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96862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燃烧B. 胆矾研碎C. 海水晒盐D. 冰融化成水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理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 保持氧气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3.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 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C.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 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4. 某同学梳理归纳

2、了以下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B. 硬水经过吸附、过滤可变成软水C. 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下痕迹5. 超氧化钾(KO2)固体常用作氧气再生剂,主要作为潜艇、宇宙飞船舱的氧源或用于其他需要人工氧源的地方。用超氧化钾供氧时可发生如下反应:4KO2+2X=2K2CO3+3O2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X由碳、氧二个元素组成B. 检验X用燃着的木条C. X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D. X是一种有机化合物6.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比较

3、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表示的是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B. a点和b点表示相同时间内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2质量相等C. 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CO2质量更多D. 对比曲线中c、d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7.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丁可以转化为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甲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

4、一种金属,乙的水溶液呈蓝色,则图中所示的反应和转化均可通过置换反应完成B. 若乙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钠,则丙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甲C. 若甲、丁均为黑色粉末,则丙可以是二氧化碳D. 若乙是硫酸钠,则甲、丙、丁三种物质的类别可能相同8. 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一种金属单质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已知:Fe+Fe2(SO4)3=3Fe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B中的溶质可能有三种固体D和固体E的成分可能相同过程和过程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基本类型有三种溶液F中溶质的

5、质量一定比溶液B中的溶质的质量大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 如图A是某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B中粒子的符号是_。(2)写出图A中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_。(3)A中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二种氧化物可以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0.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颍同学取12.0g该混合物加入到100.0g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107.6g的澄清溶液。计算:(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

6、量是_。(1)反应结束后澄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1. 图1是70时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物质的溶液逐渐降温,析出固体的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2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_相似。(填“A”或“B”)(2)图1中,温度从70降到50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由图2可知,t2时将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到5%,需加水的质量是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A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Bt1

7、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B物质需要的水更少D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12.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其中甲车间废水明显呈酸性,呈酸性溶质可能是氯化氢、硫酸、硝酸的一种或几种,现对甲车间废水进行探究废水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1)该废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呈_色(2)所加试剂Y为_(填化学式,下同)(3)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呈酸性的溶质为_乙车间废水呈碱性,废水中溶质的组成可能由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为

8、探究其组成,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填空。探究活动:(4)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X溶液后,观察现象_(5)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Y溶液后,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钾。能证明该结论的现象是_。(6)经检验,废水中还存在硝酸铜和氯化钡,则应在_车间(填甲或乙),现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可变废为宝,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图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1)甲组同学利用A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

9、粉。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C装置。C装置中的试剂是_溶液(填试剂名称)。(2)A中烧瓶内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假设装置A中气体均完全参与反应,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按AC1BC2D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过一会打开K2,排尽B中空气后,加热B中足量的氧化铜固体,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第二个

10、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打开K2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两个装置C中试剂相同,装置C中的试剂是_。经计算可知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融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胆矾研碎、海水晒盐、冰融化成水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

11、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解析】解:A、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间隔,故A错; 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B错;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C错;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D正确。 故选:D。A、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间隔;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熟悉物质的构

12、成微粒。3.【答案】B【解析】解:A、由于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所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故A正确; B、鸡蛋壳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能和食盐水反应的,所以不能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柠檬酸中含有酸,碳酸盐和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加入果汁、白糖和水即可制得汽水,故C正确; D、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的杂质、异味及色素,而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B。A、根据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分析解答; B、依据鸡蛋壳的成分是碳

13、酸钙,碳酸钙不能和食盐水反应的情况分析解答;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柠檬酸中含有酸,碳酸盐和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根据过滤难溶性杂质、吸附可溶性杂质等净水的措施来分析解答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处理一些问题4.【答案】D【解析】解: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低,错误; B、硬水经过吸附、过滤不能变成软水,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D、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正确; 故选:D。

14、A、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解答; B、根据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答案】C【解析】解:由4KO2+2X=2K2CO3+3O2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氧原子是12个,反应前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CO2; A、X由碳元素、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物质较多,例如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因此检验饿氧化铁不能用燃烧的木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3:8,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是无机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6.【答案】D【解析】解: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