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56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499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56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56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56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56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形式教育【答案】形式教育包括形式美和美的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美指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 美的形式是审美对象的外部表现形态和内部结构方式。形式美可以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美的形式则与美的内容意蕴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2 审美态度【答案】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在从事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色,观看绘画、电影、戏剧,朗诵诗歌,欣赏音乐时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审美态度就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

2、理状态。这种态度既不同于实用态度,又不同于科学态度。它与实用态度的不同表现在:它并不是致力于为下一步的行动和行为去进行准备,也不关心下一步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更不构成达到这个目的手段,一旦把注意力转移到实用生活目的时,审美态度便不再存在了。 3 荒诞主义戏剧【答案】荒诞主义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和形成,而后流行十戏剧舞台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是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底啊在欧洲出现的贝克特、尤内斯库和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定人类存在的意

3、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是二战后西方一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荒诞主义戏剧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只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4 实践美学【答案】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派,为其学派的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实践美学的理论含义有四个方面: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根本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亦即人类能动地探索、征服、改造客

4、观世界的主体性实践;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实践就是自然的人化;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 5 世界文学【答案】世界文学是指由各民族文学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而融汇发展形成的世界性的文学,与民族文学相对。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最早由歌德提出。他于1927年与爱克曼谈话时,说自己读了中国小说好述传得到的启示,认为世界文学的时代己经到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也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在共产党宣言中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世界文学”的形成。对“世界文学”的概念有两种理解:今后的文学产品越来越世界化。现代世界,由于交通便利和传播媒介手段的现代化,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开通,以及

5、语言障碍的渐次破除,整个人类文化已连为一体; 由于将人类各民族的文学遗产看作是世界的公共财产,这样文化的民族性渐次让位给世界性。6 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答案】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信中,针对拉萨尔在剧本的观念图解式提出的文学理论观点。“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马克思所维护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规律,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观念化的倾向。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造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对莎士比亚创作

6、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7 审美理想【答案】审美理想是一种特殊的理想,是因为审美理想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从一般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提升的超越精神,体现着人对生存意义不断探询和追问的最高心灵旨趣,而人的这种向着未来不断探问、寻求人生境界不断超越的超验追求精神,也正是审美活动一种特殊意义。8 技术美(功能美)【答案】技术美(功能美)给人的愉悦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生理快感,美感和某种精神快感。在当代,越是高档的产品,美感在这个复合体中占得比重就越大。 二、简答题9 简述自然美产生的根源。【答案】(1)自然美的

7、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2)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3)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10简述环境美。【答案】(1)环境的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指人在现实中各种外部条件(包括社会和自然)的总和。狭义:指生活、劳动的具体场所,如城市美等。(2)环境与人的关系人创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又给人以影响。人不仅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制造各种产品,而且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安排环境。环境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方便,同时还要求美观。外部

8、环境常常表现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并且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3)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城市美的深刻见解对城市美的理解a. 从广义理解城市美,“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积累。城市是文化的体现”。b. 从狭义理解城市美,“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需要有美好的空间和景观它们有着比建筑美学更为广泛的内容”。城市美的创造和欣赏(宏观方面研究环境美)a. 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美产生于整体的完善,城市美不仅着眼于单幢建筑和建筑群组的结合,还要着眼于建筑物与自然的结合,而更重要的要着眼于人。b. 论述了城市特色的美。这种个性可从城市的整体上去发展,在城市的整体中体现特

9、色的美。城市特色的美还可以从个体建筑中去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环境美化问题a. 生活环境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方便,同时也要注意美观,体现一种审美趣味。b. 在创造正常的劳动环境方面,色彩和光线具有特殊地位,因为它们可以刺激和稳定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或降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c. 合理地安排劳动环境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又可以使劳动环境美化,从而对劳动者的精神状态产生良好影响。 11简评“移情说”。【答案】(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代表性美论之一。这种美沦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2)这一理论在抓住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的同时存在较大片面性:过分强调感情。人的审美活动决小仅仅限于感情,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现。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