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9675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纺纱织布B. 粮食酿酒C. 在甲骨上刻文字D. 用石块修筑长城2.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 KMnO4B. KOHC. HClD. NO23.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粒子有6个质子B. 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C.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D.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4.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

2、尽的B. 用肥皂水和二氧化锰都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D. 煮沸含钙、镁离子较多的地下水易生水垢5. 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B. 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C. 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D.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6. 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柠檬pH=2.3B. 青苹果pH=3.1C. 西瓜pH=5.8D. 柿子pH=8.57.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稀释浓硫酸C. 测液体pHD. 检查气密性8. 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3、 Na+,Ca2+,NO3-,CO32-B. NH4+,Cu2+,Cl-,SO42-C. Ba2+,K+,OH-,NO3-D. Na+,K+,NO3-,Cl-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8.0分)9. 用化学式填空(要求:化学式中的元素种类和化合价,都限于下表所列)元素名称氢硫氧钙化合价+1+6-2+2金属氧化物_;分子中含有多个氧原子的非金属氧化物_;酸_;碱_;盐_;10.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_,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用硫酸除去

4、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11. 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 NaCl B NaOH CCaO(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2. 橄榄油营养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容及制皂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5、(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_。(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_作用。13.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_,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_;(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4. 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同时还生成氯化钠(Na2CO3+CaCl2=CaCO3+

6、2NaCl)。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一40134二80168三120202四150232(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g。(2)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5. 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7、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D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转化为E的反应:_。B转化为A的反应: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16.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料: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成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时产生

8、白烟(生成NH4Cl固体)。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装置相同。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填“m”或“n”)端,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2)猜想与假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3)讨论交流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假设_不合理。请你说明不合理的理由:_。(4)査阅资

9、料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5)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组次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相互评价第一组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 _ 都不溶于水第二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2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其理由是 _ 。第三组溶液无明显变化第3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你认为其理由是_ 。写出1、2小组的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1组_;第2组_。(6)实验反思针对上

10、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答案】A【解析】A、高锰酸钾是由

11、金属盐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属于盐,A正确; B、氢氧化钾是碱,B错误; C、氯化氢是酸,C错误; D、二氧化氮是氧化物,D错误; 故选:A。根据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分析;本题是盐的概念的考查。3.【答案】C【解析】解:A、由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该粒子有16个质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12、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A、淡水资源是有限的,A错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二氧化锰不行,B错误; C、泥沙太大,活性炭不能吸附,C错误; D、煮沸含钙、镁离子较多的地下水易生水垢,D正确; 故选:D。A、根据淡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B、根据生活中利用肥皂水区分硬软水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分析; D、根据煮沸

13、后钙镁离子溶解性降低分析;淡水资源非常短缺,活性炭是由于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才能吸附。5.【答案】B【解析】解:A、白糖和食盐具有不同的味道,在日常生活中鉴别白糖与食盐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但实验室中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故A方法正确; B、黄铜和黄金的颜色都是黄色的,所以不能用观察法鉴别黄铜和黄金,故B 错误; C、酒精与白醋具有不同的气味,所以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与白醋,故C方法正确;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具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故D方法正确。 故选:B。A、根据白糖和食盐具有不同的味道以及日常生活中鉴别白糖与食盐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但实验室中不能

14、尝药品的味道进行解答; B、根据黄铜和黄金的颜色都是黄色的进行解答; C、根据酒精与白醋具有不同的气味进行解答; D、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具有烧焦羽毛的味道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白糖和食盐的物理性质,黄铜和黄金、酒精和白醋、羊毛和涤纶的化学性质,难度较小。6.【答案】A【解析】解:A、柠檬pH=2.3,小于7,呈酸性; B、苹果pH=3.1,小于7,呈酸性; C、西瓜pH=5.8,小于7,呈酸性; C、柿子pH=8.5,大于7,呈碱性; 呈酸性的物质中,柠檬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强, 故选:A。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