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0534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冲刺密押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冲刺密押题一、简答题1 我国农村的生育文化发生了哪些改变?【答案】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中形成的思想理沦、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农村社区的生育文化既有所保留和继承,同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主要发生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育观念从生育目的来看,在我国传统农村,主要表现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社区,这一观念仍然普遍存在。从生育子女的数量期望看,传统农村社区里讲求多子多福,人们往往希望

2、有更多的子女,特别是更多的儿子。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转变这种多注電孩子数量的观点,人们开始更重视子女的质量,更讲究优生优育优教。从生育孩子的性别取向上看,传统社会历来的男孩偏好有一定程度的转变。虽然仍还有很多人希望生男孩,但以往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抛弃。(2)生育风俗习惯主要表现为传统农村社区一些带有封建、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正在被破除,一些新的生育风俗习惯应建立和发扬。(3)生育知识和技术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区人们所掌握的与生育相关的科学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妇女地位的提高,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妇

3、幼保健等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不断地提高着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2 农村文化变迁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答案】农村文化变迁的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文化变迁的根本性动力。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本上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2)非农化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加速传统农村文化的变革。“非农化”对中国农村发展而言,是一个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也是农村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3)传统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冲击下发生变迁。城市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来影响农村文化,促使农村文化的变革。大众传

4、媒是影响和改变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通过广播和电视等现代化传播工具,知识结构、社会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心态等发生了显著变化。(4)农村文化变迁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近代以来,农村文化逐渐处于开放中,随着交通信息的发展,具有民族特性的农村文化走向世界,而其他国家的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也为它所吸收。(5)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把城市的现代文化引入农村,促使传统农村文化的变革。 3 我国农村扶贫有哪些实践经验?【答案】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对扶贫实践的积极推进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农村扶贫的实践经验主要

5、有五个方面:(1)积极推进开发型扶贫和文化型扶贫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成立了专门职能机构,为扶贫工作制定和实施专门规划,并依靠政府力量,充分利用政府在民间的诚信形象,使扶贫规划得以贯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开发型扶贫,并在部分地区开展文化型扶贫实验。其中,尤以文化型扶贫更为突出,这是我国扶贫事业中的新创造。(2)以综合国力的增长为坚强依托综合国力的增长,尤其是经济增长,是所有农村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我国政府长期贯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大力推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进而使农村扶贫事业有了坚强的依托。我国扶贫实践表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强化政治意识形态的路

6、线,确立实事求是原则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大胆实施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3)突出科教扶贫的地位要使贫困人口真正适应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我国政府对农村的科教扶贫相当重视。(4)因地制宜开拓扶贫新路我国在总结计划经济时期和扶贫开发初期的盲目开发教训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开发扶贫策略。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巨大,使同一个总体扶贫战略需要与这些因素结合考虑。(5)扶贫到村、到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开始强调扶贫到村、

7、到户。并将使用了16年的“国定贫困县”改称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扶贫观念上迈进了一步。 4 如何理解土地制度变迁是农村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答案】土地是社会生产、人类生存之本,土地制度对社会发展起着深刻的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社会生产力变化,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土地制度自始至终也在不断变迁。农村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中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在农村,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更加偏向于向土地投入资本、劳动来获得财富。所以,土地制度对农村生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土地制度适应农村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时,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的

8、推动作用;当土地制度不适应农村农业生产力时,就表现为消极的阻碍作用。 5 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答案】要想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农民工一定要增强法律观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获得社会保障的基础和关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保障,是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有利于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减少或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2)劳动部门要通过执法检查,明确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整改,补签合同。(3)建立有效的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这个就必须坚决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对恶意拖欠农

9、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下大力气整治。(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或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等。 6 什么是城镇体系?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有哪些原则?【答案】(1)城镇体系的含义城镇体系是指多以城镇为对象,农村多为兼顾,作为区域性规划这是有很大欠缺的、不完整的,不符合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一般的区域发展规划应以该地区的城乡为一个整体,涵盖该地区以某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等城市为中心,以若干中小城市为中介、与众多中心城镇或小城镇和农村组成的网络、体系。(2)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原则强化城市的中心功能;提高各级城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镇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密切城乡联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