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74671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双关【答案】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 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7对偶答: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

2、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2 偏旁【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都是偏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旁。 3 指事【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

3、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4 次方言【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

4、字归入四声。 5 助动词【答案】助动词是指用在动词之前,起辅助动词作用,表示可能、必要或意志愿望的词,又称作能愿动词。表可能的有:能、能够、可能、会,表必要的有:要、应该、应当,表意愿的有:肯、敢、愿意等。 6 语流音变【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

5、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7 借代【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6、8 谓词性词组【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他”。 二、简答题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指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与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

7、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10什么是修辞现象的词汇化现象。请举例说明。【答案】(1)修辞现象词汇化的内涵修辞现象词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言语交际中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临时修辞现象,它是由偶用的修辞现象经过常用一固化一词汇化这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转化而来。修辞现象词汇化的产物是具有特定语言效果的新词新义。(2)举例分析修辞现象词汇化有些词语是通过修辞现象词汇化固定下来的,随着被广泛使用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最后该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例如:,但不要刮风。 刮风(比喻做事只是一阵子热闹,既不深入也不持久)

8、:要搞“厕所革命”台阶(借指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大家的努力,销售部的业绩又上了一个台阶。天价(夸张为难以想象的高价格):两亿天价卖出婚礼播映权。总体而言,由辞格词汇化固定下来的词语一般能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但已经不是一般修辞格的运用,因为其使用的是该词经社会成员约定俗称的固定义项。 11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与区别词之间的异同是什么?【答案】(1)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与区别词的概念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性质形容词一般要重叠或加上“地”才可以修饰动词。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修饰动词,状态形容词是用来描绘事物或动作的状态的形容词,作为词类家族中独特而重要的一员,其最主要的

9、特征就是进行描绘。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2)形容词与区别词的联系区别词和形容词都能作定语修饰名词。,形容词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等句法成分。区区别词也称作“非谓语形容词”别词在加上“的”组成“的”字短语后也能作主语和宾语。(3)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一部分能作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和“很”。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状语,即缺少谓词功能,不宜归入谓词,区别词表示否定形式只能用“非”。每一个区别词一般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形容词不具有这种特征。 12普通话连读变调有哪些规律?【答案】普通话的连续变调是指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的现象。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