第29题图29.(9分)文婷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2652.5173682.524(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填“有关”或“无关”)。(2)竞慧同学在文婷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