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821913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B )从屈辱到崛起、从 到独立富强,经过67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从温饱不足、 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67年的 ,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A.积重难返 倍受 栉风沐雨 B.积贫积弱 备受 栉风沐雨C.积重难返 备受 风雨飘摇 D.积贫积弱 倍受 风雨飘摇【解析】积贫积弱: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难以解决。备受、倍

2、受:备,完全、周遍,是从“范围”角度着眼的;倍受,加倍,是从“程度”角度着眼的。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文中有艰苦奋斗之意。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与语境不合2.填在横线处,与语段含意最为吻合的一项是(3分)( C ) , 。古今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袁枚在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爱因斯坦则说:“在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

3、些真知灼见,发人深思。A.去糟粕,辨真伪 B.博览群书,多多益善C.知贵精,不贵多 D.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解析】本题属于理解一段话的内容,前面没有考过。语段中有一些干扰内容,考生需要明确重点在哪里,这考验他们全面解读文本的能力。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人们逐渐意识到, , , 。 , 。 。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创新能力除了用一组指标来评价其发展水平观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现在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种“社会动力”决定了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持续推动发展的“社

4、会动力”A. B. C. D. 【解析】语句衔接题。语句设置体现了这样几个原则:一是整体解读原则,要有大局感;二是注意重点原则,如关联词语,如“除了”“更重要的是”;三是首尾衔接原则,如社会动力在的结尾和的开头出现,证明二者衔接。4.在下列高一年级各班为参加学校运动会制作的标语牌中,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 C ) A.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B.八班一声吼,地球抖三抖 C.青春活力扬,雄风震赛场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夺冠军死不还【解析】标语类型前面没有考过,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励志标语要注意场合,情感适当。不过激,也没有不及。5.下面是“江老师70岁生日庆祝会”上的一段发言,其中表达全恰当的一项

5、是(3分) ( A )今天是江老师的70诞辰。我作为老师三十年前的莘莘学子,参加今天的活动倍感荣幸。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风华正茂的江老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就连我们这些学生好多都已经年过半百,进入天命之年。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今天我们相聚一起,一要表达对老师养育之恩的感激;二要祝愿老人家身如南山石,寿比不老松。今后,老师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直言,学生们定会鼎力相助。A. B. C. D. 【解析】语言得体。前三次也没有考过。诞辰很具有迷惑性,一般考生会认为该词只能适用于已经去世的人。但实际上可以适用于生者,只要受人尊敬即可。另外耄耋、天命考查年岁,年年岁岁花相似带有让人

6、珍惜时间之意,适合此处场合。本题兼顾得体、文化常识,综合性较强。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叶秀发传宋 濂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俄以

7、前事论夺。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命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疾作,上书乞致事,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人劝其何自苦如此,秀发曰:“不可。吾死后,彼必残吾民以逞。”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以究心边事为祝,无他言。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如此。绍定庚寅

8、九月卒,年七十。赞曰:濂尝读国学进士王若讷记秀发桐城斩谍事,未尝不流涕而叹也。当金人陷蕲,士大夫析圭儋爵者或纳款卖降之不暇,有若秀发者,官仅一丞耳,则不顾妻子,婴城固守,法宜在所褒嘉,顾以擅斩而罪之,果何道耶?国之政如此,将何以致乎治耶?宋自是而微矣。呜呼!自古当季世变白为黑,倒上为下,若斯之类甚众,人所不能堪,而秀发安之,抑贤矣哉!(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望:怨恨)A亟斩于城门以徇 徇:示众 B无一毫觖望意 望:期望 C婴城固守 婴:环绕 D宋自是而微矣 微:衰弱【解析】实词考查回归常见文言实词和课本,徇、望、婴、微,除了婴,其他都在

9、150常见文言实词中。即使是婴也是课文陈情表中出现的,“祖母刘宿婴疾病”,意思与此处一致。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深入课本和基础。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叶秀发是为李诚之伸冤)A叶秀发在他父母去世后,都辞官回乡守孝,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孝心,同时也是因为当时社会礼仪的约束。B桐城之战后,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不能保全百姓的做法,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C史弥远当政的时候,他向经历或了解桐城之战的人询问叶秀发的情况,听后他很赞赏秀发,并重用了秀发。D作者对叶秀发在那黑白颠倒的乱世所受的冤屈深表同情与愤慨,同时也对秀发安然处之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10、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4分)(1)事情结束后,大帅忌恨这功劳不是从自己这里产生的,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了金国间谍是非法的。(4分。1句1分,全对得4分。)(2)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4分)(2)我们能够保全头颅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4分。1句1分,全对得4分。)【解析】文言翻译有些难度,但与教材结合密切,如阃,在指南录后序中就有东西二阃,另外考生要知道两个桐城不一样,前者是人,后者是地方。考查了学生对原文上下文的解读深入程度以及对课本知识的巩固程度。9叶秀发的“

11、忠义”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4分)力保桐城;为李诚之鸣冤;致仕后力劾贪墨吏;同列问疾却心系边事。(4分。每点1分)【总体分析】从选材看,前三次考查的是墓志铭、赠序、书信,这次考的是人物传记,分别是记叙文、夹叙夹议、议论文。江苏高考的基本题型都包含了。文本理解不难,精神内涵体现了家国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有正能量。文字理解也没有什么障碍。从题型看,近两次都没有考查虚词,侧重于内容分析概括,与去年高考吻合。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西涧注即事示卢陟韦应物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余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注】西涧:

12、在滁州南岩寺内。10.请简要赏析诗篇中间四句的写景特色。(5分)视听结合,以动(声)衬静(2分)通过山林中的濛濛细雨、湖面的处处涟漪以及山中传来的阵阵伐木声,营造了一种清幽寂静的环境氛围,(2分)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1分) (共5分)【解析】写景特色包括选取典型景象和写景手法,这是江苏设题的特点,考查考生答题的规范程度。11.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对晚生卢陟的关切之情;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之情。 (6分。每点2分)【解析】情感从热爱山水、远离喧嚣、关心卢陟三方面。诗歌中多有提醒,如忘情、无余事、尘喧、散烦缨等。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到位程度。【总体

13、分析】这首诗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材。从题目看,属于寄友诗,从内容看,属于山水诗,从情感看,又含有摆脱世俗的想法。因此考点比较丰富。设题立足写景和情感两方面,亦不为难考生,与近三年江苏高考命题十分吻合。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君子之德风,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小人之德草(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则孤陋而寡闻(4)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5)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如私语(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8)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解析】名句默写:课外名句一难一易,课内的有易错字,如鳝、阑、箫,但多数语句不难。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槐树下的战争老 舍一号搬来了两家日本人,一共有两个男人,两个青年妇人,一个老太婆,和两个八九岁的男孩子。自从他们一搬来,冠晓荷俨然自居为太上巡长,他命令白巡长打扫胡同,通知邻居们不要教小孩子们在槐树下拉屎撒尿。他嘱咐倒水的“三哥”,无论天怎么旱,井里怎么没水,也得供给够了一号用的“日本人是要天天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