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06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辽宁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辽宁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辽宁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辽宁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客观性报道【答案】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操作方法有完整,即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 平衡,即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 运用引语; 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等。 2 新闻法规【答案】新闻法规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

2、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法律形式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规范。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多数国家都采取此方式; 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 有些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专用的法律条款中,在日本、新加坡、印度、中国等国家被采用。 3 宣传者【答案】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

3、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4 媒介素养【答案】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 ,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的研究至今经历了四代范式的变迁。第一代研究将大众媒介视为“下九流”的“带菌者,媒介素养是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侵害。第二代范式强调提升公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能力。第三代范式的重点在于加强受众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第四代范式的内涵则是参与式的社区行动,即由对媒介

4、的批判性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足。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其意义不仅在提升普通公民积极利用媒介的能力,还在于提升受众对媒介讯息的选择、批判和使用能力,使之成为建构健康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 5 郭士立【答案】郭士立是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来华办报的一位外国传教士,也是香港英治时期的高级官员,曾三次在中国沿海各地游历,收集情报,在上海等地贩卖鸦片并在“阿美士德”间谍船上活动,同时散发宗教书刊。郭士立不仅精通中文,能讲普通话及闽粤方言,还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

5、排外心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姐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 6 “竖三民”【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仟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7 拟态环境【答案】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

6、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8 信息【答案】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扩缩性; 组合性; 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相对性。 二、简答题9 为什么说我国新闻学奠基于

7、20世纪20年代?【答案】中国的新闻学奠基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因为徐宝磺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1)徐宝磺的新闻学徐宝磺的新闻学(初名新闻学大纲)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1919年12月由北大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的名义出版。学界泰斗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正如徐宝磺在该书的自序中所说,该书“取材于西籍者不少”,但“对于新闻学的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的说明; 而讨论新闻纸的性质与其职务,及新闻之定义与其价值,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随着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也

8、应运而生。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徐宝磺曾为研究班讲授新闻学概论,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新闻学就是将其在新闻学研究班上使用的讲义整理改写而成。(2)召卜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研究班上主讲新闻采访,并指导会员的实习活动。实际应用新闻学是将其讲课时的讲义整理改写而成。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的学术专著,对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3)戈公振的中

9、国报学史戈公振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又是一位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在戈公振的著作中,中国报学史的影响最为深远。这部书写于1925年至1926年,192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曾多次再版,由日本人小野保增译为日文,书名改为支那新闻学史,并于1943年在东京出版。中国报学史全书共6章,第1章绪论,阐述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以及该书的编辑方法。戈公振指出:“所谓报学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学问也。”这个定义,明确认定了历史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第2章至第6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

10、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价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该书史料翔实,多为第一手材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该书从主要观点与论断到文字表述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风范。因此,该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此外,在这一时期,中国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交往开始增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学的发展。 10举例说明“议程设置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答案】“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媒介的议程设置就是指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1)“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