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91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目录 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一). 2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二). 16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三). 34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四). 52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6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五). 68一、辨析题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

2、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答案】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移入人的头脑”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后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观念的东西也就是意识。这句话的意思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育旨。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先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然后在实践中人脑才能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所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不能成为商品。(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

4、会的生存与发展。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关系。(2)劳动是人们运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劳动的存在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劳动是劳动力

5、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劳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劳动只有依附“劳动者”才会存在,因此是不会成为商品的。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身体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所以,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不能把两者混为一体。3 和谐不包含矛盾,因而建立和谐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和谐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类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从哲

6、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3)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并不会使社会发展失去动力,和谐社会建设会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地发展。 4 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

7、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也充分看到了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是英雄史观的观点,是错误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创造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而英雄人物则起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1)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

8、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5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答案】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表现为:(1)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当作机械运动,用机械运动的规律来解释一切;(2)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

9、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没有发展的眼光,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直观性,看不到人的能动性,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4)不彻底性,表现为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看不到人类实践的伟大作用。 6 真理是客观的,所以不包含任何主观的因素。【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与客观事物的本

10、质和规律的一致性。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2)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7 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和发展。【答案】正确。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我们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过时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