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名词解释1 微域性分异【答案】微域性分异是指由于受小地形和成土母质的影响,在小范围内最简单的自然地理单元既重复出现又相互更替或呈斑点状相间分布的现象。它是最小范围的地域分异,一般可以根据微域分异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地貌部位差别是最重要的微域分异。微域性分异在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在没有切割的平原地形中表现最为明显,如东北平原在小范围内随小地形山高到低的变化,发生羊草杂类草草甸黑钙土,碱蓬柱状碱土及羊草盐化草甸土依次更替又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微域性的表现。 2 隐域性【答案】隐域性指由地势起伏而导致水平地域结构发生异化的现象,又称内地带性地域
2、。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由于岩石组成、地形起伏、地质构造等所引起的大的山地、高原、平原等都是典型的非地带性自然综合体。 3 水圈【答案】水圈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主要指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着的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水,按照水体存在的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海洋、河流、地下水、冰川、湖泊五种主要类型。它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
3、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同时,它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 4 黄土地貌【答案】黄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典型的黄土地貌的特征有: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侵蚀方式独特,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作用,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的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或称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等;沟道流域内一般有三级地形面。地貌类型主要有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 5 季风【答案】季风是指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
4、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故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地形态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通常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 6 冻融作用【答案】由于气温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水和地下冰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土层反复冻融,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导致岩(土)体破坏、扰动和位移,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冻融作用包括冻胀、冻裂、冰劈、扰动、滑塌等
5、许多复杂过程,于是形成各种相应的冻土地貌。有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它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使岩石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7 沉积岩【答案】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又称水成岩。它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风化作用是沉积岩的物质来源的主要渠道,风化的岩石颗粒,经大气、水流、冰川的搬运作用,到一定地点沉积下来,受到高压的成岩作用,逐渐形成岩石。它保留了许多地球的历史信息,包括有占代动植物化石,沉积岩的层理有地
6、球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8 经度与纬度【答案】某一地点的经度,即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即经度的零度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180线是重合的。一地的纬度即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赤道纬度为0,由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的称北纬,南半球的称南纬。 二、分析题9 简述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答案】(1)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
7、规律。(2)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地带性,以及一些影响范围较小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表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产生地表热量分带。由于热量的不同又进一步引起大气运动、降水、土壤、植被等地带分异,导致各个地带的地表环境沿纬线延伸,产生南北向的变化。干湿度分带性:由于海、陆对太阳辐射的不同反响,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干湿
8、度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自然综合体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分化。垂直地带性:由于山地的水热条件随高度而变化,而导致气候、植被、土壤、自然景观等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按垂直方一向发生有规律的分异,山地的垂直带谱特征取决于山地所在的水平地带和山地的高度、走向等。在足够的降水条件下,纬度越低,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数越多,则垂直带谱越完整。其他一些影响范围较小的地域分异规律如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地貌部门与小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等。 10论述能量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答案】能量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力影响地壳运动(即内力)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起伏,
9、如大陆和大洋盆地、构造山系和凹陷盆地等,是地表形态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力。内力是非地带性的,不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制约,在寒带及热带均可形成大洋或高山:外力不断地对内力产生的隆起部分进行剥蚀和侵蚀,并把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沉降的低地、湖盆或海盆中。(2)外力影响内力形成了基本的地貌骨架,外力却在不断地修改这些地貌骨架,最后形成了地貌的现有特征;对地貌影响最大的外营力是风化条件,温度与雨雪的数量是决定风化条件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气候带中地貌发育的特点不同。寒带气候地貌a. 寒带地区全年大部分低温,岩石受强烈风化,形成大量的碎石,在山区形成了寒冻剥蚀的中、低山地形;雪和冰川造成多种多样的地形,格陵兰和南极洲内部有大片的积雪平原,山区有冰川;冰雪条件下,草木不生,形成单一的雪漠景观。b. 无冰盖处是大片冰冻地区,由于常年冰冻,在平原、苔原上形成湖泊和泥炭沼泽;常年冰冻在高山苔原中进行着剧烈的寒冻风化作用,地形比较缓和,堆积了大量的风化产物,多为多角石块和多边形土。温带气候地貌温带地区的地貌发育决定于温度变更、雨雪数量、土壤特性和植物覆盖等因素。森林地带,降水量保证了地表径流的形成,形成的侵蚀河谷是水成的河谷地貌带;沙漠地带,空气极度干燥,温度变化剧烈,地貌主要是由物理风化造成的干裂、吹蚀及堆积等基本形态。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