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20714636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导数与微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一 两个引例引例1.已知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即位移函数)为,.试讨论时刻落体的速度().解:先取一邻近于的时刻,落体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在处连续,所以反映了落体在时刻的近似快慢程度,显然当越接近于时,这种近似精确度越高. 于是,定义 (1)一般地,一质点做直线运动,设其位移函数为,若为某一确定的时刻,则称极限为质点在时刻的速度或变化率.引例2.设有曲线,试求曲线上点处切线的斜率.假设在处连续.解: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何谓曲线在处的切线?它应该定义为曲线在点处割线的极限位置,因此切线的斜率就应该是割线的斜率取极限.(作图) 在曲线上

2、的附近任取一点Q,可作一条割线Q,设,则 显然当Q越接近于点,这种近似计算的精确度越高.于是,令 (2)注意:引例1与引例2的实际背景相差很大,但最后要求的量的数学结构却完全相同,将他们在数量关系上的共性抽象出来,就有下面的导数的概念.二.导数的概念1.定义1:设函数在内有定义,如果极限存在,则称在处可导,称为函数的可导点,且称上述极限值为函数在处的导数,记为:或;或简记为2.导数的等价定义:如果记,则定义1可改为:设函数在内有定义,如果极限存在,则称在处可导,称为函数的可导点,且称上述极限值为函数在处的导数,记为:或;或简记为3.导数的另一种等价定义:设函数在内有定义,如果极限存在,则称在处

3、可导,称为函数的可导点,且称上述极限值为函数在处的导数,记为:或;或简记为注意:(1)导数定义的本质是变化率的极限,至于表现为何种极限形式,这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但根据我的经验,定义1在实际计算时用得教多;而第一种等价定义在理论证明时用得教多;最后一种等价定义则很少用,只在一些考察导数概念的习题中偶尔出现. (2)如果不存在,则称函数在处不可导.4.左、右导数的定义:若设函数在内有定义,如果极限存在,则称在处左可导,称为函数的左可导点,且称上述极限值为函数在处的左导数,记为;类似地可定义. .显然有定理1.在处可导在处左可导且在处右可导.5.导数的几何意义:曲

4、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请同学们自己写出曲线在点处切线及法线的方程.)导数的物理意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加速度.要特别关注处的导数定义形式:;若更特殊,还有,则.例1 已知曲线,试求在处的导数.解:这里 因为例2 已知=A,试求下列极限的值 (1) (2).例3研究函数在处的可导性.解:因为,所以; 同理,可求得 由于,所以在处不可导.注意:大家还记得在上一章,我们证明了在处是连续的,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可导之间究竟有何联系?请看下面的三可导与连续间的关系定理2.设函数在内有定义,则若在可导则必在处连续;反之未必,即若在连续,在处未必可导.证明:(必要性)设若在可导, 即存在, 则

5、, 反之,可以例3为反例.四.导函数1.定义2.若函数在内每一点处都可导则称为在内可导的函数;若在内满足:(1)在内可导;(2)都存在,则称在上可导的函数.一般地,设在区间I上可导,对,则极限存在,且它是区间I上关于的一个函数,称之为在区间I上的导函数,记为或简记为. 注意:(1)记号是莱布尼兹首先引用的,物理学中牛顿用记号表示; (2)是一个整体记号,不可理解为除以,但可把理解为对函数施行求导数运算(3)导函数在处的值为:,这正是以第一种等价定义形式定义的函数在处的导数值.上式揭示出导函数与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值之间的关系,在以后,我们就很少单独某一个函数在具体点处的导数值,而试图算出常见函数

6、的导函数的表达式,并把它背下来.当需要实际计算在具体点处的导数值时,只须将该点代入导函数的表达式.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常见函数非常多,如何能做到求出所有这些常见函数的导数,并且还会背?其实,我们只需要会求、会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函数,再结合为数不多的几个求导法则,即可顺利求出任何一个初等函数的导函数. (4)今后,在不至于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将导函数简称为导数.大家可以从记号上轻易看出到底要求的是导数还是导函数.例4,求;例5求;注意:其实有,为实数) 练习:求.例6,求;注意:特别地,例7,求;注意:特别地.例8,求;自做,求; 看这意思,我准备求出所有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表达式.不错!我这一次

7、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基本导数表(见书第111页).但我下面不准备继续按导数的定义来求剩余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因为他们可以在下一节利用求导法则来计算.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第二节 求导的法则一四则求导法则 定理1.若函数均在可导,则(1) 函数在也可导,且;(2) 函数在也可导,且;(3) 函数在也可导,且.证明:只证第一个.推论1.;推论2.推广:(1)三个以上的函数的线性组合求导: (2)三个以上函数的乘积求导(以三个为例) .例1求的导数.注意:部分同学可能会犯下面的错误:.例2求的导数.例3.求的导数. . 注意:为复合函数,从上例可见,对复合函数求导不可直接套用基本导数表,等一会儿

8、,我们将专门讨论复合函数的求导问题.例4求;自求;例5求;自求二.反函数求导法则 定理2.若函数,其反函数为.若在的某邻域 内连续、严格单调且,则在点可导,且 -(1) 证明:设 所以,. 已知在的某邻域 内连续、严格单调且,则其反函数相应的邻域 内也连续且严格单调.于是,当时,有 .当时,有. 从而, 故例6求的导数.解:设原函数,则其反函数为.根据定理2,有 .练习:自己求出.(可利用恒等式)例7求的导数.解:设原函数为,则其反函数为. 根据定理2,有 . 自己求得:.注意:以上例6、例7的结果要求会背.三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引例: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复合函数的导数是 .(与直接套用基本导数表

9、相比,这个2从何而来?)如果记,则 , 故此题恰好满足等式: (*) 这是否是巧合的?我们说不是.事实上,(*)式正揭示出了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定理3.若函数在可导,而函数在对应的处也可导,则复合函数在处也可导,且 或 (或-(2) 称上式为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证明:设处获得增量,由,则u相应地也获得增量;再由,则相应地也获得增量. 已知处也可导,所以 ,所以, ,其中.故,. 当,可能有=0;当时,显然有,=0,从而上式也成立,但此时没有定义,为使当时也有意义,将在点0处作连续开拓,定义. 上式两端用除之,有:因为可导必连续,故当时,有,从而, 所以, .所以,获证.注意:复合函数的链式

10、求导法则可推广至复合两次以上的情形,如: 对函数,如记,则各变量间的关系是: 有-(3)(4) 式可通过连续使用两次(2)式得到.大家不难将(3)式的结果再推广可得复合四次以上的情形下的链式法则.不过,一般只会遇到复合三次以下的情形.例8求的导数.解:记,则,由(2)式,有 注意:(1)上述解法的结果无疑是对的,因为它与前面我们用四则求导法则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但上述解法中有个别地方记号不对,谁能指出来?(2)正确写法是: ;(3)大家注意到倒数第二步还有一个将中间变量的记号用x的函数进行回代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中不再含有中间变量的记号u,请大家作题时不要忘记回代; (4) 显然中间变

11、量的记号可以任意,比如:例1中,将u的记号换记为v,不会改变最后的结果.(5)现在我可以解答在第0章中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了:将复合函数分解,究竟分解到何时为止?答:分解到无须用链式法则为止.例2求的导数.解:记,则. 例3求的导数.解:先将分解为基本初等函数,即 . 由(3)式,得注意:既然例3中最后的结果与中间变量的记号并无关系,聪明的同学肯定会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不明确地写出中间变量的记号,这样,可省去烦琐的中间变量的回代过程.例4(重做例3)解:注意:(1)这种写法的核心是:无论再复杂的函数,每次都将它视为只复合了一次,这样可去掉第一层,然后依次去掉第二层,只至去掉最后一层.打个形象的

12、比喻,就相当于一个人穿了好几件衣服,我既可以一次全脱下;也可以一件一件地脱.一次脱完就相当于原始写法;一件一件地脱则相当于新写法.(2)这种写法还有一个好处,即不易犯记号错误.(3)暂时我允许同学们在做作业时,两种写法任选一种;下周以后,只允许用第二种写法.(4)有一种较难的题,复合与四则运算交错在一起,写的过程中易犯错误.例4求的导数.解:对付这种题我有一句口诀:逢山修路,遇水搭桥,即每次只解决当前的问题类型. =.例5求的导数.解: 练习:1.求的导数.2求;3 求的导数.注意:其实最难的还是抽象的复合函数的求导,因为最容易犯记号错误.例6,求y的导数.注意:要纠正几种常见的错误.例7,求

13、y的导数.例8设,若有导数,证明:.证明: 其中, 是因为(无穷小)且(有界量).例9证明:若为偶,且在处可导,则.证1 :因为 上式两边同时求导: -(*) (*)式中,以代入,则.注意:证法1是错的,为何?而下面的证法2是对的:证2: 例10设且证明:证明:因为又所以, 注意:证明的过程中用到了下述结论:如果 存在,则 也存在.例11确定的值,使()在内处处可导,并求它的导函数.解:(一)因为可导必连续,所以在处连续,即 .-(1) 其中,;所以,.因此,必有,;(二)因为以在处可导,所以,应满足: .其中,.所以,.且:例12.设在内有定义,且对任意的都有 (1).又,求.解:由定义 因为(1)式,所以 (2)又因为故 (3) 因此 例13.已知是周期为5的连续函数,它在的某个邻域内满足关系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