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78350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导学案: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4树立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逐步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自主学习】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一)黄土高原概况1黄土高原的位置:位于我国的,地处黄河与海河地区。2黄土高原的范围:以西,以东,以南,以北的广大区域,面积平方千米。3地表特征:土壤除若干外,地表大部分被 覆盖。(二)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程度:黄土高原发育,地表,是 和 上水土流失的地区。2水土流失危害的概况:水土流失是开

2、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既造成了当地的恶化,也影响了的发展。3水土流失危害的表现:(1)对耕地的影响:使变薄,流失,下降,导致农作物降低。(2)对黄河的影响:使大量汇入黄河,储量剧增;泥沙淤积在河床,使河床抬升,成为“”(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的发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既有 ,也有 ,其中 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自然要素特性及表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特性表现1.地理位置_ 从_向山地高原过渡 从_向干旱过渡 从_向草原过渡 从_区向牧业区过渡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2.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由_组成,土质疏松,_很多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3.气

3、候及降水不均匀性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_多_容易造成水土流失4.自然灾害频繁多发性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_、_、_等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一)自然原因(二)人为原因1人口压力(根源)(1)由于低,落后,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2)随着,不断减少, 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人类活动过程结果_ _开荒耕作抛荒开荒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破坏加剧水土流失_ _开挖表土弃土、弃渣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 能力降低建窑洞、修路、修建水利设施扰动植被、土壤3破坏植被。(1)表现:战国前覆盖率 以上;1949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已不足 ;1985年降至 ;现在植被覆盖率有所

4、上升。(2)方式:、伐木烧薪、战争、。【讨论】1.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区?北部的边界与哪些地理事物的分布大体一致?2.黄土高原上黄河中游的流向是怎样的?此段是否会发生凌汛现象?夏季暴雨对黄土高原的地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殊? 当地气候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4.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恶性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典例精析】选择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人图中空格内。A水土流失 B土地退化 C人均耕地减少 D破坏植被 E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F自然灾害频繁 G燃料需求增加【检测清盘】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据此回答14题。1该地应为我国的

5、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2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C风力的沉积结果 D内力作用的结果3引起本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垦荒 D砍材取薪4“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B林草生长更为茂密C原有林草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D水土流失得到抑制5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6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 ( )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

6、物源和触发机制7关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联合国计算的本区人口承载力为低于30人平方千米,北部低于1 O人平方千米。而实际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开垦指数达到极限。一些地方两年水土保持开展面积累计已超过当地土地总面积,但保存下来的所剩无几。据此回答810题。8关于黄土高原环境及其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人口承载量最大的地区 B是我国降水量最少、气候最干旱的地区C是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D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但自然环境条件比较稳定的地区9

7、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10下列说法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表现的是 (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区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1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河12下列省区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山西省C西藏自治区 D黑龙

8、江省读右图回答1315题。13下列对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C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 D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14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B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CA地地形特点是由风力作用的结果DC地水的溶蚀作用明显15有关图示地区的开发方式正确的是 ( )A地区地形开阔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地区降水较多,水利工程要考虑结冰期的影响C地区应改良小麦品种,增加优质小麦产量D地区应大力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16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 )A秦岭B太行山C巫山D大兴安

9、岭17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A冰川侵蚀B地壳运动C流水侵蚀D风力沉积18民间流传有“陕西十大怪”的民谣,其中第六怪为“房子半边盖”。陕西人对此的解释为:房子之所以半边盖,主要是要让“肥水不流外人田”。(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冬暖夏凉好运来。)请思考:陕西人为使“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房子半边盖,这说明了陕西气候的什么特点?*19一位外国朋友曾这样说过:“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毛细血管的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请思考:这句话反映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何种危害?20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 山,北到d ,南到c 。(2)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3)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其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 。【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