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20719715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526生物周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5.26周考生物试题命题人 胡文卫 审题人 刘波1右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C葡萄糖淀粉;H2OH+O2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2.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洗去花生子叶染色后的浮色和解离后附着在根尖的卡诺氏液B. 观察线粒体,把用8%的盐酸处理过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C.“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都要使用蒸馏水D还原糖鉴定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都需水浴加热3.下列关于遗传的

2、分子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將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S、31P标记的细菌,细菌裂解释放的子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S、31P、32PC、 囊性纤维病、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直接影响生物性状D、 DNA中每一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N碱基,脱氧核苷酸之间都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4下图表示一种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相同,而的种类可

3、能不同Ba可以表示O2由内环境中进入细胞内C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在起作用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搬运进入细胞内5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

4、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6下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B图甲未体现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C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与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D图乙所产生的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1/(n-2m)7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I.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

5、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上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I1上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上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I1上8、(11分)图1表示是将A、 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

6、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以新鲜菠菜绿叶为原料提取这些色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2)由图1分析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短时间内含量将(4)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5)根据图2,当光照强度为c 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 mg/m2.h,一昼夜中B植物增加的葡

7、萄糖为mg/m2(设每日光照12小时,保留二位小数)9、(17分)(一)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中曲线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图1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点所对应的浓度(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

8、所示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法处理插条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之间做预实验的目的是 ;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二)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下图表示对土壤中某种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而进行的对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示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叫做 法,主要包括 操作和 操作.(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出的活菌数比实际活菌数 .(3)图中各试管间的“箭头”表示

9、的操作是用移液管吸取1 mL上一试管的菌液注入下一试管中,并用手指轻压移液管橡皮头,吹吸三次,其目的是 ,这一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边进行.(4)图中选择了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最可能是测定土壤中 的数量,这个平板需要在温度3037下培养12d.(5)如果要想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平板中培养基成分的特点应该是 ;如果怀疑培养基被污染导致统计结果有误,则需要做对照实验,方法是 .10、(8分)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

10、据图作答:(1)图甲中,m2、m1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图甲中反映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 .(2)图乙中,若A表示营养级II所摄入(吃进)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 ,B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x,则对应在图乙中营养级I、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选用图乙中所给字母书写表达式).(3)请根据丙图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是 种群数量最先发生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种群发生变化.(4)若图甲中营养级I、II、III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图.若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8kJ,至少需

11、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kJ.11、(12分)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 变为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 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

12、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实验步骤: ; 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结果预测:、若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若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若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