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412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20190424033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 题题 一 选择题 共 15 题 每题 4 分 1 下列过程中 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 液泡失水皱缩 B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 C 变形虫的变形 D 人鼠细胞融合 2 把数条 5 cm 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 铃薯条的长度 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 失 水改变其长度 B 在 0 10 M 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

2、质壁分离 C 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 0 30 M 的蔗糖溶液 D 在 0 40 M 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3 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 2 的是丙 丁细胞 B 若甲 乙 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 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 C 丙 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 P Q 基因 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据图分析可得出 2 a 阶段为有丝分裂 b 阶段为减数分裂 L 点 M 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

3、关 GH 段和OP段 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MN 段发生了核 DNA 含量的加倍 A B C D 5 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 存在着同源区段 和非同源区段 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 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者全为男性 D X Y 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 6 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8和 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 3 C 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

4、由 1传来的 D 8和 9婚配 后代子女发病率为 1 4 7 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 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 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 抗病与不抗病 为两对相对性状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 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 子代表现 型及比例如下表 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 4 1 4 0 0 雌株 0 0 3 4 1 4 A 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B 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 3 C 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抗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D 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 8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

5、意义 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 AaBBDD 的生物体的概率为 1 8 B 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 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 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 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 1 2 D 丁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9 已知一条完全标记上 15N 的 DNA 分子在只含14N 的培养基中经 n 次复制后 仅含14N 的 DNA 分子总数与含 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 7 1 则 n 是 A 2 B 3 C 4 D 5 10 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DNA 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 每个脱氧核

6、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双链 DNA 分子中 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D 双链 DNA 分子中 A T G C 4 11 一百多年前 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 是因为其蛋白质与 DNA 能分开研究 D 艾弗里提出了 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2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细菌体内的 DNA 和蛋白质分别含有 31P 和32S 噬菌体 中的 DNA 和蛋白质

7、分别含有 32P 和35S 噬菌体 DNA 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 那么从细菌体内 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A 1 4 和 1 B 3 4 和 0 C 1 4 和 0 D 3 4 和1 13 如果用 15N 32P 35S 共同标记噬菌体后 让其侵染大肠杆菌 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 结构中 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 在外壳中找到 15N 和35S B 在 DNA 中找到15N 和32P C 在外壳中找到 15N D 在 DNA 中找到15N 32P 和35S 14 假设有一个双链 DNA 分子的碱基 C 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的

8、 21 并测得该 DNA 分子的一条 链上碱基 T 占这条链碱基的 26 那么另一条链上 T 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13 B 16 C 26 D 32 15 病毒 H1N1 亚型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 之后即不断地有新亚型的报道 下 图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构造示意图 其中甲 简称 H 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 乙 简称 N 则与病 毒粒子出细 胞有 关 抗病毒药物 达菲 Oseltamivir 主要是抑制乙的 作用 问 达菲 主要是阻断该病毒增殖时的哪一过程 A 病毒入侵细胞 B 病毒的核酸复制 C 病毒粒子的组装 D 子病毒释放出细胞 二 简答题 每空 2 分 5 16 如图

9、甲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乙表示 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 丁表示丙过程中某细胞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与动物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核糖体 2 图甲中 B E 细胞各含有 条染色体 其中 E 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属于乙图中的 填标号 阶段 3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 和 阶段 填标号 4 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 选填 或 细胞 的基因组成 是 5 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 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除 A 外 还有 填字 母 17 自然界

10、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 其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 大麻的高秆和矮秆 由基因 A a 控制 抗病和不抗病 由基因 B b 控制 各为一对相对性状 将多株相同基因型的雌株 与多株雄株 基因型相同 间行种植 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 雌株 雄株 高秆 360 360 矮秆 120 120 6 1 在大麻的高秆和矮秆中 显性性状为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在大麻的抗病与不抗病中 显性性状为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判断依据是 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 2 父 本 的 基 因 型 是 母 本 通 过 减 数 分 裂 产 生 卵 细 胞 的 基 因 型 为 3 杂交所得的雌性后代中 纯合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生物答题卡 16 1 2 7 3 4 5 17 1 2 4 分 3 8 武威一中武威一中 20192019 年春季学期阶段性考试年春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答案高二年级生物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BBBAD 6 10 BBBCC 11 15 BCBBD 二 简答题 16 1 中心体 2 8 2 3 4 aB 5 B D B D 顺序可调换 17 1 高秆 常 抗病 X 雌性和雄性中比例不同 自由组合 2 AaXBY AXB AXb aXB aXb 4 分 3 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