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024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一、名词解释1 蒲松龄俚曲【答案】蒲松龄俚曲是清代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清代初叶,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将聊斋志异中的部分故事,采用当地方言和元、明、清时广为流传的各种小曲,编写成有说有唱、通俗易懂的民间说唱形式,为其家乡(山东淄川一带)群众世代传唱,人称“蒲松龄俚曲”或“聊斋俚曲”。蒲松龄但曲共有墙头记、磨难曲等14部作品,目前已搜集起13部,最有代表性的当推磨难曲。蒲松龄但曲中共用了53个曲牌,主要来自元明以来的小曲(如耍孩儿、玉娥郎等),少数来自明清的戏曲(如梆子腔等)以及一些船歌、山歌和少数民族乐曲,口前搜集到的有耍孩儿、银

2、纽丝等12个曲牌。蒲松龄但曲较多地运用了拖腔、装饰音和滑音,并结合淄川方言,在唱腔韵味上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伴奏形式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表演时往往只有一个演员演唱或说白。其音乐风格质朴、优美,体现了民间歌曲的艺术风格。 2 三分损益十二律【答案】三分损益十二律是我国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生成十二律,生律过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律篇,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各律之间音程关系并不均等,存在大半音(204音分)和小半音(90音分)的差别,因而所生出的最后一律仲吕不能循环复生黄钟,无法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也由此揭开了中国历

3、史上长达两千余年探索平均律制的篇章。十二律产生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这说明当时的音乐活动己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3 蔡元定十八律【答案】蔡元定十八律由南宋蔡元定(1135-1198)所创律制,记载于律吕新书中,是在“三分损益法”生出十二律后继续生六个变律(变黄钟、变林钟、变太簇、变南吕、变姑洗、变应钟),置于其同名正律之后,形成十八律。十八律解决了三分损益律音阶转调后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使在十二个调高上构成七声音阶时,能够统一成一种正声音阶结构模式,在律学研究方面是一个突破。由于十八律仍限用十二正律为宫,因此仍属于十二律体系。其缺点在于,仍未脱离三分损益律的局限,无法根本解决黄钟还原问题,不

4、能循环往复地旋宫。 4 葛天氏之乐【答案】葛天氏之乐是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八支歌的内容分别是: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 玄鸟表示崇拜氏族图腾,即一种黑色的鸟,有人认为是燕子; 遂草木祝愿草木茂盛; 奋五谷祈求五谷丰收; 敬天常歌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达帝功歌颂天帝的功德,希望天帝保佑; 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和地神的恩惠; 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吃用不尽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出一幅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5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5、答案】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称九宫大成谱,乐谱集,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由清庄亲王允禄奉乾隆帝之命编纂,由律吕正义馆乐工常熟清、曲名家周祥钰和邹金生、徐兴华等人采集民间与内府所藏词曲乐曲编订而成。全书共82卷,收有2094个曲牌(包括南曲的引曲、正曲、集曲和北曲的只曲),连同变体共有4466个曲牌; 北套曲185套,南北合套36套,共220余套。包括了唐宋诗词、宋元诸宫调、元明散曲及明清传奇的曲调,并区别正字、衬字,注明工尺、板眼,是研究南北曲音乐的一部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目前,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刘崇德校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有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曲选(傅雪

6、漪选译),为研究该谱集提供了重要资料。 6 八十四调【答案】八十四调是中国古代宫调理论体系,由隋代音乐家郑译、万宝常在融合汉传统宫调理论和苏祗婆龟兹宫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见于隋书,然而在实践中,非平均律律制中存在很难解决的旋宫问题,因此八十四调是受限制的。这一埋论的提出,反映了西域音乐传人后对中国音乐调式体系结构的影响,并促进了当时的律制改革。 7 潇湘水云【答案】潇湘水云是一首古琴曲。南宋郭沔(字楚望,生卒年不详)所作,最早刊印于明代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中。南宋时期,元兵入侵,郭沔定居于湖南衡山附近。湖南境有潇

7、、湘二水,还有传说中舜帝埋葬的九嶷山。乐曲描写了作者泛舟于潇湘两水汇合之处,欲远眺九嶷山,却被云雾遮蔽,由此不禁触景生情,引发出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潇湘水云原为10段,清代发展为18段,由引子、尾声和四大部分组成,通过散音、按音、泛音的不同音色以及大幅度的吟揉手法,描绘了或轻雾缭绕、水波苍茫,或奔腾翻涌、云水激荡的场景。全曲气势壮阔、结构严密、寓情于景,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首难得的优秀琴曲,也是当代琴家经常演奏的经典曲目之一。 8 正声音阶【答案】正声音阶是中国古代音阶形式。其结构特点为:七声,半音位于四、五级和七、八级之间,也即五正声之外含变微与变宫二个变声。这种音阶形式的理论根据源

8、于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篇的生律次序,在传世的先秦文献中并无结构及各级阶名的直接记载。从洛庄汉墓编钟的测音看已有其存在,荀勖笛律中称之为“正声调”。20世纪20、30年代以来,又称为“古音阶”,后又名“雅乐音阶”,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正声音阶”。 二、选择题9 元杂剧的结构通常由( )折构成。A. 一折B. 二折C. 三拆D. 四折【答案】D【解析】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汉族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10西厢记的作者是( )。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王实甫【答案】D【解析】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11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属于( )。A. 弹拨乐器B. 打击乐器C. 拉弦乐器D. 吹奏乐器【答案】A【解析】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12“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出自以下哪部论著( )。A. 唱论B. 中原音韵C. 梦溪笔谈D. 曲律【答案】A【解析】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曲子动听,而竹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