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039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一、简答题1 社会运动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 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重要的理论观点?【答案】关于社会运动的形成和演变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集体行为论; 资源动员论; 框架建构论; 政治过程论;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理论观点主要表现为:(1)集体行为论基本观点包括:a. 在价值立场上,对社会运动基本持负面看法,认为社会运动的发生和存在是一种社会病态,是破坏性的、危害性的; b. 在理论逻辑上,用非理性的不良清绪去解释社会运动的爆发和进程。(2)资源动员论社会运动不是盲日的、非理性的不正常行为,而是理性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正常行为。

2、社会运动本身还会消耗其他资源,不是仅凭匹夫之勇就足以支撑的。对社会运动的发生和进程的影响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运动的资源动员能力,包括能获取的资源的总量和资源使用的效率。社会运动领袖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动员下作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和竞争。第一,整个社会的富裕和发达程度,决定社会运动能够动员的资源的总量和基本类型。第二,所有社会运动作为一个部门与非社会运动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第三,不同“社会运动业类”之间存在资源竞争。“社会运动业类”是指持相同社会变革倾向的所有社会运动组织。第四,同一运动业类内部,不同运动组织之间也存在竞争。(3)框架建构论参与社会运动是理性行动,潜在的社会运动参与者都是理性人,强调对

3、思想的动员。思想动员的根本任务是要将原本不同步调的思想统一起来,实质是建构一个概念框架,并向潜在的运,努力说服他们接受。人的思想是可以被建构和操纵的。 动参考者“推销”框架建构是个竞争性的甚至对抗性的过程,很多社会势力都在向民众推销自己的概念框架,压制别人的概念框架,以达到巩固自己、瓦解对手的目的。框架建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操纵性过程,但思想并不是可以完全操纵的,一个时代主流的合法性观念为思想操纵的可能性设置了一个限度。(4)政治过程论坚持社会运动参与者是理性人这个基本理论假设,更关注“政治机会结构”对社会运动发生和过程的影响。社会运动本质上是居于体制内的当权派与遭到体制排斥的“挑战者”之

4、间的对垒。影响社会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机会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第一,政治体制的开放程度; 第二,在体制内部,精英之间保持立场和行动一致的程度; 第二,体制内精英支持社会运动的意愿和可能性; 第四,国家镇压社会运动的能力和倾向。(5)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运动研究的两大传统是以勒庞为渊源的西方研究传统和以马克思为源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两大传统的根本区别第一,西方传统偏重研究中小型的、改良陛的社会运动,而马克思主义传统偏重研究大型的革命性运动。,即解释社会运动发生、发展和衰败的规第一,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世界”,即怎样运用革命去实现人类的解放,

5、研究无产律; 而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主要目的是“改造世界”阶级的路线、策略和手段。马克思主义传统关于社会运动的观点第一,革命运动本质上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是阶级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小可避免的。第二,只有革命才能彻底打破落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梗桔,实现生产力的彻底解放,大步推动社会进步,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步骤和手段之一。第三,革命的目标及诉求、组织方式、所能取得的社会效果,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2 请简要叙述城市化道路的几种主要观点。【答案】(1)城市化道路的含义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

6、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镇)。(2)中国城市化道路主要观点小城镇重点论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当主要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城市化。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在中国要将多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依靠现有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新建城市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此,应通过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城镇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中等城市重点论主张选择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走西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容易出现现代城市病; 而在农村就地实现城市化,由于传统农业社会惰性力太强,阻力太大,同时自然条件也不允许。只有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办法,

7、即直接有计划地建设和发展中等城市,才能解决我国的城市化问题。大城市重点论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城市化的现阶段,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具有突破人为控制的自然冲动,以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为基本模式; 而在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城市化则表现为集中度相对分散化。中国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不具备分散发展小城镇的条件。并举论,进入90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在继续交锋的同时,也出现了相互取长补短的趋势。“并举论”即我国的城市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镇)并举的道路的观点,便是在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利弊基础上提出来的。(3)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

8、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 3 什是社会制度? 制度是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答案】(1)社会制度的含义社会制度又称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2)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价值观与价值判断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与非、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幸福与痛苦、值得与不值得、应该与不应该、合理与不合理等的一种感受、认

9、识和主观判断。从习俗规范,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再到法律制度乃至社会根本制度,都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判断的体现。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是制度的核心要素,通过规则和对行为的奖惩,制度可以起到相互影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规则是引导和指导社会成员进行行为选择的原则。在人类社会制度中,较为常见的制度有习俗、道德、规章、纪律、法律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形式。组织设置从制度结构角度来看,组织设置是操作层面的规范系统,制度在操作层面是以组织形式出现的,即制度要依靠组织机构来推行或实施。权力体系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权力是指一种让自己的意志得到其他人执行的能力,即能够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意图去行动的能力。强势社会力量是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一种力量会体现出优势。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