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54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目录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7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13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18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23一、名词解释1 费雪效应 【答案】费雪效应指通货膨胀预期导致

2、利率上升的现象。费雪方程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导出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之为“费雪效应”。如果费雪效应存在,则名义利率的上升并非指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上升。2 最终的贷款人 【答案】最终的贷款人是指能作为银行业的坚强后盾、并为其信贷活动提供最终支持的金融机构,一般指中央银行。在19世纪中叶前后,连续不断的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恐慌或支付链条的中断往往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因此提出应山中央银

3、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最后贷款人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支持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 二是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传递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意图。3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 【答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简称ppp ),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十它所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十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

4、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看来,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

5、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即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同为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分析角度不同。购买力平价理论从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价格的性质着手研究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它主要由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商品市场间

6、存在的联系分析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联系。利率平价理论则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一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理论关系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互相补充。购买力平价侧重于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一国发行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决定两国的汇率水平; 与之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在短期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数量决定利率(资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国际资金的流动又使利率间的差异影响汇率。4 金融 【答案】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 而当

7、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这就是“金融”。金融或可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二、计算题5 己知从现在起不同时期的即期利率:年数 1 2 3 4即期利率5% 5.5% 6.5% 7%计算从1年到2年,2年到3年和3年到4年的远期利率。 【答案】由公式所以 三、简答题6 简述金本位制被信用货币

8、制度取代的原因。 【答案】由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演变,以及它们最终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的过程,是一个货币制度与商品经挤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以及解决的辩证过程。(1)金本位制为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从其自身的缺陷来看,有其必然性。金本位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来自于它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是以黄金的充分供应为前提的,然而黄金的供应量是有限的。尽管部分准备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黄金不足的困难,但货币的供给仍然受到金准备数量的制约,金准备增加,货币发行就扩大,金准备减少,货币发行量亦随之减少。可见,货币供给的制约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导致金本位制崩溃的内在

9、原因。从国际经济关系看,金本位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以没有贸易管制及外汇管制,没有关税壁垒,物价有充分弹性,货币供给量受黄金数量的制约为前提的。但到了金本位制后期,货币的数量与黄金的增减失去了必然的联系。比如,金准备的减少固然会使中央银行减少银行券的发行量,而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却不会立即随之减少,物价在短期内亦不会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要使金本位制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除减少银行券的发行外,还要采取紧缩信用的措施。但这会引起本国经济的萎缩,各国政府是不愿这样做的。于是,各国政府出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非但不愿协助维护金本位制,反而采取各种逆向调节和强制干预措施。如实行外汇倾销和限

10、制进口以避免贸易逆差; 当逆差发生时,政府卖出外汇阻止本币汇价下跌和黄金流失等。于是,金本位货币制度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政府的十预下是名存实亡了。金本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稳定只是相对的。黄金本身的价值受黄金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而且黄金的相对价值还要受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这使金本位制下的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是相对的; 另外,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相联,因而不利于各国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2)同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能够取代金本位制,也有其自身的深刻原因。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铸币的名义价值会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而这并不影响它执行货币职能,于

11、是产生了以不足值的价值符号取代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职能的可能性。信用货币同样可以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由以上可以看出,金本位制最终为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抉择。7 简述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种类。 【答案】(1)净收益理论。净收益理论是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一个极端理论。净收益理论认为,利用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降低总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故企业采用负债融资总是有利的。依照该理论,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应是100%的负债,显然该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2)净营业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代表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另外一个极端的看法。该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