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12333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中有热能的释放B. 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C.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和二氧化碳D.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少量的ATP【答案】A【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

2、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3、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丙酮酸生成酒精和CO2或者乳酸。【详解】A、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少量能量的释放,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A正确; B、催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B错误;C、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产物,属于中间产物,不是终产物,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中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

3、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它们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2.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C. 过程形成的ATP可用于过程D. 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消耗的CO2多于产生的CO2【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表示暗反应,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表示光反应,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发生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B、人体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可发生的

4、过程有、,B正确;C、过程是水的光解,要生成ATP,不消耗ATP,C错误;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3.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LED灯作为光源,移动LED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 、 和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

5、合速率的影响B. 点和 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 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 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 点向右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灯泡与试管距离在15cm到45cm处,三条曲线平行,说明此区段光照强度不影响气泡,而温度改变则气泡明显变化;BC段时,三条曲线重合,说明温度不是限制因素,此区段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B点没有产生气泡,说明达到光补偿点,该藻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图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所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正确;B、A处距离改变不影响气泡,而温度改变则气泡明

6、显变化,所以限制因素是温度;在三条曲线中,C点都处于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光合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C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B正确;C、B点没有产生气泡,说明伊乐藻能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 D、若培养液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需要增大光照强度才能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B点向左移动,D错误。故选D。【点睛】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强,最后达到光饱和状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4.人体红细胞的生成过程如图所示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原红细胞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幼红细胞早

7、、中期有分裂能力,晚期脱去细胞核。血红蛋白自原红细胞开始合成,在网织红细胞中合成最旺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造血干细胞到成熟红细胞的分化是从原红细胞开始的B. 原红细胞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 网织红细胞中不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 红系祖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所含DNA相同,蛋白质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

8、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造血干细胞到成熟红细胞的分化是从红系祖细胞开始的,A错误;B、原红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B正确;C、网织红细胞中合成血红蛋白旺盛,因此能翻译,C错误;D、红系祖细胞含有DNA,而成熟红细胞不含DNA,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经。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

9、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 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间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 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答案】D【解析】【详解】A、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A正确;B、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正确;C、复合物进入细胞核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改变细胞的代谢,C正确;D、由题目所给情景可知,该受体蛋白基因与与细胞癌变有关,不能断定与靶细胞的凋亡是否有关,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重

10、点考查从题目中获取信息能力,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6.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下图中 、 、 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细胞通过 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有: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吞噬颗粒物 若人工破坏溶酶体膜可阻断细胞自噬进程,受损的物质和细胞器会在细胞中积累 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 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表示

11、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其中方式是溶酶体直接胞吞颗粒物;方式是先形成自吞小泡,自吞小泡再与溶酶体融合;方式为蛋白质水解后通过溶酶体上的膜蛋白进入溶酶体。【详解】方式C为蛋白质水解后通过溶酶体上的膜蛋白进入溶酶体,该方式可以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延长细胞寿命,正确;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有:自吞小泡的形成、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吞噬颗粒物,错误;若人工破坏溶酶体膜可加速细胞自噬进程,受损的物质和细胞器会被分解,不会积累,错误; 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正确; 细胞自噬能除去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这对于生命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贯穿于正常细胞

12、生长、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全过程,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以细胞自噬为素材,结合图解,考查溶酶体的功能、生物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溶酶体的功能;识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7.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 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 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 DNA 复制的次数C. 细胞中 DNA 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 3H 标记D. 通过检测 DNA 链上3H标记出现的

13、情况,可推测 DNA 的复制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一条染色体有1个或者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2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详解】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1个DNA复制n次后的数目为

14、2n个,所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B正确;C、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中只有一半带有3H标记, C错误;D、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新形成的DNA分子一条链带有放射性,另一条没有放射性,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需要将染色体的结构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相结合才能解答。8.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

15、 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甲图两条单链均为模板,乙以一条链为模板,产物是一条链,所以甲图是DNA复制,乙图是转录,甲是半保留复制,乙不是;A错误DNA复制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进行,转录也是,B错误甲需要解旋酶,乙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即DNA复制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转录可起始多次,所以D正确。9. 有科学家认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并将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让其分化并逐渐衰老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细胞可被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B. 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减半C. 成体干细胞仍保留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